第八十六章 上朝升官
作者:彭家大虎      更新:2019-12-21 17:43      字数:11470
  仅仅隔了一日,刘和率军去往西凉平叛的决策便通过了三公府的合议。

  何颙的家仆给刘和通禀了之后,刘和感叹了下何颙当前在洛阳的影响力,转身就去跟父亲商议此事。

  刘虞听罢刘和的述说后,心里也得知刘和继续统军的心意坚决,便不再劝阻,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这几日先尽快冠礼即可。

  对于刘虞的态度,刘和心里其实并不担心,在自己的父亲眼里,国家公事远远大于自家私心。既然儿子有心从军报销国家,也不失为一条道路,没必要非拘泥于文职或是武职。

  真正让刘和纠结的是自己母亲的态度,想着母亲担忧心疼的目光,刘和即愧疚又头疼,所以刘和索性先躲着,等熬到出兵之日,到时候母亲也没办法了。

  随后几日,刘和一直跟留在冀州统军的徐荣、程普等人频繁去信联系。同时也一直拜托父亲刘虞从中帮忙,让冀州当地的官吏多给大军筹措些军资粮草。

  就在刘和还担心自己西进凉州的事情迟迟不能彻底定下来的时候,天子派人传达圣旨,要求刘和明日上朝会听宣。

  送走传旨的天使后,刘和心下略定,知道去西凉的事情应当不会再有出入了。而那位天使刚走不一会儿,何颙的仆役再次登门,说是请刘和去何颙府邸相见。

  抵达何颙的府邸后,看到何颙府中正在布置宴席,厅堂之内已经有数人在一起高声阔论。

  见到刘和后,何颙快步出迎,拉着刘和的手来到厅堂之内。

  “诸位,这便是伯安之子,被子将(许邵字)先生评为济世之才的刘和刘玄泰。”何颙笑着向众人介绍。

  刘和看到屋内众人年纪都比自己大,而且各个看起来都是名士风范,连忙拱手施礼。

  何颙爽朗的大笑几声,继续说道:“玄泰之前在冀州大破太行山的叛匪,功劳卓著,算得上年少有为。明日还要参加朝会,准备率领其河北悍卒随军去往西凉。大家明日上朝的时候,要多多帮忙啊!”

  其他人笑着接应了几句,刘和也顺势再次施礼感谢。

  何颙拉着刘和把屋内的人一一介绍道:“此乃东平王芬王文祖,当年的八厨之一,过几日就要去冀州担任刺史,玄泰可向王使君多多要些钱粮。”

  刘和稍稍一愣,看了看面前的王芬,只见其身高不过七尺余,身材略丰而不显肥胖,神态淡然,面容看起来应当已过不惑之年。看到刘和盯着自己看,只是微微一笑,刘和急忙回过神,施礼道:“早闻八厨之名,却不知王使君要任冀州刺史了。”

  王芬笑着说道:“郭使君身体有恙,向朝廷请辞,我才有幸得大将军举荐。”

  刘和看着三缕长髯,风度翩翩的王芬,再次拱手说道:“正如伯求先生之言,我在冀州还有万余人的军队待行,军资粮草之事,要麻烦王使君了。”

  “等我上任之时,或许你的大军已经离开冀州了。”王芬摆摆手,随即说道:“无论如何,若是我去往冀州时大军还在冀州境内,我便尽力而为。”

  刘和笑着客气了几句,何颙便又拉着一人向刘和介绍道:“这位是沛国曹操曹孟德,可是洛阳八公子之一……”

  “伯求不必多言,我与玄泰早已相识。”曹操出言打断了何颙的介绍,笑着继续说道:“当日子将先生点评之时,我便在玄泰身边,后来又同往何叔达(何苗)府中饮宴。”

  何颙恍然说道:“可是太学石经树立之日?”

  曹操笑着答道:“确实是石经树立当日,不过我听闻玄泰之名,却是因公路(袁术字)。”

  何颙先是一愣,而后大笑道:“路中悍鬼袁长水?”

  说罢后,两人相视大笑。刘和在旁,也不插嘴,只是静静陪笑不语。

  又随意调侃了两句后,曹操话题一转,对刘和称赞道:“玄泰年纪不大,却能独自领军大破叛匪,而今又准备西进凉州,届时必然再立功勋,我不如你啊。”

  刘和谦虚一番后,也询问起曹操的现况,曹操只是摆手自称无所事事。旁边的何颙笑着解释道:“去年孟德随皇甫嵩平定黄巾叛乱后,便被拜任了济南相。到任之后整饬贪腐吏治,可谓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之后又调任他做东郡太守,结果弃官不做。脾气也是倔强,前几日本初(袁绍字)多次让我托三公府的关系,才重新征募其为议郎。”

  刘和听罢,疑惑的问道:“孟德兄为何弃官?东郡太守也是两千石的高官……”

  曹操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我在济南整饬吏治,抓捕和得罪了不少官吏,人家都骂我是酷吏。为了不让我再继续查抄贪官,才把我调任东郡。我一时气不过,便弃官了。”

  刘和没想到曹操还有这等脾气,刚刚拱手说了句佩服,何颙便在一旁调侃道:“人家都说孟德你是看中了那卞氏女子,才宁肯东郡太守都不做,也要娶其为庶妻。”

  曹操黝黑的脸色微微一红,摆手说道:“外面人胡言污我,伯求兄莫戏弄。”

  刘和听着心里也好奇,不过终归跟曹操相识不深,不好出言详询。倒是何颙似乎戏谑之心未止,接着问道:“听闻你正妻性格刚烈,府中后院可安宁?”

