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 章
作者:风飞凤      更新:2020-03-13 01:12      字数:5908
  看儿子,俯下身来。

  宝麟对着他耳朵,悄悄说道:“父皇,儿子知道如何除掉忠勤伯了。”

  “如何?”

  “气大伤身,不用咱们动手。”

  “哦?哈哈哈”

  “父皇,儿臣都想出如何办了。”

  “嗯,好,等咱们散步完了,到书房好好议议。”

  ☆、第二百五十八章 麟儿巧计

  皇帝觉得皇后建个军校的想法非常好,他考虑再三,校长自己当,还必须有个实际负责的副校长。

  这个校长的人选,下子让他犯了难:德高望重、能能武,排兵布阵和弓马枪戟无不jīng,要想找到这样个人,除非老卫国公重活遭。

  皇上十分烦闷,和儿子进了书房,眉头下意识地便皱紧了。

  机敏的宝麟感觉到了,他很关切地拉着皇帝的手:“父皇,孩儿发觉你还有心思。”

  “是啊。”皇帝说了自己的烦恼。

  “哎哟,父皇,既然是母后出的主意,或许她也能帮你解决这个难题呢。”

  皇帝高兴地拍脑门:“对呀,麟儿,父皇这就让人请你母后来。”

  燕然刚哄了宝杰睡着,听说丈夫叫自己,便让nǎi嬷嬷仔细伺候,她轻手轻脚走了出来。

  书房里,皇上和宝麟站在张大图面前,上面是朝廷各个机构的主要领导,还有些皇上属意的后备力量。

  燕然进来:“呵呵,挺可观的。”

  皇帝摇头:“看着这么多人,可是真用起来,又捉襟见肘,十分为难。”

  “皇上何出此言?”

  “梓潼建议朕建个武官学校,朕觉得很好,可是这个实务副校长,却太难选了,哪有那样十全十美的人呢?”

  “这个啊,陛下,臣妾以为,这个实务副校长,不必是个人的,可以有两个,甚至有三四个,个专管cào练士兵,他只要忠诚国事,武艺高qiáng就好,个管教排兵布阵,只要兵法娴熟、善于教导学生变换阵法,还有个很重要的,要教学生做个忠臣孝子,此人定是个言行致、忠诚守信又才华横溢的前辈,并且对皇家十分忠心。”

  “朕已经想好了,这个人,就让岳父去。”学校到底建成什么样,岳丈和皇后也好商量。

  “可是御史台呢?”

  “李江南来接。”

  “好吧。”

  “每次听梓潼说话,总能让朕茅塞顿开,你刚才讲的,朕明白了,实务副校长,只要威望高就行,至于具体教授的内容,可以分开给很多人。”

  “是的,这些人分成组,每个部分都有个很qiáng的人领着就行了。”

  “母后真厉害。”宝麟不失时机地给娘亲戴顶高帽子。

  燕然心情大好,转头又看着那张人事图:“皇上,这些人,好多都老了。”

  “是的,尤其是内阁的几个大臣,身体都不行了。”皇帝又皱起眉头。

  “江山代有才人出,代新人换旧人,人才更迭,乃是自然现象,内阁的几位大臣,年纪都有些偏大,虽然以前很有能力,也很忠诚,可是架不住时光摧残。

  人既然老了,皇上就应该让他们退下来,让有能力又有jīng力的年轻人上来。”

  “这个?好是好,可是老臣心里肯定受不了,觉得自己无用了。”

  “下子退下来,肯定受不了,皇上可以设个机构,比如叫议政院,专门负责修订朝廷律法、政务改革等等。”

  “唔,朕得考虑考虑。”

  “皇上,依臣妾之见,大臣入内阁,以五年为届,最多不能超过十年,到了期限,便进议政院。他们在议政院或修订律法,或者修史编书,这也是流芳千古的好事,估计老臣们也比较乐意。”

  “可是他若是还年轻呢?”

  “那也不能超过十年,让他出内阁做别的官儿,五年后可以再入内阁。”燕然想,若是真出了个李光耀和普京之类的,皇帝根本驾驭不了,这样或许还能挽救了昊天朝。

  宝麟眨了眨大眼睛:“父皇,就像你特许伯祖父不上朝样,他们辛苦了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

  并肩王身体欠佳,这个月几乎都不能上朝。

  鼎新帝想了想,眉头紧皱:“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朕刚刚让忠勤伯进内阁,若是并肩王、明远公、都退出了,谁来扼制他呢?”

  “父皇,父皇,孩儿就是要给你说这个的呀,孩儿有办法。”

  燕然和皇帝都看着儿子。

  “父皇,母后,不是说,忠勤伯现在脾气特别bào躁吗?不若给益王爷派个差事,再让他去做帮手。”

  益王虽然有点心机,但却是个没大本事的,让忠勤伯这样有能力的人做副手,憋也能憋出病来。

  何况忠勤伯现在脾气急躁、毫无耐心。

  “麟儿,这办法好是好,可什么事情能让益王压忠勤伯头呢?”

  “父皇,并肩王不是想在宗室陵园建个祭坛吗?”

  “哈哈哈”益王是比并肩王还高辈的宗室老人,而且,爵位又够高,他主持此事最是合适。

  忠勤伯和益王虽然是亲家,但鼎新帝的朝廷稳稳当当,赵弘昆绝无可能登上这个位子,益王和忠勤伯又都各打各的算牌,两人渐行渐远,到如今貌合神离,很少来往,不怕他们合起来和皇帝作对。

  第二天,皇帝便下旨让益王总负责建祭坛的事情,益王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出次风头,十分欣喜。

  皇上让并肩王给益王做副手。

  并肩王比益王小辈,两人的爵位是样的,也不算低就。

  过了两天,益王十分委屈地来找皇帝诉苦:“事务十分繁杂,并肩王又病了,请皇上再派个人来帮微臣。”

  “哦!”

  皇上眉头紧锁,抬头,刚好看到忠勤伯个人坐在内阁成员的议事厅里。

  “戚爱卿,并肩王身体不适,你且暂代下吧。”

  忠勤伯百个不愿意,却没有理由违抗圣旨,只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益王和忠勤伯,完全没想到,这是事先安排好的。

  皇帝先安排太监去催工部的人拿出章程,工部的人已经交给益王请他审核,益王是个什么事都喜欢咋唬几句,真拿主意的时候却怕担责的人,并肩王这几天根本没露面,他时便着了慌,果然来找皇帝诉苦。

  鼎新帝算准实际,借故支开了明远公等几个大臣,最后,事情如愿以偿,落在忠勤伯头上。

  ☆、第二百五十九章 交接

  益王和忠勤伯都是表面低tiáo内里奢华的人。

  想想也能明白,个在西南私开矿产,个的岳丈家乃东南首富,等的田地阡陌相连,跑马日都出不了地界,他们手头钱多得花不完,不敢张扬炫耀,还不能悄悄享受享受吗?

  这样两个人负责建个祭坛,这选材便难免会好些。

  不是般的好些,简直是打算拿最珍稀的材料来堆叠,比如说坛上的石头全是羊脂玉,上面的小庙,柱子都是人难抱的金丝楠,椽子全要紫檀木的。

  报告给了户部,户部尚书差点吓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