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作者:陈萸      更新:2020-03-13 16:25      字数:5566
  拿起扣在四方桌上的一方青花瓷茶盏,不急不慢的斟了一杯茶水递到宋琬面前,“琬小姐说的不错,就是和土壤有关。”顿了顿又道,“大葱固然可口,吃多了怕是会伤到胃。”

  宋琬以为孟阶倒的是酒,摆着手道,“我不会喝酒。”

  孟阶定定的看了宋琬一眼,“琬小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这是酒的?”

  宋琬不解,端起茶盏在鼻尖嗅了嗅,只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却是雨前龙井。原来孟阶一直喝的是茶水。

  宋琬记起她刚刚问孟阶要不要来点小菜。雨前龙井配小菜,果真——宋琬脸上飘来两朵淡淡的红晕,堆着笑道,“多谢阶公子的茶水,我正好渴呢。”

  孟阶点了点头,“嗯,多喝些茶水能去口气。”说完转身上了楼,留下笑意消失的宋琬僵在原地。

  宋琬脸上的红晕从脸颊一直爬到了耳根。宋琬呆呆的望着孟阶一步一步走上楼,突然想挖个地洞钻进去。

  明月掩着嘴笑了起来,“小姐,剩下的大葱你还吃吗?”

  宋琬黑着脸地瞪了明月一眼,明月立马收住了笑意,不一会又捂着肚子大笑了起来。红玉在一旁拉着明月的衣袖道,“别笑了。”自己却也是难掩笑意。

  宋琬看着盘子中还剩下的三棵大葱,心生一计。她含笑将剩下的大葱和饼卷在一起,才唤了小二来,吩咐他务必送到二楼从左边数第三个上房。

  那是孟阶的房间。

  回到楼上,宋琬又是用青盐洗牙,又是用清茶漱口,问了明月和红玉不下于百遍她有没有口气的问题,最后问的明月和红玉都不耐烦了起来,宋琬才乖乖地躺到床上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宋琬开口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有口气吗?”

  上前来服侍她穿衣的明月和红玉差点没瘫倒在地,异口同声的道,“没有。”宋琬这才放下心来。

  下了楼,宋琬看见孟阶已经在了。她笑着走上前去,笑嘻嘻的同孟阶打招呼,“阶公子,早啊。”

  孟阶抬头看了宋琬一眼,没有说话,继续吃他的早饭。

  宋珩喝了一口粥,诧异的看向孟阶和宋琬,“你们两个何时这样熟了?”

  宋珩记得宋琬以前很是害怕孟阶,就是打招呼都离得远远地,更别说这般说话了。

  宋琬夹了一个包子填进嘴里,咽下去才道,“不熟啊。”

  宋珩更奇怪了,挠着后脑勺道,“妹妹,那你昨天怎么让子升给我送了一个大葱卷饼?”

  宋琬一怔,看向孟阶。

  孟阶吃着油条,十分的气淡神闲,仿佛这件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第十六章

  听说宋琬和宋珩要来,宋庶老夫人早就派了两三个婆子在城门口等候。宋琬下车与婆子们见了一礼。

  马车又往城东去了,行了半日,只听得婆子道,“堂小姐,堂公子,到了。”

  宋琬掀开纱窗向外瞧了瞧,只见朱红宅门前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前站着几个华冠丽服的人,都仰着头向这里看。有小丫鬟抬了轿凳过来,宋琬才踩着下了马车。

  丫鬟婆子们簇拥着宋琬进了正门,抬头便是一个大理石的雁翅影壁。过了屏门,又走了一射之地,只见垂花门大开着,旁边一个身穿青sè哆罗呢对襟褙子的妇人立刻迎了上来,拉着宋琬和宋瑶的手道,“姐儿你们可来了,让大伯母好等。”

  宋琬前世没有来过济南府宋家,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宋演的正妻孙氏。孙氏是江南人,人长得娇小,说话干事却不一般。她自进了门,就很得宋庶老夫人的看重,如今宋家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一手cào持。

  宋琬连忙屈身行礼,却听宋瑶咬着chún道,“大伯母,都是瑶儿不好。在路上晕车耽搁了。”

  孙氏闻言皱了皱眉头,上下打量了宋瑶一番,关心的问道,“怎么回事?怎么还晕车了呢?在家没吃药吗?”说着看向宋琬。

  宋琬无奈的看了宋瑶一眼,淡淡一笑道,“大伯母切莫担心,瑶儿妹妹现在已经好多了。她以前从未有过晕车的迹象,可能是前些天下雨,路泥泞了些,颠的重了才不舒服的。”宋瑶这见谁就撒娇的毛病真是醉人,也不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就撒娇。

  宋瑶弱弱的看了宋琬一眼,噙着泪水道,“姐姐,瑶儿还是难受。”仿佛受了多大委屈一般。

  孙氏冷眼看着宋瑶说完,又温和的拍着宋瑶的手道,“若是还难受,咱们就请大夫看看。正好给你二伯母请平安脉的李大夫还没走。”说完便松开宋瑶,看向一旁的宋珩,“这是珩哥儿吧,小时候大伯母还抱过你,如今都长这么大了。”

  宋珩倒不记得了,只堆着笑拱手抱拳给孙氏行了一礼,“大伯母。”

  孙氏点了点头,又看向站在后面的孟阶,眼眸中却极快的闪过一丝惊艳,“这便是和珩哥儿一起参加秋闱的孟公子吧?”听孟阶应是,孙氏这才收回打量的目光,笑着和宋珩道,“你大伯父听说你们今日要来,早早地就从衙门回来了,现在就在书房里等着你们呢。伯母还要带你妹妹去见你祖母,就不带你们过去了,你们就跟着福管家过去如何?”

  宋琬这才看到孙氏的身后还站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个子不高,胖胖的,嘴边还有两撮小胡子,看起来油头滑面的。听说是孙氏从江南家里带过来的人,经商是一把好手。

  他躬身走到宋珩身边,先行了礼,才笑呵呵的抬手一请,“堂公子,这边请。”

  看着宋珩和孟阶进了偏院。孙氏这才领着宋琬和宋瑶进了垂花门,边走边含笑说话,“老夫人自从收了二老夫人的信后,每天都翘首盼着姐儿快些来。刚刚我从那里过来的时候听老夫人还在念叨着呢,可巧姐儿就来了。”

  宋庶老太爷比宋老太爷大上几岁,自从宋演上任济南知府后,就只喊大老夫人和二老夫人了,嫡庶则分的没那么清了。

  济南宋家是一个四进四出的大宅院,大老夫人就住在正房大院里。又有东西两院,宋演一家住在东院,宋汇一家住在西院。都是由仪门隔开的。

  第二进院子是一个小花园,里面的玉石小道横铺纵陈。第三进院落才是大老夫人住的宅院,正面五间上房,都是雕梁画栋,两边是抄手游廊,挂着各sè的鹦鹉、画眉等鸟雀。门口站着几个穿红着绿的小丫鬟,一看孙氏和宋琬来了,争先恐后的打起软帘。一面听着人回话,“大夫人和琬小姐过来了。”

  大老夫人正在屋里和陆氏说话,闻言忙笑道,“还不快请进来。”

  孙氏拉着宋琬和宋瑶进了屋,笑吟吟的走到大老夫人跟前行礼道,“老夫人整日里念叨着,可把人盼来了吧。”一边说着一边将宋琬和宋瑶送到大老夫人身边坐下。

  宋瑶欢喜地坐了。宋琬却不敢坐,屈身朝大老夫人行了一礼,乖巧的道,“祖母万福。”大老夫人含笑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