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4
作者:木金子      更新:2020-07-30 07:35      字数:4624
  没那么多,所以不算复杂。”

  “那个帐表是你给商之福的?”他坐在炕几的对面,倚在大红的靠背上,在左手边随意抽取一本书。

  “嗯,我见府里的账册查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太容易让人投机取巧,所以就画了个表格给他。”

  “这是你们白家用的帐表?不怕泄密吗?”

  “是那个老道士教给妾的,他走以后,教会妾不少东西。卑妾虽没有读许多的书,但是,老道士教我的东西,确实让卑妾明白许多的道理。这个帐表,以前跟着母亲管家的时候,告诉过母亲,也许母亲告诉了父亲,母亲说这个帐表看起来方便了许多,所以,就把这表给了商之福。”闺阁小姐怎会知道帐表呢?还是那个老道士管用吧。

  “走了以后怎么教呢?”

  “建和九年,那会儿妾才五岁,还不太懂事,自遇到那老道士后的一年里,那位老道士,晚上妾入睡后,他就来了,时常带妾到一个雾蒙蒙、白茫茫的地方,给妾传道授业,虽那会子小,不懂事,但是道士讲的十分认真,深入浅出,虽只有一点儿启蒙,但确实跟他学了不少东西。只是建和十年就再没来过。妾时常在想,他是否是个修道的仙人?妾曾说过要做他的徒弟,只是,他不曾答应,也许是妾的慧根太差。”淑馨想着也许以后还会不自觉地就把现代的东西搬过来了,不如就现在打个预防针吧,到时也好交代。

  “看来还是我占便宜了呢?讨了这么好的女子,我是不是应该感谢下上苍呢?”他隔着炕几,居然把身子申了过来,鼻尖几乎碰到她的鼻尖了。他把她手中的绣活随手扔在了炕里侧。

  “你别这么近嘛。”

  “我们生个儿子吧。”他想他应该是幸运的,也许她就是他儿女的母亲,那个有缘人吧。

  淑馨的脸一下变的通红,看在商瑞的眼中,更让他血涌一处,将她抱起,不需一刻,就赤裸相见了。

  第六章 春雨偷闲

  更新时间2014-2-27 17:27:23 字数:2929

  进入三月,一场春雨一场暖,雨把树上的叶子打了个七零八落,熬过了冬天的墨绿墨绿的树叶,竟也经不起春风的拂面,慢慢飘落下来,留在枝头的那是小小的嫩嫩的芽,春天就要来了。

  春雨让淑馨更加不喜外出了,就呆在西屋的炕上,认认真真的绣花,或是拿过一本书细细研读。自从商瑞知道她平日没事,喜欢看书之后,他也时常晚饭后就在炕上,边消食边看书,也常常把他前院书房的书抱几本过来,她就在炕几的对面绣绣花,常常让她想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诗句,也许她内心深处就是希望这样的平凡日子吧。

  淑馨的绣技大有长进,那日,被司琴看到,说是看着像鸳鸯了。让淑馨顿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打算绣一个荷包送给商瑞,只是绣什么难倒了淑馨,让人找来几个花样子,总是有些不满意。抬头看到外面的竹子,突然有了主意。楚嬷嬷以前曾说过爷喜欢竹子来着,那就投人所好吧,只是这竹子的花样子去哪里找呢?

  “楚嬷嬷,咱们可还有竹子的花样子?”

  “姨娘不妨问问少爷,少爷曾师从宏昌大师,宏昌大师是景国的国画大师,擅画兰、竹,画的竹出神入化,把竹的气节、骄傲全然渲染于纸上,少爷喜竹,少爷画的竹听老夫人讲也是京城许多人所求的呢,姨娘不妨请教一下少爷。”连日来,楚嬷嬷看看瑞少爷对淑馨的喜爱,少爷自来到苏州,这段时日的笑容也逐渐增多,更加重要的是成亲一个月来,近日,姨娘越发的懒散嗜睡,虽说可能是连日来春雨的影响,她更希望是姨娘肚子里的好消息。

  “等爷下了衙门再说吧。”淑馨看了看外面昏昏暗暗的天,丝丝雨还在不吝啬地飘着,更没了看书的欲望,让丫头拿了条毯子,昏昏欲睡。

  “小姐,小姐,小姐!该吃饭了。”

  淑馨迷迷糊糊睁开眼的时候,室内已经完全暗了下去,刚才已有小厮来报,爷今日不来馨园了。淑馨的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让丫头先端了几样可口的点心,垫了垫肚子。

  晚饭由于只淑馨一人吃饭,只上了两样素菜两样荤菜,外加一个汤,只在上那道清炖鲤鱼的时候,也许是阴雨连绵的天气把隔壁湖里的那股鱼腥味带进了院子里,使得这盘鱼更加的腥,淑馨突然觉得有股恶心的预兆,让人赶紧端了下去,等晴天的时候再吃。楚嬷嬷在旁边伺候着,看到这点越发肯定自己的想法。

  “小姐,您这是怎么了?”司琴赶紧上前拂了拂淑馨的背,小姐向来喜鱼,不管是清炖、油煎、糖醋,今天这是怎么了?

