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搜查
作者:胡不至      更新:2019-12-05 14:02      字数:8474
  李谷雨这边逐一问着话…

  很快张龙便带着衙役回来了,桃花巷距离县衙本来就不远,这又都是一群身强力健的大小伙子,轻装简行是以倒是来的很快。

  “老爷,三爷…”

  众人先齐声施礼问好。

  尹元礼挥了挥手没说话,意识是听李谷雨差遣…

  这也是尹元礼的优点之一,“知人善用”,而且因为对李谷雨的信任,所以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从来都不会随意置喙,胡乱指挥,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外行指挥内行”在哪个行当中都属于大忌!

  李谷雨先对着尹元礼拱了拱手,而后当仁不让的指挥了起来:“张龙,你带几个兄弟,先把蔡府好生搜查一遍,记得我教你的‘小心细致’,莫要粗心错过了什么细节,有什么可疑的地方立刻来禀报我。”

  “三爷您放心。”

  张龙这边应了一声,扭头便要走,却被李谷雨叫住了,他扭头对蔡夫人说道:“师母,搜查府门有诸多不便,还得麻烦您陪同着,一来是蔡府多古玩字画,也不能随意上手,您盯着点才方便。

  二来有您跟着,有什么不妥之处,您也好随时提点着,这三来…

  您刚才不是说,府里丢失了一副名画,也正好借此搜查,您跟着也正好辨认。”

  其实这三个理由当中吧…

  这第二个理由,所谓“不妥之处”,蔡府府邸也不大,根本不用人引着,就算是用人,随便支使个下人也就是了,再说现在蔡府人员都被召集过来,府中空荡,又不怕冲突了女眷。

  第三个理由就更是“章口就来”了,毕竟只是一幅画,它又不会七十二变,你就直说画的内容不就结了。

  所以这两个都是借口,只有第一个理由是真的…

  蔡颐可是纯土豪啊,随便一幅画都两三千两,府里指不定有多少好东西,倒不是说李谷雨害怕衙役等浑水摸鱼,私下贪墨了蔡府的宝贝,这年头的人还没无耻到,到人家去办案然后自己偷东西的地步…

  当然,如果主家自己行贿那就两说了。

  不过此时受贿,也是有法可依的。

  而且法律规定的还十分的细致,分为三种“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前两种顾名思义,一个是“收钱办事”,你收受贿赂,为此触犯法律,那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错误!

  一个是“收钱不办事”,或者是“收钱不办正事”。

  “受财不枉法”,指得是收受贿赂,但是没有直接违反律法,这个里面是有弹性空间的,比如电视剧中十分常见的,犯人的家属在探视犯人的时候,往往都会贿赂狱卒,以期犯人能过得舒服一些。

  比如让狱卒们少拾掇犯人,或者让犯人不被其他犯人欺负…

  也有希望隔三差五,给犯人安排点伙食,甚至踏马还有让给犯人招妓的!

  李谷雨前世看电视剧的时候,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毕竟电视剧吗,你得给编剧想象的空间,但是当他真穿越过来之后,李谷雨才知道这个情节,到底有多么的不靠谱,甚至是弱智!

  如果是普通的犯人还好说,招妓不可能,但改善伙食是能做到的…

  但如果是那些罪恶滔天,或者是牵连过大的犯人,为了防止犯人被灭口,根本不可能让他吃牢饭之外的东西,就算是有人来探监,都得几个狱卒在那盯着,如果犯人有了闪失,狱卒都要受到牵连!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居然想招妓!

  你知道吗,他想招妓!

  且不说能不能给你招来…

  那好几个狱卒围着你评判姿势…

  那画面简直太美。

  咳咳,扯远了。

  抛开下面的闲扯淡不说,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善待犯人,这对狱卒来说是举手之劳的,他对犯人“温柔点”,你说他触犯法律了吗?没有,你如果是心地善良,那绝对没有任何毛病。

  说不定犯人出狱后,还给你搞个锦旗什么的。

  但是你要是收钱了,那你就犯法了!

  至于最后的“受所监临”就比较苛刻了…

  它压根就不管你办不办事!

  只要你是官员,拿了自己治下官吏,衙役,百姓的东西,哪怕是人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那你就是犯法了!

  毕竟只要你拿了钱,你现在不办事,以后可能就要办事了,今天你收得钱少不办事,明天一旦积少成多,你就不好意思不办事了,所以这一条律法,是打算从根源上解决,告诉你“听话,咱不拿”。

  嗯,还是比较贴近前世律法的。

  好像又扯远了…

  李谷雨不是怕狱卒偷东西,也不是怕狱卒毛手毛脚,损坏了蔡府的财物,其实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比如蔡府真丢了什么东西,狱卒没拿,但蔡府以为是狱卒拿的,然后因为李谷雨和尹元礼的关系,还不好意思说…

  那岂不是很尴尬。

  还是从根源上避免这种尴尬的好。

  李谷雨有自己的小心思,蔡夫人闻言却比较感动,连蔡颐都欣慰的点了点头,觉得自己这个便宜学生没收错:“还是润民考虑的周全。”

  蔡夫人领着张龙等人去搜查府邸。

  李谷雨又扭头看向了马麻子,马麻子还是老样子,灰布短衫长裤,斜挎着自己的家伙什,今天旁边却跟着一个比李谷雨小几岁的少年,模样和马麻子有七分相似,但是脸上干净得多。

  李谷雨认识这小子,是马麻子的儿子,马福,大伙都叫他小马。

  感受到李谷雨的目光,马福急忙上前施礼:“三爷。”

  “嗯。”

  李谷雨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说:“你既然有心刑场,便跟你父亲好好学,马叔这门手艺,在咱们清河郡也是数一数二的,等你这手艺出师,你老子也能好好的享享清福了。”

  没错,这小子是来学艺的。

  准确的说,是来现场观摩的。

  为将来接马麻子的班准备。

  倒不是说区区一个仵作,也能搞什么“世袭罔替”“子承父业”,主要是仵作在古代吧,确实是一个贼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如果没有名师指点,传授毕生所学和经验,基本上是很难得到门道。

  而仵作虽然经常接触死尸,算是个比较“晦气”的职业,但好歹是铁饭碗,而且薪俸不低,人家怎么可能会传授给外人,一般除非是无后,或者后代有别的志向,最后都是要子承父业的。

  马麻子的手艺,就是他父亲传下来的,一代传一代,积累了数代的经验和智慧,这手艺自然越来越好。

  除非子孙不孝…

  这倒也是个家传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