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3 章
作者:风飞凤      更新:2020-03-13 01:15      字数:5760
  :“应该的,我儿该为天下儿女表率!”

  “父皇,我婆母好可怜哦!”

  “这是怎么说?她儿孙满堂,夫君乃威武大将军,去世时,也有六十了吧,可以说是十分有福的人了。”

  “父皇,我成亲时,婆婆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儿臣和驸马有孩儿,还说要帮儿臣带孩子,驸马家的孩子,都行的端坐得正,连父皇都夸过公公婆婆教子有方,我想,有婆婆指点指点,陛下的外孙孙也必然是优秀的人才,可是,儿臣才有孕,婆母就去了,她拉着儿臣的手,只说不放心……”

  “皇儿别难过,人生无常,再说,你婆母人好,下世定福寿同在。”

  “是的,人生无常,儿臣想起来就常常唏嘘……”

  皇帝也有些伤感,人生无常这句话,总在耳边萦绕,过了几天,他忽然明白,这是女儿劝自己珍惜眼前的话音。

  “小坏蛋,还在朕面前绕圈儿了。”他对皇后道。

  “陛下,你是该履行诺言了,马车好了,卫军也好了,吃穿用度驿站向导,臣妾都准备好了,就等东风吹了。”

  皇上拳头捏了捏:“好吧,我这几天和太子交代下,咱们就出发!”

  “哦!出发了,出发了”这个小萝卜头是谁呀?

  皇帝和皇后都有些脸红,皇后在三十岁那年,老蚌怀珠,生下这个小皇子,宝乾。

  宝乾和宝麟样聪明过人,皇后燕然有些发愁,这也是头小老虎的,不让他发威,把他养废,于心不忍,养好,让他为哥哥打江山,这代可以,亲兄弟感情深,下代危险。

  现在,且行且打算吧。

  皇上、皇后带着大孙女、小儿子,还有大堆的仆佣护卫,前呼后拥出了城,虽然严旨不许迎来送往,但地方官哪敢怠慢,路上山珍海味、奇珍异宝,各种贡献。

  和平日久,国家富裕,官员士绅拿出这些东西,不是难事,皇帝不以为意,皇后却总是提醒他,严词拒绝,并且,不给送礼的嘉奖,反而要斥责通。

  渐渐的,送礼的少了。

  “爱卿,你是不是太严厉了?”皇上显然已经被糖衣炮弹腐蚀了,对那些见怪不怪。

  “皇上,虽然谁至清则无鱼,可是水太浑浊,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爱卿担心什么?”

  “古语有言: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皇上是想让昊****再上个台阶呢,还是想做昊天最兴盛的皇帝呢?”

  “爱卿何出此言?我昊天吏治清明,国富民qiáng,如何会盛极而衰?”

  “皇上,咱们路过来,连个讨饭的都看不到,陛下觉得是不是国家qiáng盛到了这般境况了呢?”

  “难道不是吗?”

  “讨饭的人,有因为穷日子过不下去的,但也有好逸恶劳,以此为业的,就算是再富裕两倍,那种现象也消除不掉。”

  “哦,有道理!爱卿是说,路上有人蒙蔽吗?”

  “臣妾只是就事论事!”

  “地方官员当然不想让人觉得自己吏治不行,这个可以理解!”

  “可向导给咱们带的路线,几乎都是比较富裕的地方,景物却平常了些!”

  “唔,爱卿也发现了?”

  “是的!”

  “北方的景物,不及南方美丽!咱们还是快些赶路的好。”

  “好的。”

  “爱卿,下站距离荣国县只有百多里,朕的母亲就在那里长大。”

  “陛下想去瞧瞧那些亲人吗?”

  “嗯,母亲早逝,父亲和外公外婆关系不好,这么多年也没怎么来往。”

  “那我们去看看吧,毕竟他们养育了至圣智贤淑慧皇太后!”摄政王老的时候,皇帝追封父亲为太上皇,亲母为太后,历年追封,就有了那么长串了。

  出巡路线是早就定好的,皇帝心血来cháo,忽然改道,不仅给安保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也让地方官员措不及手。

  皇帝却不管这些,只顾着自己的心情。

  赵弘琛当了皇帝,外公家是又高兴又紧张的,当年他们是坚决反对这门亲事的,女儿非要嫁过去,他们很生气,既没有嫁妆,婚后也没怎么关心,女儿没几年就死了,现在,外孙会不会把账记到他们头上呢?这是他们的担忧。

  外孙当了皇帝,会不会不计前嫌,对外公家,有所眷顾?

  结果,引颈期盼,既没有打击,也没有恩旨,皇上对他们家,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也对,功过相抵,不理不睬了。

  卫家人渐渐心冷,继续过自己的日子,老爷子去了,下代的家长不能干,只好回乡,成了个富绅,创业的能力不行,生孩子本事不小,然后,孩子也都很平凡,没有再出个能干的人,家越分越小,就没什么实力。

  忽然皇上要来,下子全乱了套。

  卫氏共有十七个侄儿,现在还有九个健在,他们都没能进学,成了普通农民。

  府台大人和县太爷很着急,把自己家的东西拿来,却发现和卫家竟然han碜得令他们意外。

  县太爷tiáo来民夫,连夜把卫家墙壁粉刷番,院子铺了砖,然后,摆上他和府台送的家具,卫家人都穿上他们送的衣服,炕上铺了他们给的被褥。

  府台和县太爷这把,就出去了上千两的银子,他们眼里,卫家依然han碜得很,卫家人已经十分满足了。

  皇上到了,群表哥表弟表姐表妹都来拜见,他们面黑手粗,言语空泛,皇帝很无聊:“朕来看你们,是想知道乡村的日子到底过得怎样,你们句实话都不敢说,朕当如何对待?”

  卫老大唯唯诺诺,其余的倒是有机灵的,却不敢说话,而是撺掇了比较年轻的卫十五,他磕了个头:“万岁爷英名盖世,当知道小民的难处,再肥的草地上都有瘦牛,再好的皇帝手下也有贪官,咱们这里,眼下的府台大人和县太爷,都是好的,可前任都不好,地皮都差点刮没了,家里祖宗留下的家具、字画,本来也值些钱,不至于如此han碜,都让那些官儿搜刮走了。现在家里摆的,我们身上穿的,都是前天官员送来的。”

  赵弘琛只觉得无脸见人。他不待见舅家人,这些人也比较老实,没有打着自己的旗号四处招摇,估计地方官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便毫无顾虑地肆意盘剥。

  “你们就不会找人给朕捎句话吗?”

  “父亲不让,他说,怕给万岁爷丢脸。”

  赵弘琛心大痛,是外祖父不许母亲嫁父亲,跟大舅舅没关系,大舅舅到了那个时候,还想着自己,真不容易。

  “你们这么多人,怎么不供个读书的?”

  卫老大磕了个头,羞惭地道:“我们几个大的,都不是那个材料,到了小的跟前,家里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

  “好了,我会派人给你们送银子来,把孩子都给我送书房去,全部送去,再过十年,卫家若是改不了门风,朕拿你是问!”

  “谢万岁恩典!”卫家人千恩万谢。

  当晚,皇上就离开了卫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