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作者:陈萸      更新:2020-03-13 16:33      字数:5686
  好了,听大夫说似乎没多少盼头了。”

  宋琬听宋老夫人说过一回。陈月娥下葬那一日,宋瑶淋了一场冷雨,回来后身子就不大好了,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怪不得宋老夫人来京城并没有捎上她。

  她想了想,还是回宋家见了宋瑶一回。宋珩和崔锦书去了京城以后,家里便用不了那么多下人了,宋老夫人遣出去了一大批,就只剩下一些老奴。

  管家周青是来福的表弟,来福走后,他就接手了管家位置。他听说宋琬来了,便拿了钥匙过来。

  宋琬从朱红小门过去,先进了她以前住着的风荷院。屋子里的摆件都是老样子,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有的地方还结了蜘蛛网。院子里也没有人过来打扫,地上满是枯黄的树叶。

  正房大院收拾的倒还算干净利落,从穿堂进了后院,入目又是一片萧索。花园里的花草都枯了,只有三四个婆子在里面锄草,她们见到宋琬,连忙过来行礼。

  宋琬朝她们摆了摆手,沿着小道去了宋瑶住着的会芳院。当中放着木架子因着年月已久,黑漆早已斑驳。院子里很是冷清,台阶上坐着两个小丫头在晒太阳。

  周青便招了她们过来给宋琬介绍,“夫人,这是伺候二小姐的丫头。”两个小丫头才不过十来岁,都低着头,不敢看宋琬。

  宋琬看了她们一眼,提着裙摆上了台阶。东次间的窗户没有开,只燃了一个烛台,很是昏暗,还有一股浓浓的艾叶水的味道。宋琬就站在竹帘前,能看到躺在床上的宋瑶脸sè灰白,毫无生气。

  她睡的并不安稳,听到动静就慢慢睁开了双眼。当看到是宋琬,她先是一愣,继而又扬起了嘴角,声音喑哑,“你何时回来的?”

  宋琬打着竹帘进去,轻声道,“昨儿。”

  “你还能回来见我,真是难得。”她笑了笑,又道,“我听他们说你现在已经是阁老夫人了。”

  喜儿搬了一个梅花凳过来,宋琬坐下道,“是挺好的。不过我听他们说,你身子似乎不大好了。”

  “你看我这个样子,也就知道了。”她撑着床板想要坐起来,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宋琬蹙了蹙眉,看向后面垂手侍立的两个小丫鬟,“还不快去扶你们主子。”

  一年多未见,宋琬没想到宋瑶会变化这么多。如果这样的事情搁在以前,她早就愤怒的给小丫鬟两巴掌了,而现在的她竟然无动于衷。

  宋琬看着她无力的倚着靠枕喘气,摇了摇头。倒也是了,她没有了以前的力气,再也闹不起来了,困境总是会让人成长。

  宋瑶低着头,声音很小,“我能问你件事吗?”她咬了咬嘴chún,才道,“当年在济南的时候,真的是陆世子陷害的我吗?”

  尽管真相已经浮到了她的面前,可她还是不愿意相信。

  宋琬看着她,目光一时有些复杂,“我说是,你会信吗?”以陈月娥的心思,不会猜不到这件事情的真面目。她应该早就告诉宋瑶了,若是宋瑶相信的话,就不会再问她。

  原来真的是他啊……

  宋瑶用力的攥着手心,能看到额头上青筋bào起。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突然又笑了起来。

  她倾心的男子,就这样一手毁了她的人生。

  而她直到现在,却依旧恨不起他……

  宋琬看着这样的宋瑶,有些痛心。她不知道要劝她些什么,只好起身走了出去。周青还侯在门外,看到宋琬出来,连忙迎了上去,俯着身子道,“夫人还要去哪里?”他脸上带着谄媚的笑意,在宋琬看来很是刺眼。

  她摆了摆手,走了很远才又停下来吩咐道,“二小姐病着,你们要尽心伺候。”

  尽管宋瑶以前害了她很多次,但总归是宋家的女儿,总要体面些才是。

  八月十五那一日,唐云芝见宋琬闷闷不乐,便让她带着罗衾去庭新湖放河灯。宋琬兴趣缺缺,但罗衾却很欢喜,念叨着说一定要给李骏放一个大河灯。

  天黑后,宋琬才和罗衾坐马车去了。走到那里,人已经很多了了,庭新湖面上飘的全是河灯,各种形状的都有。

  夜里有风,宋琬从马车里下来,喜儿就给她拢上了披风。罗衾早就捧着她糊好的莲花灯去了岸边,宋琬就呆呆的站在柳树下面,看着湖面上的灯光若隐若现,随着水流渐渐远去。

  喜儿看着宋琬站着不动,轻声问道,“夫人……你不去放河灯吗?”

  风轻轻吹拂,宋琬身上的披风微微扬起一角。她看着湖面,声音很淡,“喜儿,你说如果我放了河灯,他会看到吗?”

  已经过了半月了,京城里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她很是担心。

  话音刚落,就听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旁响起,“夫人,你需要莲花灯吗?”

  宋琬低下头,看到一个不过六七岁的小女孩,她梳着两个小辫,左眉眉心有一个米粒大的红痣。宋琬看着她,慢慢蹲下了身子,“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真是太像了,宋琬有些激动。

  小女孩有一双清澈的圆眼睛,脆生生的道,“大家都我叫二丫。”

  “二丫……”宋琬轻轻地摸了一下她的小辫,含笑道,“夫人再给二丫起个名字好不好,就叫木槿。”

  “木槿是什么?”小女孩好奇的道。

  宋琬耐着性子给她解释,“木槿是一种花,花开满树,特别特别好看。”

  小女孩又道,“那比二丫好听吗?”

  宋琬笑着看她,“你觉着呢?”

  “嗯……”小女孩抿了抿嘴chún,将怀里抱着的莲花灯捧给宋琬,“夫人,那木槿把这个送给你,谢谢你给我取这么好听的名字。”她说完便跑了出去,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跑回来道,“夫人,我姑姑说了,每一盏河灯都代表一个团圆。这是我姑姑糊的最大的河灯,就是最大的团圆。”

  宋琬眼前有些模糊,她看着木槿跑到人群中,才和喜儿道,“咱们去放河灯。”

  喜儿点点头,有些奇怪宋琬刚才的举动,但她并没有多问,拿了火折子将莲花灯的烛芯点燃。

  只是……这莲花灯的手艺怎么这么眼熟,喜儿想到了红玉。

  宋琬将莲花灯放到湖面上,才笑着看向喜儿道,“红玉其实应该庆幸,她有这么一个侄女。”

  她的罪过,木槿已经替她还清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写好了一段朝堂上的风云,但还没有到一个点。明天写完再放出来吧。

  ☆、第一百四十六章

  早朝的时候, 也不知是谁提了一句黄河筑堤工程三年还未竣工。皇上听了大怒, 没给谢光一份薄面, 狠狠责骂了他一顿。

  谢光只掌吏部事宜,按说这件事情根本和他八竿子打不着, 但皇上骂他, 却也是情有可原。谢严原是尚宝司少卿,后又累官工部左侍郎,如今正负责这项工程。

  刚好谢严今日没来上早朝, 所以父代子过。只是这还是皇上头一次责骂谢光,京城里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