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董卓入京
作者:竹叶小刀      更新:2020-10-28 14:12      字数:5438
  !

  公元189年董卓正式入京。长期统兵打仗的董卓深深体会到:要想征服百官,控制朝廷,必须先得掌握强大的军事后盾。初到洛阳时,董卓部属的兵力不超过3千人,为了一开始就给洛阳造成一种强烈的军事威慑影响,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包括朝廷官员在内的所有洛阳人们,都被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所吓倒,不敢有丝毫越轨行为。虽然假象能暂时迷惑人,但终会被人识破。董卓此举当然只能是权宜之计,稍稍调整后,他便开始采取实际行动,以扩充兵力,收揽兵权。何进的军队和何苗军队收为己有(何苗因涉及谋害亲兄被何进部将吴匡和董卓之弟董敏在诛杀乱党的时候杀掉何苗)。

  众人在清点物品时候发现传国玉玺不见,董卓飞扬跋扈,众人皆怕。后军校尉鲍信对袁绍说:“董卓拥有强兵,居心叵测,如果不能及早采取措施,就要陷入被动,如果乘他长途行军,士马劳顿,发起突然袭击,还能擒拿他。”袁绍见董卓兵强马壮,心里害怕,说:“,朝廷新定,不敢轻举妄动。”鲍信不觉非常失望,带兵回泰山去了。

  董卓大宴群臣之前私对李儒说:“我想立陈留王为帝,怎样?”李儒表示:“朝廷不可一日无主,此事应该早早行事,摆下宴酒,不从者立斩!”所以董卓在大家兴奋之际说:“我有一言想大家听之。”大家侧耳听之,董卓继续说:“当今懦弱,天子本来是万民之主,无威信不可立足,我观察陈留王年幼好学,可以继承,我想废帝,立陈留王,大家有何意见?”众人皆怕董卓不敢作声,突然坐下一人起立喊道:“不可!天子是先帝嫡子,并无过失,为何要废掉,你想废帝另立是为大不敬的奸贼,你想造反吗?”董卓看时原来是荆州刺史丁原,董卓大怒:“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于是拔剑砍向丁原。丁原背后一人手执方天画戟挡下了董卓的佩剑,怒目而视。李儒看此人气度不凡,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董卓暗怕,李儒连忙说:“今日之宴,不要讨论国事了,来日在朝堂议论也不迟。”众人劝丁原离开而去。

  董卓对其他人说;“我说的是否公道?”众人皆拜服。散席后,董卓询问李儒:“今日丁原身后此人是谁?”李儒说:“名为吕布,字奉先,是丁原义子,身为主薄和骑都尉,我看他有大将风范,当文官可惜啊。”

  董卓对李儒说:“他一定要为我所用。”

  次日,人报给董卓丁原带兵杀来,董卓带兵出城只见吕布还是那副装扮就,纵马提画戟随丁原在阵前,威风凛凛。丁原指着董卓骂道:“董卓奸贼,国家不幸,先有阉党作乱,祸害百姓,你没一寸之功,焉敢另立天子,你等为叛逆国贼。”董卓还没回应,吕布已经率军杀来,董卓大败而回。董卓对左右说:“吕布一定要为我所用。”

  手下李肃对董卓说:“我和吕布为旧友,他有勇将之称,但是为文职,肯定有不满之心,主公有赤兔马,日行千里,我送给吕布,再送千金给他,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让吕布投靠主公。”

  董卓说:“赤兔马乃我一宝啊。”李儒说:“主公欲破天下,何必爱惜一匹马。”董卓便答应了给了李肃千金,玉带一条,明珠十颗,当然还有千里马。李肃便去。

  李肃见到了吕布说:“好友,别来无恙啊。”吕布大喜接应道:“兄长好久不见,现在何处?”

  “现任虎贲中郎将,闻贤弟有匡扶社稷之志,但是无用武之地,我有一匹日行千里,入水如平地的宝马,名叫赤兔。”吕布出帐见到,只见此马颜色如烈火,身上无杂毛,从头到尾,长一丈,脚蹄八尺,嘶喊咆叫,有腾空入海之势。吕布大喜对李肃说:“兄长大恩,小弟何以回报?”

