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别怕
作者:玖晴      更新:2020-01-26 23:08      字数:18010
  卫国公府,用毕早膳,卫襄手里端着茶杯,直直盯着卫国公夫人增添了许多斑白的两鬓。

  尽管之前梳妆之时,伺候的仆妇已经尽量将那些白发往卫国公夫人的发髻中藏了,但这么多的白发,哪里藏得完。

  卫襄放下茶杯,直接开口询问:

  “娘亲这些日子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不然向来养尊处优的娘亲,怎么会骤然增添了这么多的白发。

  卫国公夫人叹了口气,却又拉住了小女儿的手笑道:

  “一开始听说你被逐出师门,自然是忧虑的,毕竟咱们国公府再厉害,也管不到东海那些仙门去,唯恐你丢了性命,但是如今看见你,娘亲就一点儿也不烦心了。以后,你就乖乖待在娘亲身边,好不好?那些仙啊佛啊什么的,咱们离得远远得,行不行?”

  卫国公夫人眼中含着期待,卫襄脸上的笑容却渐渐凝固。

  果然,娘亲已经知道她被逐出师门的事情了。

  可娘亲不知道,她终究还是要回去的。

  一旁的吴明秀看看婆婆,再看看小姑子,连忙笑着打圆场:

  “母亲,襄襄这么一大早就回来了,路上定然是累了,不如让襄襄先去歇息吧,等国公爷和世子回来了,再好好叙话吧。”

  卫国公夫人沉默一瞬,强笑着点点头:

  “也是,是我疏忽了,幸好有你提醒我,那襄襄就先去歇着吧,等你睡醒了咱们再说这些事。”

  “娘亲,是我不好,让你跟着担惊受怕了!”

  卫襄扑过去抱住了卫国公夫人,埋首在她怀里,眼圈儿悄悄地红了,但却不敢让娘亲看见。

  没有回头路了,从去往蓬莱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回头路了。

  出了正院的门,秋日刺眼的阳光直直地照过来,卫襄抬手掩住酸涩的双眼。

  吴明秀站在旁边,忧心忡忡地看着自己的小姑子。

  从自己嫁过来,小姑子就像是家里的过客,很少在家里长待。

  所有大周贵女应该遵守的规矩在她身上,都是不存在的,那些世俗的藩篱,对她来说也形同虚设。

  也有那么几个片刻,吴明秀是羡慕自己这个小姑子的。

  但此时,她却陡然觉得小姑子很可怜。

  自由自在,比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贵女们要快活,但是遇上如今的事情,却是家里人根本庇护不了的。

  因为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明着跟整个东海的仙门对抗的。

  似乎是感觉到了吴明秀的目光,卫襄放下手看着她:

  “嫂嫂,我被逐出师门,还被人追杀的事情,家里人都已经知道了吧?”

  “知道了,就是前几日,从京城的四皇观传出来的消息。”

  “原来是这些可恶的老道士啊。”卫襄冷哼。

  吴明秀看她神色,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拽住:

  “襄襄,你可不能胡来,那四皇观连皇家都要敬重三分,你可别再去砸了他们的道观!”

  卫襄笑了:

  “嫂嫂可是听说过我从前的斑斑劣迹?”

  “这……”吴明秀松开手,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从前,是听说过你砸了四皇观的两座偏殿……”

  “那会儿年少轻狂不懂事,嫂嫂别怕。”

  卫襄的眼神落在吴明秀高高隆起的肚子上,变得安静又柔和:

  “就算看在我小侄儿的面子上,我也不会打打杀杀的吓着家里人,嫂嫂尽管放心,好好养着就是了。”

  如今已经进了九月了,吴明秀的产期也就近在眼前,的确是一听见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就心里害怕,听卫襄这么说,她绷紧的心弦也松了下来,点头笑道:

  “襄襄真是体贴又乖巧,真让人喜欢,不过你放心,有国公爷和你哥哥在,这些事情,总会有解决的法子的。”

  “嫂嫂说得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不怕。”

  卫襄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吴明秀颤巍巍的肚子,才缩回手,笑嘻嘻地催她回去:

  “嫂嫂也回去歇着吧,等父亲和哥哥回来了,咱们再一起吃饭。”

  吴明秀见小姑子听得人劝,也笑着点点头,掩去了自己最后一点儿忧虑,转身回去了自己的院子。

  而一路回到了自己院子的卫襄,直接倒在床上,搂着胖胖会周公去了。

  狐狸精也不多废话,跳进自己从前的窝,跟着睡觉去了。

  一人两妖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但把她们叫醒的,不是卫国公和卫程回来的消息,而是皇帝召见的谕旨。

  卫襄从床上爬起来,迷迷瞪瞪地跪下听传旨的內侍将皇帝的谕令说完,脑子一下子就清醒了。

  她回到长安,自然是要进宫去拜见皇帝和姐姐,但皇帝这么快就下旨召见,是不是也太心急了?

