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桃李巷
作者:胡不至      更新:2019-12-05 14:02      字数:16802
  翌日李谷雨是被小竹叫醒的。

  起床的时候,已经是卯时三刻。

  “哈…”

  李谷雨打了个哈气,顺手把放在桌子上,昨夜猛输出了一晚上的成果,一个几乎被塞成圆形的信封递给了小竹,让她送到城里的墨香书斋,那是刘不识在书信末,留下来的收信地址。

  “还有,你帮我跟老娘问安,和老太太说一声,今儿衙署有事,我就不去给请安了,晚上也未必回得来,所以晚上不用等我吃饭了!”

  “好。”

  小竹一如既往的乖巧。

  只是看着李谷雨哈气连天的样子…

  瞄了一眼床铺,小脸绯红。

  李谷雨也不知道这丫头,被府里的老妈子们,传授了一身“污艺”绝学,匆忙洗漱穿衣带上腰牌后,风风火火的赶往衙署。

  因为昨天李谷雨吩咐过,今天要前往永安村,打探虚实,所以王虎一早就在衙署等着了,看到李谷雨踱步进来,先是出声请安问好,又禀告李谷雨说:“三爷,刚才二爷过来,说老爷今天要出门,您看…”

  这里的二爷,说的是师爷陈司鉴。

  师爷,并非是正式官职,而是老爷的私人幕僚,也叫刀笔吏,虽无官身俸禄,但因为是老爷最亲近的心腹,所以权柄不小,很受尊重,属于衙署中除了老爷之外,最有牌面的人了。

  李谷雨之所以被称为三爷,可不是说他在李府行三,李府的称呼可没那么响亮,而是说李谷雨在桃县衙署中,仅次于老爷和师爷,这么一个行三,所以里里外外都称呼他为三爷。

  “二爷什么时候过来的?”

  “刚走。”

  “说没说老爷因何事出门?是公务还是私事?”李谷雨按照流程询问,老爷出门须有皂吏随行,一是为了贴身护卫,保护老爷的人身安全,也能听候差遣,里里外外跑个腿什么的。

  二来则是为了牌面,以雄壮声势!

  就和大堂上喊堂威是一个道理。

  之所以问是公是私,那自然是有不同的规格,如果是私人出行,那咱们就低调点,不带仪仗队,带几个保镖就行了,而如果是公务的话,那肯定是要大聒大噪,要的就是一个威风气派,所以人要多。

  对了,皂吏和快吏,壮吏合称为三班衙役。

  理论上都归李谷雨管辖,但实际上皂吏,属于老爷的护卫和仪仗队,李谷雨也不好插手,而壮吏负责看守城门,粮库,监狱等等要害位置,所以除了有什么大追捕,平日也不好轻动。

  所以平时受李谷雨指挥的,其实主要是快班的捕快,不多不少四十多人。

  李谷雨之所以是“走流程”询问,其实真的就是走流程,因为尹元礼之所以告诉李谷雨一声,其实就是出于对李谷雨的尊重而已,毕竟这三班衙役,名义上是归李谷雨管辖的,讲究个态度!

  王虎闻言忙不迭的回答:“二爷说是访友。”

  “那就让张龙带几个兄弟跟着。”

  张龙是皂班的头头,为人机灵,处事圆滑,且武艺高强,是衙署中除了李谷雨之外的第二高手,原本是快班的捕快,后来被李谷雨提拔成了皂班的头,一直以来还颇受尹元礼的喜欢。

  王虎闻言摇了摇头,直言说:“二爷说,老爷点名要三爷您随行!”

  “让我随行?”

  李谷雨愣了一下,显得有些意外,他虽说是受到尹元礼的招募,为桃县掌刑,属于尹元礼的下属,但他的职责是刑侦破案,抓捕凶手,当保镖这个业务,显然不在他的服务范围之内。

  不过好歹是上司,而且对自己颇为照顾,除了公务还有人情,李谷雨也不好拒绝,所以只能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那你先带着兄弟们,去搜查金卯等人,看我这边什么情况…

  如果回来得早,咱们下午去永安村。”

  “得嘞。”

  王虎应了一声,便匆忙出门。

  而李谷雨则是先去找到张龙通知。

  张龙也才二十多岁,和李谷雨年纪相当,身材匀称,长相上佳,算是李谷雨之下的桃县衙署颜值担当吧,因为李谷雨武艺胜过他,又是李谷雨提拔他做头目,所以张龙对李谷雨颇为尊敬。

  “三爷。”

  “叫几个兄弟,换上便服,随老爷出去一趟。”

  “得令啊!”

