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登基大典
作者:元月月半      更新:2020-03-20 09:04      字数:12368
  ,

  晋江防盗系统, 防盗比例为50, 不满50v章要72小时后  随后,阿笙等人搬着绣墩过来,四人默默坐下。

  石舜华和太子吃个八分饱,在乾清宫当值的太医过来了。

  阿笙没等她主子开口,就说“劳烦太医给大阿哥看看。”

  太医给太子和石舜华行了礼,就给大阿哥把脉,叫大阿哥张开嘴看看大阿哥的舌苔。接着又问程嬷嬷几个问题, 回道“大阿哥的病再服两副药就痊愈了。”

  “如果不喝药呢”石舜华开口问。

  太子扭头看向她, 你又要干嘛

  石舜华轻轻抬起左手。

  太子呼吸一窒“张太医,福晋问你话呢。”

  “下官想斗胆问一句,为什么”张献拱手问。

  石舜华“阿哥年龄小, 半碗药下肚, 估计连口水都喝不进去了。殿下已吩咐膳房准备冰糖燕窝粥,用的是关外的粳米,不知能否代替药”

  “可以是可以。”牵扯到太子,太医也不敢说不,“下官只怕大阿哥病情反复。”

  石舜华道“既如此, 爷,您是大阿哥的阿玛, 用药还是用粥还是由您决定吧。”

  毓庆宫众人不约而同地偷瞄太子, 忍不住猜测, 太子殿下是顺着嫡福晋的话说, 还是趁机揭穿福晋的谎话。

  太子想说用药, 然而一看到石舜华的左手,心中一凛“药先停掉,暂时用粥代替。程嬷嬷,李佳氏,好生照看大阿哥,孤不想再听到不知道三个字。”说着,站起来,“福晋,该去给汗阿玛请安了。”

  “都退下吧。”石舜华扫唐氏等人一眼,见她们三位长得也不如自己,放心下来,便说“张起麟,送送太医。程嬷嬷,给大阿哥喝点温水。”

  你怎么这么多事太子直皱眉,扭头看到大阿哥的嘴chún很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狠狠瞪一眼不尽心的李佳氏。

  李佳氏头皮发麻,心里叫苦不迭,这个丑福晋可真是丑人多作怪。

  乾清宫当值的太医一被毓庆宫请走,康熙就知道了。

  太子和石舜华前往乾清宫给康熙请安,康熙开口就问是不是太子病了。得知病的是毓庆宫大阿哥,康熙就没再多问。

  康熙想再次确定石舜华的秉性,是不是真如他查到的那般贤淑恭孝,于是就和两人话家常。

  石舜华在人前装恭顺装惯了,从进门到坐下再到回话,一直低着头,看起来像个小媳妇,和她在毓庆宫时截然不同。

  太子见状,别提多惊讶,他的嫡福晋上辈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康熙和两人闲聊一会儿,对石舜华的应对很满意。正打算叫两人去给皇太后请安,不由自主地想到皇太后曾说过,太子妃相貌普通。然而,康熙又不能直接叫儿媳妇抬起头来让他看看,便没话找话“保成福晋,你祖父身体如何”

  “回汗阿玛,祖父年龄大了,时好时坏。”石舜华听出皇上想知道什么,微微抬头,“这些日子靠药养着,倒是比先前有起sè。”

  康熙终于看清儿媳妇的容貌。脸型不错,五官也不错,脸上点点麻子,想必是小时候得天花留下的。脸sè蜡黄,但耳朵白。估计是体虚导致面sè不好。体虚康熙皱眉,石氏怎么会体虚赶明儿得叫太医好好给她看看,日后也能为太子诞下一个出众的嫡子。

  康熙打量一番,确定儿媳妇不丑也不是很美,说话也不矫揉造作,指甲也不像董鄂妃似的整得妖里妖气,又想到她素有贤名,对她更加满意“梁九功,朕记得朕这里还有支百年山参,找出来给二福晋。赶明儿回去的时候带给你祖父。”

  “儿媳替祖父谢汗阿玛挂念。”石舜华站起来福了福身。

  康熙抬抬手“坐下说,一家人不必这么见外。保成福晋,日后有什么事尽管使人来告诉朕。保成脾气bào躁,你平日里多劝劝他。”

  “汗阿玛,儿臣什么时候bào躁了”太子正惊讶石舜华的表现,万万没想到,一不留神火烧到他自己身上。

  康熙道“上个月,就在乾清门外,你和胤禔总共没讲三句话就吵起来,这叫脾气好”

  “那是,那是他碎嘴。”太子道,“又不是儿臣故意跟他吵。”

  “胤禔碎嘴”康熙讶异,“你说你大哥性子直,朕倒是相信,碎嘴却是不可能。朕先前问你跟胤禔吵什么,你什么都不说,今儿怎么又想起来说他碎嘴”

  如果石舜华真丑,太子依然什么都不说。但石舜华很美,比东六宫那些女人还美。太子暗自得意,自然不在乎胤禔那个有眼无珠的人说什么“胤禔先前说石氏丑,儿臣才跟他吵。你当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问,儿臣怎么说大哥说得对,儿臣的嫡福晋很丑”

  康熙噎住“这,这捕风捉影的事,胤禔怎么也当真了。”

