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修行一途 千年弹指一挥间
作者:一一天机      更新:2020-01-16 02:14      字数:13398
  这些法术,自他修行以来,已经参悟了无数岁月,但也只是掌握了皮毛而已。

  要说精通,还远远谈不上,实际上,世间之中,精通此道者,也不过寥寥数人尔。

  比如说,陆压的钉头七箭,非的纵地金光,以及道藏之主的划江成陆等。

  当然,他自己也修成了一门,花开顷刻。

  但这还远远不够,也根本触及不到传说中的玄机造化。

  最主要的,是他已经推算出,此法术与天罡地煞大阵有直接关系。

  每多修成一门,天罡地煞大阵就完成一分,若是全部修成,将之融入大阵之中,当世谁人能敌?

  有还是有,但也不过几个人罢了,其中,他最为担忧的,就是鸿钧老祖。

  此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现身,但事事都有其影子,不可不防,当早做准备。

  到了圣人这个层面,想要彻底陨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当初,在争夺造化玉牒那场大战之中,六圣与鸿钧同归于尽。

  其中,除却被旻天暗中除掉的几名圣人,余者皆已转世归来,唯独鸿钧迟迟不见踪迹。

  他甚至怀疑,丘口中的圣人归来,并非是指耳、释,而是说的此人。

  再者,他总觉得儒门怪怪的,与其他势力有所不同,其暗中可能另有打算。

  这些,他都记在心里,于细微之中抽丝剥茧,不敢有所怠慢。

  当下,他再一次进入了闭关之中。

  地煞七十二术,分别为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

  可以说,包含了方方面面,神奇无比,为世间道法之总结,是为道法大纲。

  修行之人,何以被凡人冠与神仙二字?

  实际上,并非其争勇斗狠,长生不老,拥有强大的破坏力等。

  或者说,这些这是一个小的方面,更大层次上,是这些神通法术,具有神奇之处。

  人皆有好奇之心,倾慕之情,羡煞之意,修士如此,凡人更甚。

  凡人的生命,宛若浮游一般,他们不理解这个世界,接触面太窄,探索能力有限。

  如此,就将这份感情转移到了修士身上,认为修士就是神仙,无所不能。

  但无所不能的修士,终究只是少数而已,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

  大多数修士,也只是比凡人强大一点罢了,在探索世界上,一样盲人摸象。

  知其然还不够,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为人师,为天下师。

  这是一个将简单的事物

  复杂化,复杂的事物再简单化的过程。

  以前的无起,诸般法术,一样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但还不够透彻,理解层面不够火候,没有能真真正正的吃透。

  现在,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拥有了这个能力。

  什么是风?什么是火?什么是雷?什么是力?什么是能?

  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本质,无起一一解析,不断推算。

  简简单单的一门法术,都被他翻来覆去研究一遍,甚至推翻,重新推演。

  不久之前,他接触过一个概念,叫作科学,其中就蕴含了这种思想在里面。

  此与玄学有一部分共通之处,都能作为修行的指导思想,提供方法之论。

  越是研究,无起越觉得此法可行,甚至,甚至在将来,与玄学相媲美,都不是没有可能。

  就这样,时间点滴流逝,又过去了百年。

  终于,他将地煞七十二术,从头到尾都重新推导了一遍。

  每一门法术,都彻底吃透,包括其中的原理、框架、基本元素等等。

  但他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生出了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想要继续推演下去。

  这种欲望及其强烈,犹如心中长了草一般,纵是他都好不容易才将之压抑下去。

  “什么情况?”