  张龙拿着架势,扯了个戏腔。

  李谷雨白了他一眼,然后兀自去了后宅,老爷今儿显然也起晚了,都这个时辰了居然才吃早饭,李谷雨上前问了施礼声好,尹元礼摆了摆手,不快道:“都说多少次了,没有外人在,无需多礼。”

  “就是,都是自家人。”

  一旁的夫人尹氏附和说,此时女人地位很高,虽然不及李谷雨前世,网上的那些女权“祖奶奶”级别,也是十分有社会地位的,女人可以读书,可以经商,甚至还可以堂而皇之的当户主!

  如果对丈夫不满意,甚至还能提出离婚!

  李谷雨虽然对历史没什么研究,但前世曾看到过一个帖子,在天朝的历史朝代中,虽然除了最初的母系社会之外,大多数的朝代都是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其实也具备很高的社会地位!

  真正的所谓对女性的压迫,其实是从宋朝开始的,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是“存天理,灭人欲”嘛,你看连人性都莫得了,那你还让人家怎么样,而到了明清之后,压迫愈演愈烈,甚至于达到了压制,迫害的地步!

  所以说啊…

  大清早尼玛该亡了!

  人家宋朝都“灭人欲”了,都没您作得厉害。

  尹氏着罗裙,慈眉善目:“三儿啊,吃了早饭没?”

  尹氏的称呼听起来更亲近一些,纯粹是拿李谷雨当自己的晚辈来看,谁让这两口子也没个孩子,据说原本倒是有个姑娘,可惜孩子在出去玩耍的时候,意外走丢了,或者是被人抱走了…

  尹元礼夫妇之所以如此信重李谷雨,除了看重李谷雨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李谷雨和尹元礼走失的孩子,年龄相同,且生日相同,你说这世界上就有这么巧的事!

  当然,在二人心中肯定是有倾向性的。

  尹元礼是先看重李谷雨自身的能力,为人处事,以及向学之心,又因这个生日多添了三分喜爱,而夫人则纯粹就是因为这个生日,对李谷雨的好,仿佛是要把对女儿的爱,倾诉出来一部分一样。

  看到李谷雨有些“腼腆”的样子,尹氏抿嘴笑了笑,也没等他回话,就扭头吩咐丫鬟说:“春兰,去给添副碗筷。”

  “是,夫人。”

  丫鬟春兰亭亭袅袅去了。

  “谢老爷,夫人。”

  李谷雨也没多客套。

  又不是第一次在这吃饭了。

  他也知道尹元礼夫妻对他亲近。

  而且也确实是饿了。

  昨夜挑灯夜战,今天还没吃早饭…

  不多时春兰拿来了碗筷,李谷雨就近落座,接过春兰盛的粥,又顺手摸了个馒头,就着酱菜吃着也算舒坦。

  吃罢早饭。

  尹元礼换上常服,师爷陈司鉴也来了,手里还提着两个礼盒,看着像是装着果脯,点心之类的东西,李谷雨急忙上前,一边从陈司鉴手中接过礼盒,一边笑呵呵的跟陈司鉴打招呼。

  他和陈司鉴关系还不错。

  毕竟是尹元礼的左膀右臂嘛。

  而且也没有利益冲突…

  陈司鉴也没拒绝李谷雨的好意,顺手把礼盒交给了李谷雨,又跟李谷雨聊起了昨天的两桩案子,这两桩案子压根就算不上什么秘密,而且陈司鉴身为尹元礼的秘书兼参谋,肯定是有知情权的。

  两个人这边正聊着…

  那边尹元礼换好衣服走了出来,就是一身简单的青衫长袍,头戴君子冠,纯粹的儒生装束,李谷雨和陈司鉴见状急忙停止交流,一左一右的站在尹元礼身旁,三人前后朝正门走去。

  张龙等人早就在门口等候了,因为此次是私事出行,所以随从并不多,除了两个轿夫之外,就只有张龙和另外一个衙役,连带李谷雨和陈司鉴,加上老爷尹元礼,一共才只有七人。

  比起平时公务出行的排场来看…

  这算是“轻装简行”了。

  张龙先伺候尹元礼上了轿子,又扭头从李谷雨手里,接棒过两个礼盒,要不说这小子招人喜欢,确实是为人圆滑世故,简单点说就是会来事。

  张龙掂量掂量手里的礼盒,这才沉声问轿子里的尹元礼:“老爷,咱去哪?”

