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 章
作者:木木春      更新:2020-03-12 23:56      字数:6070
  全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说是出了个江洋大盗,骗骗老百姓还差不多,戚先生是绝对不相信的。

  这不,一大早的,他没有去听太子一党那些官员们的诉苦,穿了身粗布衣,坐到四皇子在云县暂居的宅子斜对面的茶棚下看动静。

  苏公公是得了太子的命令和戚先生一起来云县的,戚先生来了茶棚纳凉,他便也跟了来。

  只是这苏公公是个伺候人的太监出身,没有戚先生的本事,更没有加入到官员间明争暗斗的心思,这会儿坐在这茶棚下面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一面喝着茶一面说着闲话。

  戚先生的话不多,多半的时候都是苏公公在自说自话,说着说着就没了兴致,干脆闭了嘴。

  嘴巴闭上了,心思却活泛起来。苏公公想起来刚刚见着的那个和四皇子一起出门的小姑娘。看四皇子的样子,似乎对那小姑娘很是上心。忍不住就多看了几眼。这一看就发现了那小姑娘着实一副好相貌啊!现在还没怎么长开,等长开了那绝对是一等一的绝sè啊!

  苏公公寻思着,自己虽然奉太子之令出京走了这么一趟,可是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戚先生在做事,自己反倒成了个不受重视的跟班。自己若是不给太子带点什么回去,岂不显得自己太无能?总不能风光都让戚先生占着自己啥好处都没有吧?

  本着巴结主子的想法,苏公公决定了,找人将那个小姑娘的样子画下来,回京之后呈给太子。太子惯爱美人,如此也算是自己离京一趟带给太子的大礼了。

  苏公公不是官员,他是个太监,深知主子好了自己才会好的道理,将主子巴结好了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秦妙这厢被人惦记上了还不知道,一路跟着四皇子一起回了唐县。

  从云县的方向去秦妙的农庄,必须要穿过唐县的县城才可以。

  进了唐县的城门,秦妙便向四皇子道了谢,说已经到了唐县,不必再送了。

  四皇子想着治河银子一到位,等河堤修得差不多了就该回京复命了,再和她见面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心中不舍,不肯就这么走开,想了一下,想出个借口来:“上次从你这里得的两匣子吃着很是不错,不知你是哪里买的。若非从这里到京城路途遥远,不然我定要带一些回去给我母妃尝尝鲜。”

  难得四皇子这样看得起她的糕点屋里面的点心,秦妙便决定带他去果趣糕点屋里面打包一些点心。

  这不是什么大事,马车在糕点屋附近的路口停了下来,秦妙下了马车,带着箫洌朝糕点屋走去。问了箫洌的口味,之后直接进了后厨找何花打包点心。

  箫洌得了点心,说是为了答谢,很是周道的将秦妙送回了农庄,这才tiáo转马头,赶回了云县。

  炎炎夏日,果趣糕点屋附近的一家字画铺子里,朱婉正和掌柜的谈着她手里的一副字画的价钱,不想谈了一半被贴身丫鬟扯了扯袖子。顺着丫鬟指着的方向一看,心头一惊,那抱着糕点匣子的不正是四皇子吗?

  再仔细一看,四皇子居然是和秦妙在一起,言笑晏晏,还很是殷勤的扶着她上马车……

  朱婉之所以会大夏天的从京城回来唐县,说起来还是为了离京办差的四皇子。春心暗许的姑娘总是透着股子勇敢的傻气,为着倾慕的男子不远千里相追,只为能有机会被他正眼看一次。

  第323章 赏花宴

  朱婉暗地里一路追着四皇子来到这里,原本想再暗地里追去云县的,可是当初是以回唐县看爷爷的借口说服父亲允许她离京的。所以到了唐县之后她先去了爷爷那里安顿了下来之后在慢慢找机会去云县找四皇子。

  这和秦妙前世的那些追星族的心理差不多,都是为了倾慕的男子可以去做任何事。

  四皇子虽贵为皇子,可是为人侠气磊落,再则相貌堂堂,洁身自好,至今还没有订下正妃,侍妾什么的更是没有。同时还是储君之位比较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这个虽不能公开了讨论,可是万一皇上百年之后lún到他上位呢?

  一时间四皇子成了京城中所有未婚适龄贵女们的最佳夫婿人选。朱婉也没有例外,被四皇子的风采给迷得七荤八素。

  可是朱婉做梦都没有想到,她好不容易见着了四皇子,他却是那个臭丫头在一起!

  听闻他治河缺银子,朱婉自己没什么私房便偷偷从爷爷的书房里面偷了字画来卖。想着爷爷乃是当世大儒,他的字画应该值不少钱吧?等她帮四皇子筹到了银子就能让四皇子好好的看看她了。

  她这边还在费尽口舌的卖字画换银子,那个臭丫头倒好,不废吹灰之力就将四皇子给绑在了身边。瞧瞧四皇子扶她上马车的殷勤样儿。

  朱婉心里那个气啊,很不能将秦妙给活剐了!两眼喷火的看着四皇子送了秦妙出城。字画也不卖了,郁闷不已的带着丫鬟回了家。

  秦妙从云县回来农庄,很快地生活就又恢复了原样。此事暂且不提,却说四皇子送完秦妙之后返回云县,有了充裕的治河银子,一时间和一帮手下们忙着加固河堤。

  从六月忙到七月,七月底的时候河堤终于加固得差不多了,四皇子算了一下,出宫也有一两个月了,是时候回京复命了。

  六月到七月中间又下了好几回bào雨,幸亏河堤加固的及时,不然云县一带的百姓就遭殃了。这些事情,箫洌自然都会写到述职的折子中去。太子不想让他办成这个差事处处打压他,他就偏要将这个差事完成得漂漂亮亮,狠狠的还击太子一个嘴巴子。

  至于那笔治河银子到底是如何从太子一党的官员们的家里跑到河堤上去的,箫洌暗中派了不少的人去查,却没查到任何线索。所以只能相信了传言,兴许真的是劫富济贫的江洋大盗所为。

  却说四皇子七月底启程回京,八月初正式抵达京城。述职的折子刚一递上去,封王的圣旨就颁了下来。一时间四皇子治河立了功,深受皇上喜爱,十七岁就被封了王,朝野上下的官员们关于储君之位的人选,暗地里都生出了不少的猜测。

  既封了王爷,又得了好名声,按道理箫洌应该春风得意马蹄疾才对。可是他这次回京回到自己的府上之后心情并不好。

  当初请了治河的差事离京就是为了躲避母妃的bī婚,外面散放了两个月回来京城之后,不得不重新面对被bī婚的命运。

  从前他想过,若是哪天被bī得无路可退了,那就随便娶一个了事,反正放在府上养起来,高兴了去看她一眼,不高兴管她的呢,他还不是一样的吃喝拉撒给皇帝办差?

  可是现在他就不这么想了,他觉着娶妻是大事,一定得慎重,万万不能将就,要娶就要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这样才对得起自己一辈子几十载的光yīn。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