  “小小心意,何足报答。”李肃笑道。吕布倒酒畅饮,李肃说:“我跟布贤弟少见,令尊却常来。”吕布说:“兄长醉了,家父已经去世多年了,怎么跟兄长相会呢?”李肃说:“非也,我说的是丁原。”

  “我在丁建阳身边也是无奈啊,我可是武将之才,可惜有眼不识啊。”李肃笑道:“贤弟有纵横天下之力,在万军之中,取上将人头入探囊取物,何言处于无奈?”吕布说:“不逢明主啊。”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李肃说。

  “兄在朝廷,观察谁是英雄?”吕布问。

  “朝廷之上众人不及董卓,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李肃说。吕布说:“我早有此意,但是无门啊。”李肃便拿出礼品放在吕布面前,吕布吃惊道:“兄长何意?”

  李肃让左右人离开,便对吕布说:“董公早已知你大名,今天让我特意奉献给你,赤兔马也是他所赠。”

  “董公大恩让我何以回报?”吕布说。

  “不如投到董公为董公讨伐天下,如何?”李肃劝道。

  “只是我没有寸功何以见董公?”吕布说。

  “功在翻手之间,只是你肯不肯做而已。”李肃说。

  吕布立即会意,便提着方天画戟出帐而去,李肃也跟随。吕布来到丁原帐内,李肃也进帐,丁原见两人至,见到李肃不觉地大惊知不好,但是吕布一脸怒气便上前砍死丁原,取其首级,出帐对众兵将说:“丁原不仁义,我已将丁原杀了,想跟我在一起的留下,其余的可以散去。”说完军队散去了一半。

  吕布提着丁原首级跟着李肃见到了董卓,董卓大喜对吕布说:“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吕布拜之说:“公若不弃,我拜之义父。”董卓赐给吕布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卓自是威势越大,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敏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李儒劝卓早定废立之计。卓乃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将甲士千余,侍卫左右。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酒行数巡,卓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群臣惶怖莫敢对。袁绍很生气站起来窝剑把说:“东西两汉王朝恩德布满四海,万民拥戴,国豢民安。今皇上年纪虽小,但并没有恶行传布天下。你如果要罢黜皇上,改立新帝,恐怕没有人赞同你的意见。”董卓听后,凶相毕露,持剑怒叱袁绍说:“我是有意看重你,没想到你如此不识抬举,今天不杀掉你,今后总是祸害!”袁绍也手按剑柄,针锋相对,董卓不敢轻举妄动。李儒劝言便让袁绍走了,袁绍不敢久留洛阳,他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上东门上,逃亡冀州。董卓下令通缉袁绍,李儒劝道:“废立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为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现在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现在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同时吕布帮助董卓杀掉执金吾,接收全部京城防卫部队。从此,董卓不仅控制大量常规部队,而且还掌握着洛阳的直属部队,完全具备了左右朝政的军事基础。这为他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增加了相当分量的筹码。

  九月,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董卓拔剑在手,对众说:“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乃命李儒读策说:“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李儒读策毕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

  董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李儒劝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因荐蔡邕之才。董卓命徵之,蔡邕不赴。卓怒,使人谓邕曰:“如不来,当灭汝族。”蔡邕惧,只得应命而至。董卓见邕大喜,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董卓除了在中央各部布置亲己势力外,还通过任命太守、刺史等手段安插地方爪牙。这样,董卓通过层层安置耳目,基本上已经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只要是不满他的官员稍有动作,他便毫不留情地予以彻底铲除,杀鸡骇猴,威慑朝野。

  改立献帝之后,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初到洛阳时,董卓手下虽然也集结了一批心腹亲信,但是,要在庞大的中央官僚体系中纵横捭阖,单靠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当时朝中许多有一定势力和影响的官僚,根本就不服董卓。对此,董卓在玩弄权术的过程中,暗中培养爪牙,广为收罗亲信,用拉拢、诱惑、排挤等手段打击和陷害一切于己不利的势力和集团。封侯后,董卓极力拉拢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三人在朝中拉帮结派,沆瀣一气,抬举和扶植已被贬斥的陈蕃、窦武等人。董卓不光全部恢复陈蕃等人以前的爵位,还擢升他们的子孙,以使他们世世代代为己所用。

