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龙王娶亲
作者:百里知秋      更新:2019-12-18 16:57      字数:5484
  虽然没有顺阳市那么大雪纷飞,但毕竟已是冬天。远处的一片枫叶,红成一团火,在初升的太阳下好看得耀眼。窗外的小院里,枝桠上的树叶零落,海风越过院墙,卷起枯黄的落叶,拖曳在地面上,发出沙沙的微微响动。屋外寒意凛然,屋内却是温暖如春。虽然不像东北那样有暖气,但老房子隔温保温很好,便也是暖暖的让人慵懒的感觉,玻璃窗上结满了霜花和哈气。

  高恒清从窗格中温柔透下的晨曦中醒来,看到厅里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对坐在沙发里的春凤开玩笑:“这免费的友情招待,比你客栈里收费的客房服务都强,你这个老板娘也不像个生意人,怎么总做赔本买卖呢?”春凤早已不像昨天初见到他时那样激动,恢复了以往那种淡淡的样子,微微一笑:“啰里吧嗦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你更不像那个高总的样儿。快去洗漱,我们吃早饭。”望着高恒清转身向厕所走去,她的笑容缓缓收去,眉头微皱,似乎有什么心事难言的样子。

  吃着丰盛可口的早餐,高恒清心情不错,滔滔不绝地对春凤说着自己想在桂花岛上开发的小型度假村的一些设想,春凤也并不怎么插话,就那么微笑着静静听着。吃完早餐,春凤低着头收拾桌子盘子,额头的刘海垂下来遮住了眼睛,似有意似无意地说道:“今天我要去山上的庙里,每年今天岛上在庙里有典礼。”听到这个,高恒清自然是兴趣高涨,他对岛上的一切风土人情民俗活动都很感兴趣,便跟着春凤去了厨房,靠在门框上,一边看着春凤麻利地洗涮,一边打听着。

  岛上唯一的一座山,叫做龙王山,也就是春风客栈以及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座小院的所在。山上的灯塔下面面海处的峭壁上,有一座龙王庙,正是渔民们拜祭海龙王、祈求收获和祈祷出海顺利安全的场所。每年不同的季节和月份,在固定的日子里,都会有不同的典礼,渔民们向海龙王献上各种祭品,举行各种活动。比如到六月十三则要给海龙王过生日,还有停航休渔的日子也要摆上水酒感谢龙王,一年里还有其他几次和出海有关的典礼都要在龙王庙里举行。今天正是所谓龙王娶亲的日子,也是岛上渔民每年开洋捕渔的日子。老辈相传,龙王年纪越大,精力越旺盛,而且生性狂躁暴烈,只有每年这一天献上一个未婚的少女给龙王做妾,龙王才会看在成为了亲戚的面子上保佑岛上渔民捕渔丰收和出海安全。每年选中献给龙王做妾的女子,便是这一年的海神娘娘。解放前,海神娘娘是要放到一个铁笼子里从龙王庙下峭壁上沉到海里的,算是送亲,要在海水里浸泡到年底休渔才收回来,此时笼子里的海神娘娘已只剩下一副骨架了。第二年则再选一位海神娘娘。解放后这个沉海的仪式就变成了只是仪式而已,当年被选中的海神娘娘,在笼子里被象征性地沉到海里后,可以打开笼子上的一个机关,游泳回到岸上,不再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做过海神娘娘的女子一生便不能结婚,因为她已是龙王的女人,给龙王戴了绿帽子可不是好玩的,那责任和后果岂是谁能承担得起的?!

  对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高恒清来说,这样的习俗他并不奇怪,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习俗,就连小学教科书上也有河伯娶亲西门豹智救选中给河伯做妻子的女子的故事。让高恒清更感兴趣的则是海神娘娘沉海后,岛上未婚的男女青年们会进行对歌,就像苗族壮族对歌刘三姐唱山歌一样,不过这里唱的不是山歌只能叫做海歌了,但总之都是情歌吧。

  看出高恒清跃跃欲往的意思,春凤洗着碗都也没回地说:“那你不如现在就去吧,去晚了你就挤不到前面看不到热闹,只能看到人家的后脑勺了。”高恒清讪笑着挠挠头,嘿嘿笑了,他知道那是春凤揶揄他个子不高,不过他并不在意,问春凤:“那你不去吗?还是不爱凑热闹?”春凤这下回了回头,微笑着说:“我得过一会去,这是规矩。你先去,有一条你要记住,等会见到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说话,也不要有什么其他举动,就看典礼就行。你答应吗?”高恒清想大概是春凤害羞,不想让别人指指点点和自己孤男寡女住在一个屋檐下吧,这当然可以理解,便点头同意,穿上鞋自顾自出了院门,去往龙王庙看热闹。

  也就一刻钟的样子,高恒清来到了龙王庙。龙王庙看上去跟海里有名的那个佛岛上的庙宇没有什么两样,无非是规制小一些而已,走近才发现其实是与道教的渊源更深一些,反倒与佛教似乎没什么太大关系。庙里庙外没有什么人,高恒清心里稍有些责怪春凤让他这么早就来,既来之则安之,便在庙里转了一圈。龙王庙规模不大,也就十几分钟便全部逛完了,除了供奉的东海龙王敖广的神像和海神娘娘的牌位之外,也没什么其他东西。不过功德箱里倒是满满的都是钱,其中还不乏百元大票,可见岛上渔民的虔诚供奉与生活富足。站在庙外的平台上看大海,倒是绝佳的风景,上次没来这里还真是一个遗憾,还好这次碰巧。平台下的峭壁上,诡异地伸出一课桂花树的粗大树干,竟是长在石缝里。树枝上缠满了红色的布条,布条上用黑墨写满了字,高恒清是高度近视,即使戴了眼镜也看不太清布条上都写了些什么,无非是渔民们祈福纳祥的心愿和祝福罢了。要把这些布条挂上树枝,看起来只有爬到树上,其实还挺危险的,不过总有艺高人胆大的能做到。有一张布条离平台的围栏比较近,高恒清隐隐约约看到“姚春凤娘娘”的字样,不仅好奇地想还真不知道老板娘春凤姓什么,回去可以拿这个娘娘的名字逗逗那个老板娘。

  平台上人渐渐多了,都是岛上的熟人,互相打着招呼,女人们挤作一堆嘻嘻哈哈闹着,男人们互相敬着烟聊天。高恒清看大家都不向庙里去,只是在庙门前的平台上站着,便也在前面一点的位置站定,免得真像春凤说的那样看人家后脑勺。

  太阳升得挺高了,平台上已经站满了人,庙门前站了几个穿着古怪式样袍子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维持秩序,看样子典礼就快要开始了。高恒清挤在人群中的第二排,前面有两个人一左一右,他正好可以从两个人中间看到庙门前的全景,也算是个很不错的位置。

  不一会儿,门前那几个年轻人点燃了庙门前摆好的炮竹和鞭炮,气氛马上热烈了起来,空气中充满了节日里特有的味道。随着鞭炮声开始稀疏起来,庙门前的小路上响起了唢呐和丝竹的喜庆喧嚣。高恒清向小路那头张望,看到一行人敲锣打鼓吹吹打打地抬着一顶轿子向这边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