  “那您得问大哥,儿臣可不知。”太子想一下,又说,“汗阿玛,如果胤禔再说石氏丑,儿臣跟他吵吵,您可不准再怪儿臣。”

  “你跟他吵吵什么。”康熙皱眉道“胤禔再敢乱讲,你尽管来告诉朕。保成福晋,别往心里去,胤禔性子直,也不是有意那么说。”

  石舜华点了点头“儿媳理解。其实儿媳也知道,儿媳长得有点不堪入目。”

  “这叫什么话。”康熙皱眉道“朕觉得挺好,只是气sè不佳罢了。梁九功,去,给二福晋拿一盒燕窝。”

  梁九功心中一动,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漆圆盒,走到康熙跟前,试探道“皇上,是这个”

  康熙抬眼一看,海南进上来的血燕“是这个。”

  梁九功的手轻微抖了一下,没拆封的血燕只有这一盒,却赏给太子妃。这么看来皇上对太子妃很满意啊。

  “谢汗阿玛赏赐。”石舜华一进乾清宫就选择听所有人的心声,听到乾清宫大总管梁九功的心里话,石舜华也很惊讶,对康熙的态度也越发恭顺。

  康熙见石舜华又起身双手接过燕窝,行了礼才坐下,摇头失笑“去见见太后吧,她老人家也该等急了。”

  “嗻”太子领着石舜华出去。

  康熙令梁九功把他给儿媳妇准备的见面礼送到毓庆宫。

  皇太后居住的宁寿宫位于毓庆宫东面,中间隔着奉先殿,并不是很远。然而两人在乾清宫耽误很久,到达宁寿宫,石舜华坐下就看到落地自鸣钟上的时间是十点两刻。

  太子和石舜华从乾清宫直接过来,虽然来的晚,老太后也没说什么,或者她也不敢说什么,毕竟她的依仗是皇上。

  随便跟两人说几句,总共一碗茶的工夫,太后就让两人回去。

  老太后最喜欢的阿哥是从小养在身边的五阿哥,最喜欢的皇女是德妃生的五公主。其次是五公主的弟弟十四阿哥,五阿哥的弟弟九阿哥和十一阿哥。

  康熙的嫔妃们经常去陪老太后唠嗑,而太子年龄大了,怕撞见年轻的庶妃,就很少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继而导致康熙的十几个儿子当中,太子和老太后的关系最淡。

  石舜华在家时,听她祖母讲紫禁城里的事,便猜到太子和老太后的关系很一般。

  老太后对两人淡淡的,太子习惯了,没什么感觉。石舜华不意外,也没什么感觉。老太后的话音一落,两人就带着宫女太监回去了。

  “怎么突然停下”太子问。

  石舜华抬抬手,示意太子先别讲话。紧接着就听到皇太后说“哀家怎么觉得二福晋跟选秀的时候有点不一样啊。”

  “哪里不一样”另一人问。

  皇太后道“脸还是那张脸,眉毛还是那么粗,可哀家总觉得哪里不一样。对了,哀家想起来了,是她脸上的麻子。参加选秀的时候,哀家记得,她鼻梁上有一颗麻子,今儿突然没了。眼下却多一颗,你说奇不奇怪。”

  “不会是您看花眼了吧”另一人笑着说“二福晋一直低着头,奴婢都没看清她到底长什么样。”

  皇太后沉吟片刻“可能是哀家看花眼了,下次二福晋过来,你帮哀家好好瞅瞅。”

  “怎么不走了站在门口干么走啊。”太子奇怪道。

  石舜华皱眉道“妾身突然想到一点事,可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想不起来回头再想。”太子有时也会这样,便没多想,“说不定到毓庆宫就想起来了。”

  老太后和宫人把话转到五阿哥身上,石舜华不感兴趣,便微笑道“爷说得对,咱们回去吧。等等”

  “又怎么了”太子不禁皱眉,“有什么事咱们回去再说成吗”

  “不成”石舜华心中一动,三两步跑到门外。

  太子下意识跟上去,顺着她的眼神一看,两丈外站着四个女人“那个好像你的大丫鬟阿箫,她怎么跟惠母妃在一块她们认识”

  “阿箫是江南人,你别瞎想。”石舜华想了想,“爷,妾身过去看看”

  “去吧。”太子话音一落。惠妃冲他们这边点了点头,带着两名宫女离开。阿箫跑了过来。

  石舜华开口就问“惠母妃找你何事”

  “不是惠妃娘娘找奴婢,是奴婢找她。”阿箫说着,连忙摇了摇头,“也不对。奴婢找您和殿下,碰到从后面延禧宫出来的惠妃娘娘。惠妃娘娘不认识奴婢,以为奴婢是不懂规矩的宫女,就把奴婢叫过去。得知奴婢是您的人,就跟奴婢说”

  “阿箫,长话短说,你找爷和福晋到底何事”阿笙打断她的话,“惠妃娘娘都跟你聊些什么,回头再告诉主子。”

  康熙二十四年三月,萧山刮大风,阿箫的家被刮没了,一家人就到杭州城讨生活。大人做工,小孩要饭,阿箫有一次就要到石舜华跟前。

  那一年石舜华十岁,阿箫不足四岁,石舜华见她可怜,给她一袋子铜板。

  石舜华回家的时候看到阿箫捂着肚子眼巴巴望着对面的果子铺,心下奇怪就走过去问她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