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作者:木木春      更新:2020-03-12 23:50      字数:6114
  ”

  秦妙笑着说:“我家的新房子今天开工,这些饭菜是从大锅饭里面盛的,不值什么,也不知道你的午饭吃了没有,便顺便给你带了一碗。”

  翠翠听了秦妙的话,只得将那大陶碗接了,脸上很有些过意不去:“妙妙你给我爹治病,我已经很是感激了,现在又送了这么些饭菜来,这以后,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秦妙故作神秘的一笑:“翠翠姐若是当真想谢我,我这里还真有一件事情想拜托翠翠姐。”

  粗翠一听,立刻询问:“什么事?你快说来听听,只要是我能做的,一定给你办好了。”

  秦妙回答说:“事情很简单,你一定能办好,不过现在咱们还是先去看看老伯的病情。我给他配了药,如果病情没有太大的恶化,今天就可以开始吃了。”

  提起给自家爹爹看病,翠翠立刻就小心起来,先是进了厨房将手里的大陶碗放了下来,然后带着秦妙进了里屋。

  翠翠的爹和之前一样,瘦的皮包骨头,羸弱无比,一动不动的在床上躺着。一天中多半的时候都是睡着的。秦妙记得去年除夕那天分鱼的时候这位老伯还是可以四处走动的时候,不想才几个月的时间而已,这身体就透支成了这样。这个时空的医学真的是令人堪忧。

  也许翠翠家的家里太过贫困也是一方面的原因,老伯生了病,有药吃,便没饭吃,有饭吃,只能被迫断药。一天只吃一顿饭,正常人都不一定受得住,何况是老伯这样的病人。

  秦妙的心里一面想着这些,一面认真的给翠翠的爹把了脉。

  脉象上看,老伯的身体和以前没有两样,病入膏肓的病人,情况已经如此,除非身体耗空死掉,很难会有什么起sè。若非秦妙手里有活死人rou白骨的天山雪莲,千年老参这样的好药,也没有多大的把握敢说能治。

  把完了脉之后,从里屋来到院子里。秦妙将自己配得丸药拿出来交给翠翠,药丸一天服用一粒,另外要注意饮食,虽然不能大补,可是每天三餐要齐全,补充身体每天所必须的能量。

  翠翠将秦妙的话一一记在心里,郑重的应了下来。说是上次秦妙送来的细粮都没舍得吃,全部留着给她爹煮粥吃。

  秦妙听了,笑着说:“翠翠姐,那些粮食实在不算什么,你呀,帮我把这件事情做好了,每个月送你一百斤的细粮吃。”

  “哎呀!那什么使得!一百斤的细粮得好多钱。给我三十斤,尽够了。”翠翠说到这里,又问,“到底有什么事情想让我帮忙?你快说说。”

  秦妙从怀里拿出一大包的菜种,交给翠翠,开口说:“翠翠姐,这些菜种都是我想办法寻来的好品种,种的好了,长势会很好,而且果子挂得厚,结果的时间长。你也知道我家最近在盖新房子,每天要管工匠们三顿饭。”

  “这些菜种你只管种,能供应上工匠们大锅饭需要的蔬菜就好,如果有多的,你可以留下自家吃,如果不够,我到时候再想其他的方法。”

  “嗨!我还以为多大的事情呢,不过就是种菜罢了,我爹那样严重的病你都给治了,这样的小事你管我说一声,我一定给你种得妥妥的。细粮什么的不用给了,这实在不是什么大事,我实话告诉你,你还别不信,我会走路的时候就已经跟着我爹学种菜了。”翠翠答应的很是干脆。

  秦妙不许:“话是这么说,可是种菜需要整地,播种,最要命的是遇上干旱的天气每天都要浇水,说起来是件很费体力的事情。你帮我种菜,我每月给你五十斤的细粮,就这么说定了。”

  翠翠推辞:“细粮不用了,真的,种几棵菜而已,费不了什么力气的,真的,妙妙。”

  说是为了答谢翠翠种菜给她细粮,其实又何尝不是秦妙怜悯翠翠父女没有吃的才给细粮呢。总之这事情已经这么定下来,不会在更改。

  “翠翠姐,快些去伺候老伯吃药吧,我先走了。改天有空我再和我四姐一起过开看望老伯。”秦妙辞别了翠翠,原路返回家里来。

  此时李柏已经跟着工人们一起吃过了午饭,将那拉货的车套好了,准备回去镇上。知道了秦家的住址以后,以后他就会每隔半个月来送一车粮食。

  李氏一直送了李柏到村口,一再叮嘱,路上小心,带她向镇上冯三娘,还有老nǎinǎi问好。镇上的太丰粮店虽然是秦家的,可是粮店里面的生意秦家人却是一点力气都没有出,全部靠着李柏打理。

  对于李柏,李氏虽然感觉这孩子太过清冷了些,可是心里却是极感激他的,没有他用心的经营,粮店也不会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就盈利破万两银子。

  于是今天李柏来了家里的时候,李氏就忍不住的对他极为热情客气。

  这样的热情客气看在了旁人的眼里,闲话就传了出来,这个年轻人是镇上来的,秦家的小丫头又是见天儿的往镇上跑,这里面难不成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不然李氏怎么会对那年轻人这样的客气?

  秦家在镇上有家粮店的事情,一直都处于保密状态,几乎没什么人知道。

  于是看到李柏往秦家送了一大车粮食之后,各种各样的闲话就穿得有鼻子有眼了。

  第183章 有孕

  说是那年轻人是秦妙在镇上自己找的未婚夫婿,两人私下里很是亲密,并且那年轻人家境好啊,粮食一送就送了一大车,李氏高兴得什么似得,对那个年轻人热情客气的不得了!

  闲话传到李氏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是新房子破土动工之后的第三天了。

  李氏一个再温婉规矩不过的妇人听了这话,立时就气得不行。知道这些闲话可能是那天来帮忙给工人们造大锅饭的妇人们传出去的,可是人家的嘴巴想要说话,还能拦着不让说?况且人家能主动来帮忙也是好意。

  背后里闲话这家那家的家常,原本就是村子里妇人们每天必会谈论的话题。总不能觉着你秦家出了新粮种成了了不起的人,就不让人背后聊你家的事吧?对于最爱围在一处做针线闲话家常的村妇门来说,那是不可能的。

  说者无意,听者却是很闹心。

  李氏不知道李柏不过就是来了一趟家里而已,怎么就被村里的人说成那样了呢?说得那样难听,以后妙妙的清誉怎么办,还怎么说人家?

  李氏这一着急,就病倒了。

  原本家里盖房子,李氏整天忙着给工人们做饭,已经忙得不行。虽然后面的饭菜不必和第一天那样讲究,可是早晚饭每人两个馒头一碗粥加一碟子菜,粥和菜就不提了,光是蒸馒头就把李氏给累坏了。

  后来又偶然间听到村里那些妇人们私下里的闲话,气急攻心,一不小心就晕了过去。

  彼时出门买砖瓦的秦峰和秦少贤已经回家来。见李氏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