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攻打宪圩
作者:人一介      更新:2019-09-26 15:05      字数:8378
  攻打宪圩的战斗随着鲜于靓颜逃回村里立刻展开了!

  如果不是赫连云天刻意而为,本来是不用如此紧迫的。

  赫连云天觉得赶紧攻打非常有必要,因为时间和有些事情都有些凑巧。

  在刚才,鲜于靓颜进入宪圩围墙到了村里的时候,赫连云天前脚后脚也到了。

  他刚到,鹤岭村被安排攻打宪圩的大队人马也赶了过来。

  他们如果早到一分钟,也把人拦住了。

  这太巧了,好似故意把人放走一样。

  既然有这样令人怀疑的巧合,那么赫连云天再也不能耽搁了,否则会让那些有心之人抓住把柄,有话可说。

  于是,他下令立刻围城!

  这当然是为了避免被人猜疑,不过实际也对宪圩的人以及鲜于靓颜,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反正要围困,早点儿晚点儿没有什么区别。

  赫连云天围城采用的是古代围城方略,也是围三缺一,三面围住不留死角,只有一面不围,任凭村民随意出入。

  这是华国历史悠久的战争经验总结出来的面面俱到的一种作战方略。

  不管是心村胡营,还是三个卫星村,这样的战斗经验都非常丰富。

  毕竟这四个村庄的先祖都是在战争的浴火发展壮大的。

  在他们的早期生涯,也许还是较原始的战争策略,快马长刀,到战场与敌人硬撼。

  强大的胜,弱小的败,干脆的很。

  可是后来,他们的专场逐渐进入原地区,到处都是城市村庄,很少旷野如大草原可以纵马挥刀驰骋纵横。

  主要的战争方式变成了攻城拔寨。

  在这种形势下,快马利刀依然有一些作用,但是已经不起关键作用了。

  如果城高寨固,你即使马跑的如飞之快,也跳不进高城。

  你的刀即使削铁如泥,碰到一座石头垒起来的山寨城堡,你也束手无策。

  即使你不珍惜你的宝刀,用你的刀斩砍顽石以至于折断刀刃,也:“倒背手撒尿,谁都不服服你!”

  拖拉机轰鸣,那个愣小子听到那些嘈嘈杂杂的声音,影影倬倬似乎在讽刺自己,不由走了心。

  心还挺得意,自己的独立特行虽然没有结果,但是引起人们的主意,也是很不错!

  大家都年轻过,而年轻正好是富于幻想的年纪,想着想着难免异想天开,心一个恍惚,差点没有一个倒栽葱从驾驶座折下来。

  小伙子愣是楞,但是事关生命,可不敢开再大意,赶紧稳住心神,专心开车。

  大拖拉机无功而返,败退而归!

  那么小拖拉机如何?换样来!

  接着来的是一片手扶拖拉机,规模宏大地开了过来。

  一共有三十辆,依然是均匀分布,每边十辆。

  手扶拖拉机的轰鸣声洪亮高昂,整个空间都弥漫着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的啸鸣。

  如果只听声音,那些大拖拉机气派多了!

  这些手扶拖拉机也是每台一个驾驶员,男女各为一半,人人都是老司机,驾驶技术极为熟练。

  只见他们把一个最高时速二十公里的农用机械开出了四十迈的速度,而且还挺稳当,步调相当一致。

  到了围墙一丈远的地方,他们一个漂移炫技,然后一个九十度转弯,贴着围墙停在那里。

  这个时候,被包围的三面围墙,每一面都是两辆大型拖拉机,十辆手扶拖拉机。

  这十辆手扶拖拉机极为快速地在两辆大拖拉机的间摆开,拖拉机与拖拉机之间的距离全都一样。

  在此时,一把军号嘹亮地吹了起来,听到一阵轧轧声在拖拉机轰鸣声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

  随着轧轧声响得瘆人,所有拖拉机的后车厢,都升起一个平台,无论是大拖拉机,还是小拖拉机。

  大拖拉机的平台颇为宽阔,平台面可以站立十个人。

  手扶拖拉机面的平台则较小,一个平台面只能站立四个人。

  熟悉当地农活的人都知道,附近几个村都生产柿子,柿子树都颇为高大。

  为了方便得采摘柿子,农机部门特地为他们研究制造了这种自动升降平台。

  这样一来,这些大小拖拉机可以开进田间地头,靠近高的柿子树,村民可以登去采摘柿子。

  农民的创造力果然没有极限,现在他们竟然用这样的平台来攻城!

  只见每个平台都站满了人,手拿着他们各自熟悉的武器,也是农具,什么种类什么型号的都有。

  看来不少人还是知道他们来这里是看什么的,因为最多的人手拿着的都是十字镐。

  是那种一头尖尖、一头宽宽,可以刨开松土,也可以刨开坚石的那种开山造田利器。

  当然用来杀人,也非常有效。

  被攻击到的人,即使是铜头铁背,也经不住那一镐刨!

  绝对是刨到哪里,哪里是一个透明窟窿。

  又是一阵轧轧声响过,大拖拉机的平台都升到与墙围几乎齐平的高度!

  手扶拖拉机的平台也升到了围墙多一半的高度!

  又是一声军号嘹亮,平台的人随着号声的命令,步调一致,猛烈出手!

  小平台的强壮乡民全都高高举起十字镐,凶猛地向围墙刨下!

  坚硬的墙壁,竟然也被一镐刨出一个窟窿。

  大平台的人更加凶猛,竟然借助平台的支撑,直接往围墙顶部跳!

  在此时,一个声音陡然响起!

  眨眼之工,传遍整个战场。

  “各位父老乡亲们,恶客门了,还不热情招待他们一下?如果施礼不周的话,别人该怪我们不懂待客之道了!”

  不是那个鲜于靓颜是谁?

  响应她的是满围墙的响亮呼号:“宪圩村民!欢迎客人!”

  围墙人突然冒了出来,如同雨后的蘑菇突然长满一地。

  虽然大小不齐,好在到处都有,密密麻麻站满墙头。

  不过绝大数露了一下头以后,立刻不见了。

  雨后的蘑菇遇到暴烈的阳光消失得还快,只是露了一下头,然后脑袋一缩,消失不见,只剩下那些手拿农具的壮汉来招待客人。

  宪圩村民礼数甚是周到,秉承先来后到的原则,给这些宾至如归的招待。

  首先是那些想往墙头跳跃的客人,他们都受到了最热情的招待!

  每个大拖拉机面的围墙对应之处,都站了大约十几个人。

  他们每人手都拿着一根长杆,长度和样式犹如套马杆。

  只是他们现在拿着的东西和实际套马杆较,头部却有明显不同。

  他们用的那种,顶头那里没有绳套,而有一个小筐子。

  原来这也是一件农具,是一摘柿子的工具。

  那些长在树梢高处的柿子,哪怕最能攀树的高手,也是不去的。

  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采摘,只能望洋兴叹,自己吃不到,留给鸟儿吃。

  不过农民对付这样的事情,绝对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他们早研制成这个长杆配小筐的特殊工具,专门采摘大树高端的硕果。

  这下鸟儿悲剧了,只能面对空空如也的柿子悲惨地叫唤。

  今天,这种摘柿子的家什,不是让鸟悲惨,而是换了那些往跳的人了。

  他们刚刚离开托举他们的平台,一把套杆迎风而来,悠忽而至!当然这是套马杆更厉害的摘柿子神器。

  然后他们这些争先恐后往跳的攻城人,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