  卫襄还跪在地上沉默,卫国公夫人就已经起身笑着命人带着那內侍去好生招待了。

  回过头就将卫襄从地上拉了起来,低声道:

  “既然皇上召你进宫,你就快换了衣服去吧。”

  卫襄站起来望了一眼窗外绯红的晚霞,回头看着卫国公夫人:

  “爹爹和哥哥呢?还没回来?还有,我是女眷,召我进宫,为什么不是姐姐的旨意,而是姐夫让人来传旨……”

  “什么姐夫,那是皇上!”

  卫国公夫人前所未有地掐了一把女儿,低声喝道。

  卫襄一个激灵,明白了。

  她眼神凝聚在门外渐渐远去的內侍身上,明亮的双眼有一瞬间的黯然。

  什么姐夫,那是皇上。

  爹爹和哥哥也没回来。

  所以,到底是因为她被逐出师门的事情,不一样了吗?

  卫襄很快转身离去:

  “我去换衣服,这就进宫。”

  卫国公府内院一阵忙乱之后,卫襄终于脱下了蓬莱弟子人人都有的蓝色衣裙,重新穿上了从前曾经嫌弃累赘的锦绣衣裙,各色大周贵女该有的首饰也重新戴在了她的身上,玎珰作响。

  这套装扮足够庄重,至少,绝不会让人指责殿前失仪。

  “去吧,稳重些,该知道的你都知道了,万事小心。”

  送卫襄出门上马车的时候,卫国公夫人低低地叮嘱了一句。

  辚辚的马车行驶声音回响在黄昏时分的长安街道上,随着鬓边步摇的晃动,卫襄的脑子里回荡着娘亲的话。

  “……如今后宫还是只有你姐姐一个人,朝臣们都要疯了,日日都有指责你姐姐善妒狭隘的折子进上去,虽然皇上始终没说什么,可担着这种千夫所指的罪名,你姐姐前些日子就病倒了,我进宫去看了一回,很是揪心……你爹爹和哥哥也曾上书请求皇上纳选新人,但皇上就是不松口……”

  所以,姐姐如今的病,明面儿上是朝臣逼迫指责所致,事实上,是皇上一手酿成。

  自古帝王无情,并不是说帝王不痴情,而是九五之尊的位置,很难容得下一心一意的情。

  姐姐卫锦并不是一个一心一意非要独占帝宠的女子,这一点从她当年嫁入东宫为太子妃之时,她就跟家里人明明白白说过。

  因为姐姐很明白,身为妻子,可以独占丈夫的恩宠,但身为皇后,那是绝对不能。

  而皇上,如果真的是有心独宠姐姐,那大可以效仿曾经的中宗皇帝,嫔妃照纳,大不了摆在宫中做做样子,一点儿不耽误帝后情深。

  可是,皇上居然连这么一点儿戏都不肯为姐姐做,硬生生让姐姐陷在这个让天下女子欣羡嫉妒的困境里,举步维艰。

  她可怜的姐姐啊,那个曾经真心实意对姐姐的男人,到底去哪里了呢?

  卫襄觉得眼眶中有什么要夺眶而出,但很快,她就忍了回去。

  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曾经她进宫是去看自己的姨母和姐姐姐夫,如今,是去见皇帝罢了,她是卫国公府的二小姐,她不怕,她什么都不怕。

  马车行到宫门前,就停下了,除非亲王之尊,不然到了宫门处,都是要老老实实走进去的。

  卫襄一下马车,远远地就望见站在宫门外那一道仙姿飘逸的身影,在渐渐布满星辉的夜幕下端然而立,如同一棵站立千年的玉树。

  “襄襄。”

  低沉悦耳的声音很快在卫襄耳边响起,一看到卫国公府的马车,尉迟嘉就迎了过来,卫襄一下马车,他就直接握住了卫襄的手。

  卫襄刚要挣开,手就被他攥得更紧了一些:

  “别怕,一切有我。”

  刚刚那些忍下去的心酸难过,忽然之间就随着这句话翻涌而上,卫襄都来不及阻拦,眼泪就决堤而出。

  不,不能在宫门前流泪,这是大不敬。

  卫襄慌忙抬手去擦,却被眼前的人一把揽进了怀里。

  夜风徐徐,吹过宫门前宽阔的大道上,尉迟嘉一下一下地拍着卫襄的背。

  他的襄襄啊,连宫门都闯过的女子,此刻却要这般小心翼翼,该是有多委屈?