  “今天下雨下的把鱼的腥味都给下出来了,以后雨天的时候不许做鱼。”淑馨忍住心里的那口恶心,草草吃了几口就不想再吃下去了。

  “姨娘,尝尝今天的翡翠珍珠白玉汤,听说姨娘在家时最喜这道汤,今日下雨,庄嬷嬷没那么多杂事烦着,专门跑去厨房为姨娘做的。”楚嬷嬷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极力劝着淑馨多吃一些。

  庄嬷嬷是淑馨的陪嫁嬷嬷,她做的翡翠珍珠白玉汤最得淑馨的胃口,平日里,淑馨胃口不好的时候,只要庄嬷嬷的一碗翡翠珍珠白玉汤,即刻感到那紧缩的胃就有了软化的边缘了。可惜今日的汤功效大不如前,味道淡极了,看到旁边庄嬷嬷眼巴巴看着的样子,淑馨忍着不适,勉勉强强喝了大半碗。

  “嬷嬷,家里送来的苹果可还有?”

  前几日,白家从北方回来的商队带了一箱的苹果,颠簸了一路,剩下完好的不过二三十,母亲就派人送过来十个,淑馨知道母亲疼她,但也知道家里毕竟还有嫂子,还有三个侄子侄女,怕母亲难做,就回了不少的礼。

  “小姐,已经没了。要不小姐吃点儿果脯?虽说苹果在北方能放的时间久一些,可咱这见天儿的热起来了,留着怕也放不下了。”

  “姨娘,要不给熬点儿山楂百合汤吧?晚饭也没吃多少,就当去去这鱼的腥味。”楚嬷嬷想着有喜的人口味变化比较大,酸儿辣女,就先试试吧。

  “好吧。”

  淑馨想到山楂肚子就蠢蠢欲动,是很久没吃山楂了呢。

  楚嬷嬷见机将庄嬷嬷领到外屋。白庄氏在白家白马氏(淑馨母亲)身边的时候就说的少,做的多,老实忠厚,做得一手好菜,煲得一手好汤,淑馨的胃不太好,所以白马氏就让她做了女儿的陪嫁嬷嬷。

  “楚嬷嬷这是?”

  “庄嬷嬷不觉得姨娘今日有些奇怪?”

  “不曾吧,下雨下得人都懒散了不少。”

  “不觉得姨娘最近特别嗜睡,胃口不好,喜酸吗?”

  “您的意思是?”庄嬷嬷突然想明白了,她也生过两娃的。

  “估计是了,应是日子尚浅。不知姨娘的月信?”

  “月信倒是迟了约有十来天了,只是我家小姐年纪尚小,过了五月五也才满十四,而且本也不太准时,这可说不准。楚嬷嬷,咱们这几日小心些,等日子长一长,请个大夫过来吧。只是爷那,这年轻人不知节制,主子的事情奴婢也不好说,恐得由您来出面了。”庄嬷嬷喜的是小姐这么快就有了身子,不用说在苏州,即使回了侯府那也有了立足之本,只是小姐年纪尚小,恐是不太好生,怕是要伤了身子。

  “这是自然。”楚嬷嬷喜形于脸,她现在是彻底信了京华寺方丈的话,等大夫确了信,她想着要赶紧让老夫人高兴高兴才是。

  庄嬷嬷自是进了厨房煲汤,楚嬷嬷想着怎么才能把这不完全确认的事情传给少爷。

  且不提楚嬷嬷是怎样的纠结,现在是关于商瑞。商瑞今日并不是因为衙门的事情而耽搁在外,而是苏州几大商贾宴请他,虽没有说什么事情,商瑞也猜个八九不离十。

  去年由于气候不好,春季干旱,夏季洪涝,老百姓自己口袋里的粮食能支持过了冬的不过三分之一,知府周立行大人去年冬季就发文,要求苏州府各地商贾提高税收,并且各地地主乡绅等皆需贡献粮食百余石,且不但不准提高佃农租子,还要求减少三成,这条政策虽然影响到了不少商贾、地主、乡绅等的利益,但是确实帮助老百姓度过了难关。邻省和苏州府差不多的遭遇,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不说,还出现了饥民暴动、抢粮等,为此朝廷大力奖励周立行大人,周立行虽没升级,但离提升也不远了。

