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孟离的身世
作者:张凌兰      更新:2019-11-08 18:42      字数:6890
  由于徐大人要审案,所以我们也只得在安平县停留两天,这两天,孟离自告奋勇的当起了我们的向导,带着我们在安平县四处逛。

  通过两天的相处,我们也了解他不少,原来他是金家的大少爷,他是随母姓,所以叫孟离。而金家原本也是安平县的几个大世家之一,后来因为于县令来安平县上任,孟离的外祖父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就被于县令刻意打压,加上其他几个世家的排挤,以至于家族势力越来越微弱。因为他母亲身后的家族没落,所以金家老爷子也就是金家现在的当家人,就休了孟离的娘亲,重新娶了另一个世家女,孟离的母亲一时悲愤,竟然一头撞死在了金家大门口。

  孟离年幼,加上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在金府处处被排挤。为了取代孟离金家大少爷的位置,他继母心生一记,找了个假道士来金家看相,道士说孟离命格克父克母,需送去道馆驱煞,以定金家家宅安宁。所以年幼的孟离就这样被送到了千里之外的一个破道馆代发修行,这些年在道馆被各种欺压,还好有他师父护着,倒也长大成人,前年师父去世后,要他离开道馆,回家寻亲,于是他才回到了安平县。

  回到安平县之后,他去找到了外祖他们,外祖一家早已不复当年的富贵,加上于县令的刻意打压,全家人只得蜗居在一处破宅子里,勉强度日。想到自己一家的凄惨遭遇,愤愤不平的孟离开始收集于县令的罪证,祈祷有一日得遇清官,以还自家一个公道。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才在今天遇到我们,本来他只是去客栈里帮忙客栈老板娘抄写经书,好换一点银钱度日,没想到见到于家少爷欺负我家五姐,他一时气氛,就这样出手帮了忙。

  五姐得知他的真实身世后,一时心疼不已。背着他,就央求我要一定帮帮他,无奈之下,我只得让棋衫他来处理这件事了。

  两天时间,不长不短,于县令一家锒铛入狱,于家少爷一时间从云端坠入炼狱,那落差,可想而知。钱记粮行被查封,随着他一起的几个人,身份背景也被抖了个底朝天,凡是有牵连的,都一并被关押起来,择日处罚。于县令则是被押送回京,由吏部发落。

  于县令落马,那就意味着安平县成了无主之地,徐大人不能久留,叶大人也要回京复命,那诺大的安平县,该由谁来掌管呢?几经商量,徐大人与叶大人决定,把原先的安平县前一任师爷请了回来,暂时代理安平县县令一职。而孟家原本被于县令私自扣押和强占去的产业,也物归原主,只是于县令的其他财产,都被充入了县衙库房,以用做安平县的发展基金。孟离文笔不错,加上又懂武功,就被徐大人安排去了县衙,任捕头一职,协助代理县令处理安平县的大小事物。一时间,孟家满门对孟离这个孟老爷的外孙子是感激涕零,举族欢庆。而金家,则是各种心思的都有。

  辞别了安平县众人,我们一行人又启程回了青山县,一路上走走停停,倒也风平浪静。

  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进入了青山县的地界,徐大人与我们分道扬镳,他去青山县县衙找县令大人,我们则是直接回了家。

  到家之后,家里人自是好一翻寒暄,爹娘听我们说完二哥的事情后,脸上自是一番喜笑颜开。为了不想二老担心,我与五姐不约而同的把三姐婚礼上的不快之事隐瞒了。只是说三姐夫他们不想与他继母一起生活,就与三姐搬出了侯府,暂时居住在他们自己的房子里。

  四哥把家里的大小琐事都整理得有模有样的,看来这些日子以来,对于管家这一块他还是懂得了不少的。

  第二天早上,我与五姐睡到自然醒才起床。起来之后,我们先用过早膳,然后跟娘亲在院子里唠家常,爹爹也没有出门,正在院子里的菜地里摆弄着他们最近才种下去的小白菜苗,那块地被爹娘打理得很好,里面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瓜果,我伸手摘了一个小黄瓜,在一旁的水桶里清洗干净后,就直接大口大口吃起来,黄瓜又嫩又脆,一口咬下去就是满口香甜。五姐见我吃得欢,也忍不住摘了一个来吃。

  一家人正在说说笑笑的时候,就见村里的孩子跑了好几个来我家门口,一个劲往里张望着,见我看向他们,其中一个才怯生生的对着我说道:

  “小六姐姐,村头来了好多当官的,说是来你们家的,里正爷爷已经过去迎了,他们说二哥哥他考了个大官。”

  “哦,原来是这事啊!来得倒是挺快的嘛!谢谢你们哈,还先跑来说一声。”我走到门口,伸手摸了摸开口说话的小孩的头,笑着跟他们说道。

  见他们高兴的围着我转,我就把手里的黄瓜给他们晃了一下,问他们要不要吃,没想到,几个小家伙居然都点头表示要,没办法,只好叫人又摘了一些洗净拿过来,分给他们。

  这下子,门口都是人手一个小黄瓜,咬得嘎嘣脆的,伸长脖子看着村头的方向。果然,不一会儿就见里正爷爷带头,县衙里来了好些衙役开道,县太爷跟徐大人走在中间,后面跟着一大堆的围观群众,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我们家走来。

  一到我们家门口,就见前面开道的衙役大声喊道:

  “殷家大公子殷孝敬今年殿试高中探花,特此通告殷家屯的父老乡亲,以后咱们青山县又多了一个探花老爷了。

  今天京城喜报官徐大人特意前来给殷家报喜,请殷家当家人出来恭接喜报。”

  接着就是一串鞭爆响起,哔哩啪啦哔哩啪啦响彻全村。爹娘他们也赶紧丢下手中的活计,跑到门口,爹爹恭恭敬敬的走到徐大人面前,对着徐大人手上的圣旨,所有人都跪下行礼,三呼万岁之后,徐大人才开始宣读,读完之后,才把圣旨递给爹爹,爹爹郑重的接过徐大人手上的圣旨,又拜谢了圣恩,一脸恭敬的把圣旨请到了我们家的供台上供好,才转身招呼县衙众人。有福则是从家里拿了一些鞭爆出来,又放了一通,一时间,整个殷家屯都是鞭爆声。

  我们家的院子里陆陆续续的聚拢了不少凑热闹的人,幸好我们提前回来,跟四哥说了一声,他今天一早就安排人去镇上采买了不少东西回来,不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我们家要怎么应对哦!就单单瓜子跟糖果,就要消耗不少,还有茶水,也要准备不少。

  由于二哥高中探花,是殷家屯有史以来最大的官,于是我们家的院子里,来的人是越来越多,十里八乡的都有赶过来的,眼看就要到午饭时间了,所有人都没有离去的打算,我们家只得开始准备午饭了。

  大家倒是自觉,见我们家开始安排饭食,妇女们都自发去择菜洗菜,其中几个擅长厨艺的,则是自觉的进厨房帮忙。男人们则是在定凯叔叔的安排下,去每家每户搬来了桌椅板凳,安排大家就坐。一部分人则是去砍柴火,一些去帮忙烧水泡茶,一时间就像是办酒席一样,热闹得不得了。甚至有些人家,还自发的带着人去自家地里摘来了不少新鲜蔬菜瓜果送给我们家,说是怕我们家没有准备够。

  人多力量大嘛,一两个时辰后,简单的饭菜就弄好了,大家都有序的坐好,高高兴兴的用了一餐饭,徐大人也在我们家用完午饭,才随着县太爷他们返回县衙去住宿。我们家里则是人来人往,直到半夜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