  张温素来对董卓飞扬跋扈、野蛮残忍的行为极为不满。当初在讨伐马韩西羌之乱时候,董卓也视张温为眼中钉,为了除掉这一心头大患,董卓便在朝中散布谣言,诬蔑张温与袁术长当初期勾结,对抗朝廷。不久,便以“莫须有”的罪名,笞杀张温。

  远在朝外的孙坚听到张温死讯,叹息道:“如果张温听了我的话,朝廷哪有这些劫乱啊。”

  在董卓的淫威逼迫和阴谋陷害下,他的竞争对手和朝中许多忠义之臣,不是被逼迫出逃,就是被铲除消灭。贪欲驱使下的董卓,野心几度膨胀,为了满足和达到自己的野心,他恣意玩弄权术,滥杀无辜,引起广大官员和人们的强烈愤慨和反对。董卓率军初次进兵洛阳时,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便放纵手下士兵,实行所谓“收牢”运动。这些士兵到处杀人放火,欺辱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控制中央政权后,董卓残忍不仁的恶性更加膨胀,经常派遣手下士兵四处劫掠,残暴百姓。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部属的羌兵在阳城抢正在乡社集会的老百姓。士兵们杀死全部男子,凶残地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在车辕上,令人触目惊心。此外,他们还趁机掳走大批妇女和大量财物。回到洛阳后,他的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加以焚烧,而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却对外人宣称是战胜敌人所得。一次,朝中许多官员被董卓邀请去赴宴。官员们都莫名其妙,不知董卓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宴会上,董卓兴致高昂,招呼大家不要顾忌,畅怀痛饮。酒过三巡,董卓突然起身,神秘地对在场的人说:“为了给大家助酒兴,我将为各位献上一个精彩的节目,请欣赏!”说完,击掌示意,狂笑不已。顿时,整个宴席变成了肃杀的刑场。董卓把诱降俘虏的几百名北方反叛者押到会场正中央,先命令士兵剪掉他们的舌头,然后有的人被斩断手脚,有的人被挖掉眼睛。其手段之残忍,令所有在场官员和士兵惨不忍睹,许多宾客手中的筷子都被吓得抖落在地。董卓却若无其事,仍然狂饮自如,脸上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另有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

  董卓此时想到曹操也掌握着兵权,想收为己有,便向招引曹操,曹操不从正好碰到司徒王允准备刺杀董卓的计谋,曹操便在王允的指示下,献上七星宝刀给董卓,曹操入董卓府邸,在吕布的引导下到了董卓的卧室。

  曹操拜见道:“太师,曹操求见,特来奉上一把七星宝刀。”董卓此时在床上歇着,对曹操说:“你的好意我领了,我累了,你可以退下了。”说着便闭了眼睛,曹操见此机会,准备拔刀,董卓突然从镜中看到曹操拔刀,大惊道:“孟德干嘛?”这时吕布也进来了。曹操连忙把刀伸向董卓说:“刚才我是看刀有没有暇庇。”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

  吕布望着曹操离去的背影,对董卓说:“我怀疑曹操有刺杀太师的动作,被太师喝破,故推献刀。”董卓说:“我也怀疑啊。”正说话间,适李儒至,董卓以其事告之。李儒说:“曹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果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董卓然其说,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操。去了良久,回报曰:“曹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曹操说‘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马而去矣。”李儒说:“曹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董卓大怒说:“我如此重用,反而害我!”李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董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杀无赦。

  董卓的通缉令下发下去,董卓问了身边的李儒:“西凉那边有什么动静?”李儒说:“马韩等人对于太师的封赏非常满意,马腾被封为平西将军,韩遂被封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董卓说:“他们也可以做我们的利器对付被我们封赏的诸侯们。”说完大笑。

  李儒也跟着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