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6 章
作者:黄花菜      更新:2020-03-13 13:50      字数:5844
  想要反对,可是看到三妹那希冀的眼神,不由得又叹了口气,刚才自己都还想要跟着一起出去帮忙呢,三妹既然是学医的,这时候跟着出去历练历练,也没什么不好的,罢了,就随了她吧。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下来,当古秀玲回头跟家里人说的时候,少不得又古秀云在一旁帮腔说话,好在,因为知道有药老和莫老爷子同行,何氏虽然不放心,倒也没有太过坚持,只能再三的叮嘱古秀玲,一定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

  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古秀玲对医术的执着她都看在眼里,更何况,跟着药老出去,兴许能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她又有什么理由去反对?

  送走了莫老爷子等人的第三日,山脚下的水也渐渐的褪去,山上的流民开始慢慢的疏散,迷雾森林上的大多数人,也都迫不及待的下了山,想要立马回到自己的家园,去看看具体的情况如何了。

  莫家和古家,自然也是在同一天撤离,不过,却也不急于一时,而是等到流民们走的差不多了,这才带着自己的人,往清河村的方向走去。

  一场大雨,造成了一场天大自然灾害,一路上,到处都是往家里奔的流民,短短几日的逃难,大家损失的,不仅仅是财产上的东西,更多的还是jīng神和身体上的。

  长时间的大雨,又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都能找到一个既能避雨,又能歇脚的地方,很多的人长期泡在水里,身上都开始溃烂了,迷雾森林之上的难民算是比较幸运的,遇到了莫家和古家。

  虽说在最初的时候,莫家征集了在场之人手中所有的粮食,可是大家心里都清楚,那些粮食最多也就够他们在山上存活个三五日的,若是没有莫家的人统一tiáo度粮食,只怕大多数的人早就饿死,剩下的那部分有足够粮食的,怕也难逃被野兽当成食物的命运。

  可是现在,他们所有的人都存活了下来,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了一些,好在命是保住了,这其中也有不少患病之人,都是药老和古家的三小姐帮忙看诊开药,莫家和古家的人想尽办法弄来的药草治好的。

  在山上的时候,众人心里还不觉得,等到下了山,遇到了从别的地方汇集而来,同样刚遭受苦难回来的流民时,他们才真正了解到自己有多幸运,而这时,他们也由衷的感谢莫古两家。

  古秀云看着路边上的田地,因为才淹过水的关系,地里几乎全是烂泥,随便用棍子一戳,都能戳进去好几寸,别说是种的庄稼了,就连田埂上的草,都被泥巴压得抬不起头来。

  当初逃难的时候,虽然走的匆忙,但好歹也是马车马匹齐全,车上大小箱子无数,可是回去的时候,除了下人们提前回去准备好的马车之外,每个人的手里,都几乎是一无所有。

  古秀云一家子并没有直接回清河村去,而是在清扬镇红月当初送的那所宅子里落了脚,清扬镇虽是个县城,可是由于排水做的不到位,这次受灾也很严重,街边的铺面基本上都被水淹了一米多高,铺子里基本上有二楼的,都将一些值钱的物什搬去了二楼,没有二楼的,也就只能将大门紧紧的给锁死了,以免里面的东西被大水冲走,毕竟,能少损失一些算一些。

  至于镇上的人,从房子开始进水的时候起,就被官府的人qiáng行疏散逃离了,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这些房屋很多都是上了年头的,又都是木质的,万一一个禁不住,被水给冲垮了,到时候再撤离,就有些晚了。

  这次的清扬镇,只是冲垮了三座老院子,并无人员伤亡,至于这些人究竟是怎么被撤离的,古秀云是从季安两兄弟的嘴里得知的,原来,早在听说新塘大坝倒塌的那日,朝廷便派了官兵挨家挨户的将人都给接了出来,分批次的安排进了各大据点暂避。

  院子早在古秀云他们到来之前,便派了专门的人给收拾了出来,虽做不到跟受灾前一样,却也还算是干净整洁。

  古秀云从下山的第一时间,便派了人去四处打听外佬一家的下落,知道他们都相安无事,也是送了一口气,安排了车马将人给接进了府。

  莫家人并没有跟着住进来,因为在清扬镇,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院落。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又是两日过去了,何家人也都被平安的接了回来,两家人劫后重聚,自然少不得抱头痛哭了好一阵,何老爷子在听说三外孙女跟着莫老爷子出去赈灾的事情之后,虽然担心,却又有种老怀安慰之感。

  而另一边,古秀云见这边都安排的差不多了,便跟母亲说了一声,亲自带了人回清河村查看情况。

  一生一世一双人 第444章 路遇袭击

  清河村几乎所有的房子都遭了秧,被水的房屋达到十几座,就连地势较高的古家和莫家,大水淹过的痕迹,都有一人多高,院内的东西能冲走的就被冲走了,不能冲走的,也都附上了一层的泥浆。

  古秀云回自家院子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自家地窖里查看家里在得知涨水之后,让人储藏在地窖中的几百斤稻谷,倒不是古秀云怕饿死,实在是这些,可是她好不容易才弄到明面上来的杂交水稻稻种,若是就这么被毁了,那可真就是功亏一篑了。

  刚才回来的路上,古秀云已经看过了,村里的田地几乎是无一幸免,就连自家准备了的那一亩地的秧苗,也付之东流,只怕是被涨水上来的鱼儿们好好的饱食了一顿。

  至于家里的几口鱼塘里养殖的龙虾,古秀云不用去看也知道,能跑的估计也都跟着水跑光了,不过,这对古秀云来说,不过也就是惋惜一下而已。

  也幸而当初古秀云将稻种都藏进了地窖,地窖虽然也都注了水,并且上面还盖了厚厚的一层泥,可是被淹的这几日,却恰巧让这几百斤的稻谷都发了芽,现在才刚五月份,将这一批稻谷培育出来再重新栽种下去,是完全来得及的,而这些,也远比当初她准备的秧苗数量要多的多,若是清河村的村名,甚至附近村子里的村名,都能够听自己的劝解,种上这一批的水稻,自己推广杂交水稻的计划就水到渠成了。

  以前,她只培育了不到一亩地的秧苗,是因为不想太过惹眼,而现在却不同了,现在是家里的稻谷遭了灾,被水泡发芽了,她不得不忍痛将这些培育成秧苗,而这些秧苗,不仅能够名正言顺的提供自家足够的稻谷,还能提供给更多的村名。

  呼....

  古秀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现在,她的任务不仅仅是要重建家园,还要争取让村里的人,都种上杂交水稻。

  前几日,杨管事便和吴大壮各自带了家里的小厮和长工们提前回来,将院子给收拾了一番,却仍旧能明显的看出被水淹过的痕迹,后院里古秀云大力培育的蔬菜,大多数都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