  那么惹得襄襄如此委屈的人,又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宫门外值守的侍卫头领远远地看着这两人的身影,也想起了之前孝敬太后薨逝之后,这两人夜闯宫禁的“丰功伟绩”。

  所以他也拿捏不好这会儿该不该过去打断这腻腻歪歪的一对儿。

  最终还是出来接引的內侍有胆量,笑着走上前去提醒:

  “尉迟世子和卫二小姐既然都已经到了,就快随老奴去觐见吧,皇上和国公爷可是等着呢。”

  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国公爷”这三个字重重地敲在了卫襄的心上。

  爹爹……从前爹爹被留在宫中不是没有过,但那时是代表了皇上对卫家的倚重。

  此时听来,却莫名带了几分沉甸甸的威胁。

  “劳烦夏公公指引了。”

  卫襄从尉迟嘉的怀中离开,站直了身体,对着那內侍微微颔首。

  眼角的泪痕早已经在尉迟嘉银白色的世子常服上蹭干净了,此时只要站好了,她依旧是形容得体的卫二小姐。

  尉迟嘉也锦衣华服,通身华贵,站在卫襄身边,神色淡淡,却让人不敢小觑。

  接引的內侍立刻笑得更加灿烂:

  “尉迟世子请,卫二小姐请。”

  御书房,听到外面通禀的声音,皇帝脸上的笑容顿时浮现:

  “尉迟嘉和襄襄来了。”

  “那老臣,先退避一下吧。”

  正在和皇帝商讨国事的卫国公也不傻,连忙起身告退。

  “不必不必,襄襄与国公也许久未见了,刚好见一见。”

  卫国公只能躬身站着,心底渐渐沉了下去。

  门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尚且没有回头去看,就听见皇帝朗朗的笑声:

  “尉迟世子和襄襄果真是情深义重,朕方才都听说了,在宫门外,尚且你侬我侬,看来,尉迟世子是重获襄襄的芳心了!”

  皇帝这么快就知道了宫门处的事情,是情理之中,但他这样的打趣,却让人感觉不到轻松。

  尉迟嘉和卫襄先是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起身之后,尉迟嘉才垂眸道:

  “多谢皇上美言,能得襄襄芳心,是微臣之幸。”

  “好,好,襄襄多年心愿,看来要得偿了,想来你姐姐知道了,也一定很宽慰。”

  皇上笑容不变,很顺畅地提起皇后。

  卫襄却是冒着大不敬的风险,抬头看了他一眼。

  皇帝李修成是她的亲表哥,外貌融合了圣德皇帝和孝敬太后的优点,原本就英俊挺拔,尊贵不凡,如今做了皇帝,更是透着九五之尊的威严。

  他笑起来令人目眩神迷,如沐春风。

  但提起重病的皇后,他的笑容,就不该有那么一点点的哀伤难过吗?

  这样的一个人,当初也是姐姐一心一意爱上的。

  但青梅竹马,佳偶天成的两个人,到了今日,怎么就成了这样?

  卫襄难过地垂眸,向这个已然让她感到陌生的皇帝兼姐夫行礼:

  “皇上既然如此说,还请允许臣女先去探望皇后娘娘,也好让皇后娘娘心中宽慰。”

  还是先去见姐姐吧,只有见了姐姐,才能知道她上次离开后,这短短时日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她觉得,皇帝的这种改变,应该不单单是因为她被逐出师门这件事。

  “你……”

  皇帝的笑容缓了下来,似乎有些踌躇。

  尉迟嘉却微微躬身:

  “皇上,微臣有事要禀告皇上。”

  皇帝眼神微闪,很快松了口:

  “这样啊,那襄襄你去见你姐姐吧,多宽慰宽慰她。”

  “老臣也先行告退。”卫国公趁机告辞。

  皇帝也没再留人,爽快地准了。

  一前一后出了御书房,卫襄刻意慢下了脚步,在廊檐拐角处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

  卫国公戴着官帽,看不出华发丛生,但他的面容上,是不容看错的凝重。

  “襄襄,放心。”

  他只看了自己的小女儿一眼,留下这四个字,就快步从卫襄身边走过,向着宫门的方向去了。

  放心,父亲是担心自己会害怕吗?

  不,她不怕。

  卫襄抬起头,肩背挺直,脚步沉稳地穿行在重重宫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