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作者:且漫      更新:2020-03-13 15:29      字数:5670
  人,她不会做出那些不好的事情来。”

  “可是……”李婶依然很担心,“可是她万一知道了知府夫人和知府大人的事情呢?”

  李婶说完,李叔的神sè也变得凝重。

  “如果小夏知道了知府夫人已经不在的消息,不知道她会不会做出什么傻事?”李婶简直一个头两个大,如果半夏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在身边,还能根据半夏的反应来判断半夏是不是镇定,可现在人都不见了,即便知道那个不好的消息,李婶也看不到半夏会有什么动作的神情变化。

  没有人看着,那才是最危险的事情,因为不知道那么沉稳的一个人,悲痛起来究竟会做出什么事情。

  大丫头拉住李婶越来越颤抖的手,声音平静的安慰道:“不会的,我们要相信半夏姐姐,她不是一般人,也不会像一般人那么糊涂。”

  如果半夏够聪明的话,就应该知道,知府夫人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结局?

  知府夫人没有当面和半夏说清楚,就是担心半夏会接受不了,如果知府夫人都这么婉转的做出了选择,半夏还是不能冷静面对,那就说明半夏不够成熟。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只有长大了,才能更加明白,成熟这个词往往都代表了伤痛。

  大丫头不是说半夏一定要做一个稳当的大人,而是,半夏理应最了解知府夫人的心思,如果这样的结局是知府夫人希望的,那么半夏不管是不是伤透了心,也要祝福知府夫人。

  毕竟能一生一世和一人相守,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半夏在知府夫人身边那么长的时间,听到的而看到的都是最真实的知府夫人,她知道那么多的内情,若是还不能最先站在知府夫人的角度上,那么,半夏也就辜负了知府夫人这么长时间的疼爱。

  大丫头说完话,看着小丫头一脸莫名的看着自己,非常清淡的笑了一下,道:“我以前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带着妹妹,也是经常都在想,是不是爹娘不要我们了,才那么长时间都不回家一趟,可想了那么多又有什么作用,我还是要为妹妹填饱肚子的事情烦忧,还是要为了过好生活努力干活,很多事情在忙忙碌碌的cào持当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李婶和李叔第一次听到女儿说这种话,纷纷怔住。

  大丫头却像是没看见两人的反应,自顾自的说下去,“我说这些话并不是要说明自己小时候过的有多辛苦,反正再辛苦也没有半夏姐姐辛苦,我还有妹妹陪伴,可半夏姐姐就是一个人,正因为半夏姐姐一直都是一个人,忽然之间有了一个不管不顾疼爱她的人,半夏姐姐才会那么幸福,这种幸福一旦失去,不管是谁,总会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自己。”

  大丫头摸摸小丫头的脑袋,道:“我之前用了好多年才能让自己平静,我相信,半夏姐姐一定会很快就好起来,她是一个奇女子,总是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

  李婶和李叔怔怔的看着一脸淡然的女儿,这是他们从来没有看过的一面。

  而女儿口中说出来的那些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婶不能当做以前的错事没做过,只能颓然的垂下脑袋。

  李叔站出来打哈哈,说道:“我们先回家吧,等半夏回来了,再问问情况。”

  李叔一开始也不相信半夏真会冷静下来,可听了大丫头的一番话,李叔又觉得他们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

  按照李叔的想法,半夏就算再喜欢知府夫人,知府夫人也只和半夏相识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有什么感情,也不会严重到让人做出极端的事情。

  李叔先前跟着李婶一起着急,把这么个关键的因素忽略了,现在冷静下来想想,其实真的大可不必那么忧心。

  ☆、第一百九十三章 躲藏

  半夏总会回来了。

  她都经历了那么多的生离死别,怎么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事情而一蹶不振?

  都是想象害人不浅,越是没看见的事情,越是让人无限幻想,导致他们都糊涂了。

  李婶对李叔和两个女儿摆摆手,道:“你们都回去吧,我在这里等着,不等到半夏回来,我就不回去了。”

  李婶总是相信,半夏如果要回来,差不多也该到时间了,她如果不亲眼看着半夏回家,她就无法放下心。

  大丫头和小丫头也不勉qiáng,知道母亲做了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似乎这点和半夏就挺像的,于是又宽慰了几句,便双双回家了。

  李叔站在李婶的身边,夫妻两人一同看着离开的大丫头和小丫头。

  李叔问道:“你说,大丫头这些话是不是故意说给我门听的?”

  李婶黯然的摇着头,道:“我不知道。”

  李叔道:“也不知道小孩子怎么会记得清楚这么多年的事情,那么久了还能提起来。”

  李婶难掩伤痛的说道:“都怪我们不好,如果那时候不离开女儿们的身边,我们……”

  李婶的话没有说完,不过就是点到为止,夫妻两人都懂得,便没必要说的太直白。

  李叔看着李婶一脸忧思,道:“你也别太难过了,半夏这个孩子与一般人不一样,她一定不会做出我们想的那些事情。”

  那些事情,都是些不好的极端的事情。

  李婶和李叔都是清楚实情的人,当然难免会想的深远一点。

  知府夫人选择和知府大人一起赴死,这件事情是谁也没料到的。

  只是当消息传出来,除了老汉似乎早就猜到的表情,李叔和李婶都好几天没反应过来。

  怎么好端端的人就没有了呢?

  为什么误会都已经解开了,他们夫妻还要选择赴死?

  以后还有那么长的日子要过,怎么可以就那么轻飘飘的就随风而去?

  很多很多的疑问在脑袋里闪过,但李婶和李叔永远都没机会从知府夫人口中知晓答案。

  因为事件中心的两个人,现在已经长埋地下。

  如果半夏在这里,就能回答李婶,或许是因为那些枉死的人,那些被周正义冤枉的好人,一身正气的知府夫人早年没能阻止,现在同样无法挽回,只能选择那么悲壮而又干净的结束方式,来祭奠那些不得好死的英灵。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明明就不是知府夫人的过错,可知府夫人还是选择了和知府夫人一起承担。

  恐怕就像世人说的那样,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一起扛。

  半夏能都顿悟的,李婶和李叔却不一定。

  李婶把李叔也赶走了之后,一个人坐在半夏家里的院子,风光大好,日头熏暖,李婶想到了李叔不断重复的那些话。

  半夏和知府夫人相处的时间不久,所以一定会好起来,就算半夏知道了知府夫人已经不在世,也一定会抑郁两天,慢慢的就恢复了。

  李婶却在想,难道半夏真的是因为和知府夫人相处的时间不长,才那么快就能好起来?

  如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