  “去桃李巷。”

  尹元礼一说去桃李巷,李谷雨便知道他为何这一身儒生装束了,心中也隐约猜到他要去哪个府门了。

  桃李巷,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

  和桃花巷不同,人家这档次和意境,蹭的一下就上来了!

  里面住着的人家,不说是非富即贵吧,也确实是有些身份,大都是本地儒林的名望之士,也有书香传家之人,还有多次驰骋过考场的老书生,算得上是“文气”比较重的一条巷子。

  对了,李谷雨让小竹送信的书斋,就在那条巷子口。

  “访友非得带着我干嘛?”

  李谷雨心中难免有些好奇。

  他又不算是儒林中人…

  虽然他确实是和尹元礼,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经典文章,但那也只是纯粹的闲着没事,每年桃县“业务”最繁忙的,无疑就是五月份这段时间,外来人口太多,人一多就容易出现乱子!

  而除了五月份这段时间外,桃县还挺安静祥和的。

  一般的琐事有下面的人处理,李谷雨在班房里坐着实在是难受,回家的话老娘还往出赶,所以李谷雨“稀里糊涂”的就跟尹元礼学起了经典,既能充实自己,还能拉近和尹元礼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他勉强算是半个读书人…

  但绝对和儒生不搭边。

  李谷雨倒是不知道尹元礼拉着自己干嘛…

  但是李谷雨知道:“今儿怕是抽不出功夫了。”

  他当初陪尹元礼,参加过一个文会。

  大概就是一群读书人,有老有少,坐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或者是揣摩文章,有时候还得找两个“才女”唱唱词牌,喝多了再挥毫一波,总而言之就是没啥正经事,而且一坐就是一天!

  读书人的生活,枯燥,很枯燥。

  李谷雨很不喜欢。

  有那个工夫,他宁愿多看看刑律。

  可尹元礼就好这个调调,你有什么法?

  你没有法!

  如果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李谷雨可以不给面子,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是了,你如果不喜欢可以解聘,以李谷雨的八品掌刑,还真就不愁没工作,就算是没工作也无妨,咱三爷有钱!

  至于破案,有掌刑官的身份,就可以破案!

  可他和尹元礼关系不同…

  尹元礼把他当晚辈,当子侄,隐隐还有弟子之意,每次带他出去,也都是存着“提携”的心思,想让这个“积极向上”的大好青年,感受一下学者们浓厚的“艺术氛围”,陶冶一下情操。

  属实是“盛情难却”。

  说实话…

  还不如胡适先生的“打麻将”呢!

  “等会找个机会开溜吧!”李谷雨心中打定主意,反正尹元礼也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没理由不应允才对。

  李谷雨这边琢磨着…

  一行人便已经来到了桃李巷。

  最后停在了一个院落门口。

  “蔡府?”

  李谷雨微微诧异。

  他还真没来过这个府门。

  准确的说,以前都没见过!

  两世做刑侦的李谷雨,对细节的记忆还是比较自信的,他清楚的记得上次来桃李巷的时候,分明还没有这个蔡府。

  轿子停稳之后,轿夫请尹元礼下轿。

  而张龙则是趁机给门房递上拜帖。

  其实就是此时的名片。

  尹元礼的名片,在桃县还挺好用的。

  毕竟一方父母官嘛!

  果然…

  拜帖刚递进去也没多久,蔡府便中门大开。

  里面传来了爽朗的笑声:“名义啊,何故来迟?”

  “哈哈,本欲早来,奈何周公强留。”

  这里的周公,就是梦周公的周公,睡觉的意思。

  正儿八经的白话就是…

  问:名义啊,你咋还来晚了?

  答:我也想早到,可是这睡眠质量它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