  知府周立行大人,是贫苦出身,朝廷并无人关照,建福二十五年的探花郎,当年那是风流才子、仪表人才,当朝许多高官,都有想把女儿嫁于他的想法,只是咱们这位探花郎,情根深种,心系表妹情深,婉拒了当朝联姻要求。从此下放边疆小县城,从小小七品知县一步步脚踏实地。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基层经验非常丰富,常常挂念黎民百姓衣食住行,每次调任,当地百姓送行十余里,传到皇帝耳中,这才得以重任,委任苏州府知府,四品大员。

  商瑞来到此地已有半年,虽自小师从大师,却不得不佩服贫寒出身的周大人,他的为官之道,他的为民之心,让他深深震感,不得不佩服父亲看人的眼光,父亲与周立行大人并无交集,不过有次上朝路上相遇,周大人那时是回京述职,此人的述职,没有歌功颂德,没有华丽辞藻,确是点点深入人心,不得不让人佩服。

  今年已是三月,风调雨顺,还未见干旱或者洪涝的预兆,而下发的调高商贾税收的政策却没有收回,他们知道周立行大人恐不大好说话,今日宴请他,恐怕是为此时而来。不过,这个事情,并不是他能阻止得了的,他一个通判,不过是知府的副手,对知府的发文虽有谏言权,但是由周大人自己出面比较好,再者想来周大人的为人,今年风调雨顺,应不会继续保持这么高的税收,过不了几日,应是会下调的。商瑞环顾一周,没看到白家来人,他很满意,也很欣赏白家的做人,不骄不躁。

  “商某人,有幸来到人杰地灵的苏州,有幸得周大人提点,也非常有幸得到各位的支持,在下感激不尽,敬大家一杯,先干为敬!”面前无人提起税收的事情,他也不好提,但今日确实应该退场了。

  “哪里哪里。还得需商大人多多照顾照顾。”

  “呵呵,承蒙信任。”

  回到家已是深夜,商瑞歇在了前院。

  第七章 患得患失

  更新时间2014-2-28 16:21:02 字数:2361

  第二日,果然有人来访,商瑞并不想插手此事,让管家回了句周大人自有定断,再无下文。

  商瑞今日在衙门翻了许多去年周大人关于处理干旱及洪涝的文件,把事情弄了个透彻,越发肯定的是这税必然会降,至于能否回到以前的水平,那就不得而知了。

  下了衙,抬腿想往馨园去,商之福管家竟然追了上来。

  “少爷,请慢走。”

  “何事?”

  “少爷,能否借一步说话?”

  “去书房。”

  “少爷,听奴才老婆子说,姨娘似是有了身子了,恐是月份尚浅,尚未请大夫,怕是要委屈少爷几日。”商之福虽然觉得这事算不得大事,但少爷子嗣艰难,姨娘年纪尚小,身子骨单薄,还是小心为好。

  “什么?”

  “少爷,虽然只是猜测,但是还是小心为上。”

  “知道了,下去吧。”商之福看不出少爷是什么样的表情,他是看着少爷长大,又看着他一个个儿女离他而去,但愿这个能留住吧。

  商瑞一会儿欣喜、一会儿蹙眉,他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否还会离他而去,他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应该高兴地期盼他的到来,过往的那一张张小脸又充斥在他的脑海里,他不是第一次当父亲,只是没有当长久的父亲,他害怕了。他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他该祈求上苍吗?他想起那些失去了孩子的女人们,再也回不到往日的风采,孩子走了,把他女人的魂儿也勾走了。他想到这甚至不敢想淑馨,她是否也会这样?他是否应该相信京华寺的方丈,他的儿女缘在南?他迫切地想去拜谒一下,他想多上些香油钱,他想立马就给父亲写信。他也这么做了,虽然还不确定,他就是信了,他的娃在她的肚子里了。他要保住他,不管用什么方式。他祈求上苍。

  淑馨对于楚嬷嬷等人的想法毫不知情,只是身边的丫头多了一个,也许看她天天呆在屋里,怕她憋坏了,替她解闷儿吧。

  商瑞这几日也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