  无起百思不得其解,反思了好一会儿,停止了继续下去。

  他知道,这并非是什么心魔作祟,跟道心没有关系,应该是功法的原因。

  就是说,他掌握的地煞七十二术,很有可能并非完全版,而是有所缺失。

  如此,也就能解释得通,此术为何与天罡三十六法并列了。

  但再推演下去,也不过是一些偏门罢了,所谓旁门左道,就是由此而来。

  他觉得,应该换一个方向,推演是没有尽头的,应该找规律,做到一通百通。

  不过,这个工程量就比较大了。

  需要无数次实验,收集大量数据,加以分析、总结、归纳。

  现在的他,还不具备这等条件,也只好先放一放,留待日后再说。

  接下来,他又开始着手于天罡三十六法。

  这些法术,他一样醉心多年,但始终得不到要领。

  按说,凭借修为,他已经可以做到很多,效果上与之没什么两样。

  就比如呼风唤雨、架雾腾云、大小如意、翻江倒海、神游御气、潜渊缩地。

  这些,他纵是没有修炼此法,亦可做得,对于其他修士,也没有什么难的。

  其中,大小如意,

  更是被他进行了一次升华,进化成了法天象地,威能提升不止一筹。

  但无论如何,却不能像花开顷刻那样,凝聚出一本神通之书出来。

  仔细回忆修成花开顷刻的点滴细节,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总之,这一切都比较离奇。

  不再想那么多,他开始将此法归为三类,一步步进行探究。

  此三类,分别为有得,有所得,所不得。

  比如说斡旋造化、颠倒阴阳、逆知未来、起死回生、移星换斗等等。

  这些,都是属于所不得的范畴。

  以他现在的能力,没有个万载光阴,小成都做不到,理解都比较勉强。

  他的目标,就是先将前两类吃透,最后一类,还是要放一放,留待日后。

  首先,他需要参悟的,就是纵地金光。

  此法,他眼馋了很久,无论是对敌还是赶路,都可以称得上是无上法门。

  洪荒大陆,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以他架雾腾云的速度,想要走遍,也需三日。

  这个过程中,还不能有一些特殊空间的阻隔,否则还有延迟一二。

  而若是掌握了纵地金光,那可就切切实实达到了光速。

  光速是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一般的单位所能概括,将是腾云架雾的数十倍不止。

  甚至,在“未来世界”,那里的人将这种速度称之为不可逾越。

  就是说,没有任何速度,能够超越光速,为此他们还定义了一个距离单位,叫作光年。

  当然,无起知道,此法还不是最快的,在此之上,还有一门法术,是为两界无间。

  就是说,两界之间,没有什么间隔,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不存在。

  心意一动,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真真正正的做到随心所欲。

  就比方说,现在他心念西海,那么下一刻,甚至不到一刻,还未想完,人就到了。

  这些东西,俱是圣人手段,旻天、耳、释都曾施展过,传承之中,也有介绍。

  有时候无起不禁在想,圣人就有如此神通与手段,而在此之上,还有两重境界。

  那两重境界又当如何?他有些想不通,甚至都不敢想象,那已经超越了他的理解范畴。

  言归正传,无起继续修炼纵地金光。

  这门法术与时间、空间有关,同时又与肉身、元神也有很大关系。

  速度太快,一般的肉身、元神根本承受不住,冲击力实在太大。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魂飞魄散、灰飞烟灭,解体都是好的,危险性很大。

  施展过程中,还要摒弃时间之力的干扰,空间之力的阻隔,外加诸多因素。

  无起一边理解,一边尝试,他将自身缩成一点,变成一束光,徐徐渐进。

  果然,他的推断没有错,天功、修为提升之后,修炼法术都要快上很多。

  这一切都要归根于基础,他的基础可谓坚固无比,同境界之人,根本很难与他媲美。

  此时,他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于第八世界不断穿行,眨眼之间,就饶了好几圈。

  期间,他还尝试了将身形变换,选择一种较为合适的形态。

  到这里,他才明晰,明晰了非为什么能够先于众人一步,修成这纵地金光。

  原来,其中还有捷径,就是将自身变换为法则,变成法则融于天地之中。

  “绝世天才,真乃绝世天才!”无起对非赞不绝口。

  要知道,对方领悟这层道理之时,不过道境二变罢了,就敢做这等尝试。

  没有大智慧、大魄力、大决心,是根本就不敢,也不可能做到的。

  以前,他就是顾忌此法的危险性,而没有继续下去,时至今日方才恍然大悟。

  如此,在几十年之后,无起终于将此法彻底掌握,转而修行其他法门。

  这些法门有难有易,区别在于花费时间的多少,他也不再咀嚼,练了再说。

  ……

  五百年后,无起长出了一口气,结束了闭关。

  前后加起来,足有上千年,他还是头一次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来进行修炼。

  “小友出关了,我可是等候多时了。”

  “哦?宇先生醒了。”无起袖子一展,从中飘出一尊老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