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二十二节 触及
作者:瑞根      更新:2019-10-16 21:06      字数:3926
  谭振国还有些不甘,忍了一下才又道:“我知道沙市长是个能耐人,但中州不比汉都,他在汉都熟人熟路,自然可以驾轻就熟,我担心他这么急于事功,欲速则不达,弄出问题来,反为不美,影响工作啊。”

  杨天诚知道自己这个老伙计的心气,没能接任市长,一直憋着这口气。

  只不过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再要纠结,只会害人害己。

  当初杨天诚也的确想要推谭振国接任市长,甚至在省里边也获得了一些支持,一度有些希望。

  但是中州市长不比其他地方,的确太过引人瞩目,便是中央也是十分看重,所以没有等省里形成统一意见便明确指示市长人选将会由中央直接安排,便尘埃落定。

  既然中央决定了,那省里市里都只有接受,而且要不折不扣的接受。

  但从谭振国个人来说,失去了这样一个机会肯定是殊为可惜的。

  他担任正厅级也有两年了,要说接任市长也够资格,眼巴巴的望着,只不过这却不是省里市里能决定的。

  这么久来谭振国心里怕也是堵着一口气,只不过却无处发泄,现在寻到这样一个借口,也想要借题发挥一下,杨天诚可以理解,但是却绝不会接受,听听就好。

  “振国,正阳他也有他自己的工作风格,无伤大雅之事,他自己心里也有分寸。”杨天诚叹了一口气,抬起目光,“当下是要把会开好,下一阶段,市里有一些工作要部署开展,容不得半点懈怠,正阳和我提起的引进外地高校资源,我已经通过一些渠道了解过,中央还真的有些新动向出来,人家在中央锻炼也不是白吃的,果然有些门道,这事儿我交给你来牵头,干好了,那就是一场利在当世功在千秋的大事。”

  谭振国内心也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自己有些走偏了,但内心里那股子邪火不这么发泄一下,他怕自己真的要憋出病来,杨天诚显然已经把这事儿翻过了,但他可曾知道这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只是如杨天诚所说,事情已经都过去了,再去纠结无济于事,本身也和沙正阳无关,他也是中央点的将,听说汉川还不愿意放人,没准儿他也根本不想来。

  压住内心的愤懑,谭振国稍微振作了一下,“杨书记,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谈何容易?教育部直属高校都是些眼高于糟糕,老百姓的就业压力大,收入低,增长慢,直接表现为一点,那就是老百姓对我们党委政府的工作不满意,认为我们没做好,甚至做得比较差,……”

  台下原本还有窃窃私语的声音慢慢消失了,大家脊背发凉的同时,下意识的把目光投向主席台就坐的正中位置,省委常委、市委i书记、市人大i主任杨天诚的位置,还有他周围的市委常委们。

  杨天诚面无表情,目光直视前方,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但他旁边的市委副书记谭振国显然脸色不太好看,阴沉如水。

  这样好么?

  你一个刚从外地来的干部,一上来就大放厥词,说现在中州这样不对,那样有问题,老百姓不满意,你这是要干啥?

  能坐在下边的人自然清楚人家敢在这上边说这番话,肯定是有底气的,只是为什么会选择在当选致辞上说,就真的耐人寻味了,给下边人刺激太大了,难道说省里真的对市里的工作不满意到这种程度了?

  “我是从外地新调来的干部,照理说,我该虚心调研,花上几个月时间,每个区县每个职能部门,甚至也包括金融、国企等单位一一走到,了解情况,然后再来花时间坐下来进行调研,这才是正常的工作流程,我自己来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沙正阳这番话一出,台上台下的人都更加惊讶加震动,这人不傻嘛,都明白这才是正常流程,为啥却要逆流行事?

  “……,但在初步了解了中州情况,或者说在来中州之间,我就在对比中州、汉都、成都、武汉这几个和我们各方面条件相若的内陆地区城市,就已经发现了我们中州和这三座城市差距真的有点儿大,对武汉和成都,我稍微了解少一些,但是一些数据还是可以显示出来,我是从汉都来的,我对汉都十分了解,所以我特别注意对比中州和汉都之间各方面的差距,就在琢磨我们中州究竟差在哪里,差距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