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十八节 目标:三洋
作者:瑞根      更新:2019-09-28 13:27      字数:4438
  这一次聚餐的效果很不错,虽然让沙正阳酩酊大醉了一场,但是却很好的拉近了与集团内部很多因为长期不见面的公司高管们的关系,使得气氛再度融洽起来,这也是一份收获。

  随着东方红集团的实力不断扩张,尤其是日后可能搬迁到汉都市里之后,其影响力还会继续扩大,这些集团高管们未来在日后随着业务的进一步扩大,不少人有可能都要执掌一方了。

  就像毛国荣、宁月凤、高柏山这些人,现在分掌东方红酒业、趣味饮品、自然堂水业,焦虹执掌三洋若斯,或许下一步,东方红还可能涉及到其他领域。

  比如奶业,这也是食品领域中的一大块。

  在沙正阳看来,如果能够在奶业这一块做大独树一帜,在未来国产奶业领域中成为标杆头羊,对决国外奶粉品牌,力压伊利、蒙牛和光明,更重要的是避免未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这比任何事情都值得。

  就在沙正阳和宁家两姊妹探讨东方红集团的发展方向时,焦虹也回来了。

  虽然和沙正阳都在宛州,但是焦虹和沙正阳见面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平均下来一个月恐怕以后会不会风行起来。

  “高升电子其实不能算是一个新企业,段庸铭的能力毋庸置疑,哪怕他不来宛州,一样会在其他地方做起来,所以虹姐你没必要和他比,而且影碟机市场并不长久,和洗衣机不是一类,至于华众电子,那是汉海高科的代工企业,我可以说一句负责任的话,汉海高科现在代表着国内民用电子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准,我们又投入那么大,如果都不能有所斩获,那就真的值得反思了。”

  “那正阳你觉得我们三洋若斯该怎么办?”焦虹咬着嘴唇问道:“这样按部就班,我坐不住。”

  “三洋方面对三洋若斯的合作感觉怎么样?”沙正阳沉吟着问道。

  “他们觉得合作还算愉快。”焦虹看了一眼沙正阳,“你觉得东方红还可以和三洋在其他方面进行合作?”

  “我记得你在吃饭的时候和我提起过,三洋正在物设新的合作领域?”沙正阳点点头。

  “嗯,的确在寻找新的合作领域,三洋方面很看好中国大陆国内市场,他们在大连与大连冷气机合作,在深圳和华强实业合作生产激光头,据说他们也在研制vcd机芯,在宛州和我们东方红以及宛州电器厂合作。”焦虹点头道。

  “哦?他们也在研制vcd机芯?”沙正阳记忆中前世是索尼率先在日资企业中突破技术瓶颈,打破了飞利浦的垄断,但松下、三洋、夏普这些企业应该都具备研制能力,可能应该是晚了一步才对。

  “好像是。”焦虹也不确定。

  “那三洋准备寻找合作的新领域知道么?”沙正阳越发感兴趣。

  “好像是微型马达,通讯上用的,据说这方面三洋技术独步全球,另外就是电脑软驱,这方面三洋技术也很厉害。”焦虹显然也对三洋方面的动作十分关注,这些情况可不是一般人能了解得到的。

  “虹姐,如果可以的话,翻了年后,你帮我约一约井植敏真,我准备和他谈一谈。”

  井上泽郎是井植家族的成员,也是三洋体系负责大陆投资的负责人,当初三洋和东方红方面在宛州电器上的合作就是井植敏真来谈的,沙正阳和对方也见过几次面,谈过两次,还算是比较熟悉。

  “好吧,看来你又要为你们真阳县争取三洋的新合资?”焦虹笑了起来,“我让你帮我想想下一步三洋若斯的发展方向,结果你却只顾你自己去了。”

  “虹姐,我考虑过了,三洋的冰箱生产其实若斯电器也可以与其合作,这一块上,月婵姐可以和我一道与井上泽郎谈一谈,算是一举两得了。”沙正阳顿了一顿。

  “三洋的技术体系还是全面的,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华众也可以和三洋在微型马达和电脑软驱这些方面合作,另外现在七厂二所不是也搬迁出来了,裕城那几家厂不是要军转民么?他们是以光学电子这一块为主,我觉得也可以和三洋在数码相机制造上进行合作,如果资金不足,东方红也可以介入。”

  宁月婵看了沙正阳一眼,“正阳,东方红是不是插手太多了?”

  “不,这要看情况而定。”沙正阳很笃定的道:“东方红这几年拥有庞大的现金流,要把现金转化为实力,就需要选准方向。”

  未来三洋的路径不会好,尤其是像三洋这类二流梯队的角色。

  在日本国内他们备受打压,受制于不断高攀的渠道费用,他们盈利能力日益削弱,最终要去自建渠道,被视为另类,把把产品外包和技术转让到中国国内,更是受到排挤,最终结果就是分崩离析,这或许是国内企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