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竹林养鸡
作者:元一一      更新:2019-09-26 18:28      字数:5700
  第二百三十章竹林养鸡

  薛双双笑了笑,说:“竹林养鸡。”

  “养鸡?!”

  薛顺和陈秋娘没想到薛双双说的赚钱营生,会是养鸡。

  对于农村人来说,养鸡并不陌生,哪家哪户都养过,攒下的鸡蛋拿到集市上换点钱补贴家用,换点针头线脑,换点盐巴什么的。

  可也没听说过谁家专门养鸡赚大钱的。

  原因有很多。

  一是因为养鸡也是要吃粮食的,村里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粮食人都不够吃,更别说用来养鸡了。

  二是因为养鸡风险大,一旦发生点什么意外,一窝鸡全死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村里,家家户户养鸡,最多的也不过跟老薛家一样,养个一二十只鸡,就不定村里人还巴不得把竹林买掉,大家多少还能分到几文钱。

  薛顺手里现在不说其他,单是年前制糖厂送来的份子钱就有七十多两银子,买下这四、五亩竹林那是绰绰有余。

  可竹林养鸡这种事,他是真没听过,心里有点不踏实啊。

  养鸡这种事不比发豆芽,更不比制糖,农村人那是家家户户都会的,要是真能赚钱,那还会没人干?

  哪怕薛顺一向对薛双双有信心,此时也不由有些迟疑道:“双双,这竹林,真要买下来?”

  薛双双用力点头:“买!”

  陈秋娘担心坏了:“双双,这可不能莽撞,养鸡的事情要是万一不成,这么多钱不就打了水漂吗?”

  古时候的人不愿意大规模养殖,是因为怕动物疾病,这个问

  题,薛双双也不能保证说一定不会发生。

  但是根据农业科技那档节目里说的,像鸡瘟这一类的动物疾病,除了动物本身疫情之外,最主要的是做好卫生,保持通风清洁,空气畅通,加上竹林本身的环境,除非运气非常不好,遇上大面积禽流感,否则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世上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总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做。

  只要利大于弊,就完全可以尝试。

  薛双双想了想,对薛顺和陈秋娘道:“爹,娘,这个我也不瞒你们,竹林养鸡要说一点风险都没有,那是骗你们的,但只要平时多注意,风险其实并不高,在可控范围之内。”

  她把竹林养鸡的优缺点详细的跟薛顺的陈秋娘分析了一遍,最后道:“不然,爹和娘你们再考虑一下,反正现在才大年初二,这片竹林这么多年一直空在这里,也没人会来抢,要买也不急在这一时。”

  陈秋娘道:“不然还是算了吧。”

  她的思想,到底还是有着农村妇人的局限性,小富即安便可。

  反倒是薛顺,听薛双双把竹林养鸡的优缺点都分析过一遍之后,反正下了决心,说道:“那就把竹林买下来养鸡!”

  陈秋娘愕然:“顺子哥,你不再考虑考虑了?”

  薛顺道:“我觉得这事可以做,就算担点风险,也值得,我们完全可以试一试。”

  陈秋娘有点慌:“要是最后养不成,咋办?这么一大片竹林,还有鸡苗的钱,这得亏多少银子?”

  薛顺骨子里还是带点冒险精神的,他对陈秋娘道:“不怕,我们家现在不缺吃饭的钱,村里的制糖厂每年还有份子钱,就算竹林养鸡真的亏了,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不影响我们过日子。”

  “再说以前那么苦的日子都能熬过来,现在再差也不会差到以前那个份上,没什么不敢试的。”

  薛双双都想为薛顺的果敢叫一声好。

  薛顺又道:“何况要买竹林还真得趁早。”

  “雨季过后,正是竹笋大量出产的时候,这片竹林是村里的无主之物,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到竹林里来掰竹笋。”

  “既然我们已经打算把竹林买下来,那就不如趁早买,还能多一季竹笋的收益。”

  薛双双听得连连点头:“爹说得对,就是这么个道理。”

  家里的大事,陈秋娘向来听薛顺的安排,既然薛顺说要把竹林买下来养鸡,她心里虽然不踏实,也不会反对。

  何况薛顺说得对,哪怕亏了也不影响他们家吃饭过日子,所以对于这件事的抵触,也就不是那么大了。

  薛顺道:“我明天就去里正家走一趟,先跟里正打个招呼,把屋后这片竹林买下来。”

  “不过现在县衙没开门,红契什么的得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办成。”

  林白道:“爹,我明天跟你一起去里正家,我想在村子里

  买几亩田地,要拜托里正帮我留意一下。”

  薛顺沉吟了一下,说道:“想在村子里买地现在估计有点困难。”

  “我们村子里的田地不是很多,家家户户都指着田里的出息过日子,除了摊上什么大事,或者遇到特殊情况,不然没人会把手里的田卖出去。”

  “很多人家里的田不够,都到山上去开荒,谁开出来的荒地就是谁的,三年不用交税。”

  “不过开荒出来的地土太薄,没有肥力,不管种什么都吃力,头几年不收税还好点,等三年一过,开始收税的时候,交了税也剩不了多少收成了。”

  “而且这荒地开了就得一直种,要是不种荒着,衙门还要罚款。”

  “所以这两年,开荒地的人都少了,大家情愿出去镇上找活干打零工,比开荒地的收益还强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