  曹操摆摆手。“元配(第一次娶的妻子)尚在家乡谯县……”

  何颙未待曹操说完,即打断他的话调笑道:“我亦听闻这卞氏女出生时有吉祥之兆,哈哈哈!在洛阳这两年孟德多多努力,让其生个贵子。”

  曹操赧然一笑,刘和听罢反而一惊,似乎这卞氏妇人所生就是……

  “玄泰,听闻你此次回京亦有姻亲之事?”还未等刘和说话,何颙接着说道:“听人聊起来说是那中山的甄氏府中长女?”

  刘和点了点头。“之前在冀州时,甄氏与家父已经商定。当时还未返回洛阳,家中便已经做过纳彩和问名、纳吉之礼,此次回来还要再行纳征和请期之礼了。”

  汉时结婚前的传统有六礼之说。纳彩乃是提亲说媒之礼;问名、纳吉便是讨要生辰,请阴阳先生测算八字相合;纳征就是到了男女双方各送彩礼之事;等到彩礼过后,请期就是定下结婚之日;到了日子便是迎亲了。

  只有经过此六礼迎娶的女子,就是所谓明媒正娶,才能被称之为妻。而男子也只能有此一妻,称之为正妻,也叫嫡妻。其他所娶的女子都无此迎娶的礼仪,称之为庶妻,也叫妾。正妻不能被降为妾室,除非犯有七出之罪才可离婚休妻,而且还有三不出一说。总的来讲,正妻在家庭的中的礼遇地位与其丈夫的平等的。即便是当今天子这般地位,若是与皇后不睦,也不可降皇后的品级,只能彻底废除婚姻,才可再次立正妻皇后。

  刘和跟何颙又聊了几句中山甄氏,何颙调笑着赞叹了几句甄氏一门多是俊男美女,能娶其长女算是有福气了。刘和听着也不知怎么接话,只是笑着点头。

  这时门外又走进两人,何颙大笑着把二人招呼到跟前,给刘和再次介绍。“此乃汝南袁绍袁本初,这位是山阳刘表刘景升,也是你们宗室一脉。还有这位是襄阳蒯越蒯异度,都是享誉海内的名士啊。”

  刘和一一施礼,袁绍身材高大,相貌俊朗,跟旁边的曹操相比更显威武英俊。拍了拍刘和,笑着说道:“我跟玄泰早已相识。”

  何颙笑道:“莫非也是在太学石经树立当日?”

  袁绍笑着点头,转过身把刘表和蒯越拉过来说道:“倒是景升兄和异度可以多多介绍。”

  刘和赶忙再次给刘表施礼,虽然两人同为宗室,但刘表乃是跟刘虞一个辈分,甚至比刘虞的年龄还要大。自己一个小辈,无论当前名声还是职位都当率先执礼。

  刘表身材高大,比之袁绍还要高出半个头,脸庞棱角分明,双眸炯炯有神。笑着赞扬了刘和几句后,便询问起了经文方面的造诣。

  刘和只是浅显的说了几句,刘表听着点了点头,也没有评价。倒是旁边蒯越又一次提起了许邵的点评,称刘和将来必成伟器。

  众人闲谈了片刻之后,何颙家的仆役便把酒宴准备就绪。何颙期间频频敬酒,而且多次提到西凉战事,众人彼此谈论不休,酒宴结束后,刘和微醺而归。

  看着出门远去的刘和,何颙跟旁边的袁绍问道:“本初,你觉得此子如何?”

  袁绍晃了晃有些醉意的脑袋,说道:“年轻俊彦之中,其人才能可为冠首。”

  何颙手捋长须,眉头微皱。“与其交往几次,发现此子似乎对领兵之事格外看重。之前我试探其能否调动冀州兵卒时,显得异常兴奋,像是一直图谋如何再此领兵。”

  另一侧的曹操突然拍了拍身旁的刘表,调侃道:“景升,你们宗室里要出个将军了。刘伯安在朝内统领宗室,其子在外手握重兵。厉害啊厉害!”

  等曹操说完后,何颙跟袁绍几乎同时神情一变。

  次日,刘和随着父亲一起上朝。

  经过蔚为壮观的朱雀门后,众朝臣按照职位等级依次排序在南宫崇德殿门外。

  虽然刘和不是第一次进入皇宫,当年不仅应天子邀约进入过西园,而且还在尚书台时也参加过几次朝会。但是现在时隔一年,再次正式的走在皇城直道上,还是被这座恢弘的殿堂所震撼。

  随着内侍的一声召唤,众人依序缓缓进入崇德殿内。

  天子坐北朝南席高榻而坐,朝臣在下,离天子最近的乃是被称为三独坐的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尚书令。然后另一侧为首乃是大将军何进,其次是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九卿,剩余众人按照品阶高低依次排位后方。

  今日朝会的主题就是西凉的叛乱,大将军何进介绍完西凉的情况后,又由三公之一的司空张温起身出言。张温现在兼领车骑将军事,也是即将准备去往西北平定叛乱的统帅。提及了援军的调配,其中原虎贲中郎将周慎拜任荡寇将军,与破虏将军董卓一起受张温节制。

  除此之外,先是提及了西凉原皇甫嵩账下军队部曲的分配,然后又提及了公孙瓒领五千幽州突骑,行都督事,直接受张温节制。刘和领一万两千河北兵卒随军西进,受周慎节制。

  提到刘和时,天子抬起头,看着出列的刘和笑着说道:“玄泰在冀州击溃叛匪,平定叛乱,朝廷还未封赏。今日又要领兵西进凉州,你年纪尚轻,做个将军难免资历不足,朕便先封你做个都尉吧。如何?”

  刘和赶忙伏地跪拜谢恩,另一侧的公孙瓒暗自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愤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