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作者:木木春      更新:2020-03-12 23:48      字数:5928
  的事情给秦妙提供了灵感。

  唐家庄也好,山清村也罢,亦或者是附近的张村,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祠堂,唐家庄的人绝大多数姓唐,山清村的人多姓何,张村更不必说,多数的人姓张,这些村落都是聚族而居,因而族里的祠堂对于他们来说是祖宗的所在,很有威慑力。

  当然了如果当真有人不讲祖宗放在眼里,硬要扯皮耍赖不给粮种钱或者不交粮食来抵消粮种钱,秦妙不介意去官府里面花钱请几个官差来,绑了那人去吃牢饭。寻常百姓的眼里,进了大牢就等于丢掉半条命,若真有人不怕死的宁愿丢命也不给钱,那秦妙只能对他呵呵了。

  卖粮种的大小事情,就这样被秦妙一样一样的给理顺。

  每一个环节都准备好了之后,隔了一天,便是几个村子集合起来开大会的好日子。

  以前那个恶毒嗜血的地主死了,消息早已经传开,大家正为着此事高兴不已的时候又传出来传言说前地主的地契全都到了唐家庄的唐栓手里。大家纷纷猜测此事的真实性的时候,忽然就被村长通知了要集合起来开这么一个大会。

  村民集合的地点定在唐家庄的村长家的家门外。村长家自然是容纳不下三个村子的村民那么多的人,但是村长家的外面很有一大片空地,平时唐家庄要说个什么事开个什么会的就在村长家院子外面的这片空地上进行。

  这回唐栓找人将这片空地旁边的树给砍了,荒草地给平了,将这片空地拓宽不少,容纳三个村子的村民,勉qiáng也算是可以了。

  考虑到唐家庄的村民来开会比较方便,而其他两个村子山清村和张村两个村子的村民过来一趟就有些远了,上午来,等开完会回家起码要到晚上天黑。于是秦妙就自家准备了些小面果子,到时候端出来大家随便吃点,配上些茶水,垫补一下肚子也是好的。

  要知道现在的不少庄户人家,能吃上这样细面做得面果子,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这天早上一早村长院子外面的这片空地上就来了不少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的人越来越多,等太阳升起来,春天和暖的阳光撒遍大地的时候,三个村子的村民已经集合的差不多了。

  山清村和张村,因为离得远,并没有像唐家庄这样每户人家所有的成员都到场,那两个村子基本上每家只选了个代表。因此村长家院子外面这片空地差便不是那么的拥挤了。

  三个村子的人集合完毕后,时间已经不算早了。依旧是唐家庄的村长讲话。先讲的是新地主的事情,唐栓是个老实憨厚的,干活可以,却不善言辞,自然不适合公众讲话,而柳氏一个妇道人家,就算能说,说出来的信服力也大打折扣。所以还得积累了不少名望的村长出面说这事。

  新地主的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将那一沓子盖着红sè印章的真的不能再真的地契让三个村子的人都过目了一遍后,给三个村子的村民qiángtiáo说,从今以后你们种的地,就是唐栓家的了,每一季的粮食收起来之后须得向人家交租子,如果谁敢抵赖,那人家地主就能拿着这地契为凭据去官府告你们。

  如此云云,简单的说了几句之后,这事就等于是说完了。

  至于交多少租子合适,村长没说,因为柳氏那里也没给个准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村长干脆压下不提。至于和村民商量交多少租子合适,村长是赶不来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什么好商量的,自然是租子交的越少越好啊!

  说完了新地主的事情,村长这就开始说秦家的新粮种了。

  因为得了秦妙的一个大红包,村长对于秦家的新粮种一事很是上心。秦家兄弟两个将那一牛车的新麦种拉过来之后,村长便开始介绍这新麦种的优良特性了。

  因为村长本就是个庄稼人,种了几十年的地了,什么样的粮种最受人欢迎,他心里最清楚。再则么,刚刚大会开始之前,秦妙私下里给他说了,每有一家站出来买麦种,就给他算一份抽成,哎呦喂,这不是白捡银钱么,所以这会儿村长讲起着新麦种很卖力,很激动……

  第147章 卖粮种

  随着村长的讲解,打量那一牛车新麦种的村民越来越多,好不容易捱到村长将麦种的优良特性讲完了,那一牛车的麦种旁边已经围了好些村民,一抓一把看看,我抓一把闻闻,就这种子,当真能三月种下去,六月就能收获了?当真产量就能翻个好几倍?

  当然了,那一牛车的新麦种早被秦妙替换成了空间里面她经过多次试种而选定的麦种。其实这麦种在空间里面播种的话两三天就能收获而且产量极高,放到外面的田地中来,三个月收获,已经算是慢的了。至于产量么,那绝对是不种不知道,谁种谁能高兴的尖叫,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好了,新麦种展览完毕之后,村长这就开始说价钱了。

  三百文,半斤。五百文钱,一斤。也就是半两银子,买一斤新麦种。

  听了这样的价钱之后,刚刚还激动不已的村民顿时都不说话了太贵了!

  村长见了大家的表情后,有说话了:“秦先生说了,如果大家嫌贵,可以先赊账,称了种子拿回去先种着,等庄稼收上来的时候将总产量里面的三分之一的产量叫过来抵消粮种的价钱就好。”

  这话一说出来,顿时心思活泛的村民就开始算账了,交三分之一的粮食来抵消买粮种的钱,那到时候还不是自家一张嘴说了算?收上来一千金,就给说个九百斤八百斤的好了,反正关起门来自己称的重量,那秦先生也不会知道。

  这么一想,跃跃欲试买粮种的人就多了起来,全都选择的是先赊账,庄稼收上来之后交三分之一的产量来抵消粮种钱。

  好了,有人买粮种了,那就开始记账了。

  秦妙将事先准备的画在大匹的白布上的表格拿出来,铺开,秦少贤帮着称粮种,村长则帮着秦峰填写那个奇奇怪怪据说叫做“表格”的东西,比如说姓名啊,住哪个村啊,要多少粮种,粮种的价钱一共是多少等等的都要写清楚。同时村民领了种子之后还得在自己名字对应的那一行盖个红手印,以示协议达成。

  表格的最后一栏,是根据拿走的粮种的重量,通过一定的公式运算,得出的庄稼收获后应该交过来的粮食的重量,这个重量是一个范围,多出来的不提,反正不能低于下限。

  去年冬天好长的一段时间里,秦妙每晚进空间就忙活这个了,试种了好多茬的庄稼,最后在粮种的重量和收获之后的粮食重量上得出一个比例。按照这个比例根据村民们买走的粮种的重量,可以估算出收获之后可以得到的粮食的重量。

  总收成的粮食重量乘以一个三分之一,便是村民们应该交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