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2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11-11 18:34      字数:4810
  程见了,连声赞她果然贤惠了许多。

  喜儿接进衙门,银姐是一口一个妹妹,要她多担待自己去年的失礼,别说让她做针线生活,连句重话都不去说,鹏程见了齐哥,自己儿子能朝夕在膝下,自是喜欢的不行,又见两个爱妾相处和睦,写信回南京,大大夸赞银姐一番,并谢过罗氏在家侍奉公婆,养育儿女之辛苦。若知还有何事,请等下回。

  信流言两家争夫 巧言语各定良?/a> 岁月瞬逝,转眼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三年,赶上风调雨顺,田里的…… 3300 4234 2008-08-13 21:16:59 33

  岁月瞬逝,转眼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三年,赶上风调雨顺,田里的租子又多收了两担,老三的生意也腾腾地上来,在南京置了宅子,收拾地甚是次第。几遍说要杜员外夫妇进城去享享清福,老夫妻都推了,只是苦了月娥,既要掌家,又要不时进城料理,老奶奶见这样,就命薇珠分了她大半的事情,又把已经十五的金姐给了月娥,让她给万程收在房中,也好减减月娥的辛苦。月娥虽满心不愿,只是婆婆之命,不得不从,还是谢过老奶奶,收拾间屋子,让金姐住下,家里都称金姐为金姑娘不提。

  鹏程去年就已任满,舍不得扬州这个肥缺,在吏部使了银子,又留了一任,看看婵娟也已十六,本打算把她婚事办了,谁知道正德爷这年二月驾崩,禁民间嫁娶三个月,这一耽搁,张家也任满,全家进京去了,鹏程干脆和张家商量了,等到自己两年后任满,携女进京毕姻,张家答应,婵娟日常闲了,也帮着月娥和薇珠理理家事,学学持家。

  老奶奶见媳妇们能干不说,连孙女也能持家,甚是满意,自己更是诸事不管,平时逗弄那几个小孙子孙女,薇珠的一对双胞胎已经三岁,生得粉妆玉琢,人见人爱,月娥的温玉满了四岁和月娥后来生的两岁的芹哥,都是老奶奶的心尖。贤哥很是聪明,罗氏全力培养,刚过了四岁,就把他送进家馆开蒙,老奶奶虽说了几句,孩子太小,还是再等等,却也不好多插话。

  这日,薇珠偷得空闲,正在那里做针线,只见小清急匆匆进来,连礼也不行,喊道:“二奶奶快去看看,出事了。”薇珠放下针线,埋怨道:“小清,和你说过多少次,怎么还这么毛躁?”小清和她时间长了,知道薇珠脾气,一把把她拉起来:“二奶奶快去看看,再晚了,舅爷就要被人塞个舅奶奶了。”

  薇珠不解,急急跟着小清到了门口,只见登哥被围在中间,有两伙家人正在那里争嚷,还有自己家的家人在那里解释些什么,登哥面都涨红了,看他样子,急得不行。

  薇珠咳嗽一声:“这都是做些什么,有甚话,好好的说,在门口吵嚷,算是什么事情?”正闹得不可开交的几方,见出来个主事的,都停了口,登哥见他姐姐出来,上前道:“姐姐,你来的最好,快来说说,弟弟我实在是说不出来。”薇珠见他满头是汗,用绢子替他擦擦汗,让他站在自己身后,眼一扫那群人,说道:“列位有什么事,还请说出来。”

  两伙领头的见了,双双抢上前来说:“奶奶在上,是这样事情。”却又同时开口,这下,又不行了,都瞪对方一眼,怒道:“我先说。”杜家家人见了,都笑出来。薇珠也憋不住笑,指了指那名年纪稍大些的:“你先说。”

  那名被点到名的得意的看了另一人一眼,上前行个礼:“奶奶在上,这位小爷,原是我家小姐的姑爷,谁知今日却被他家的人拦住,说这是他家姑爷,小可这才气不愤,带着人和他们讲理,这一路吵嚷,就到了这里。”那年轻些的不等他说完,就大声叫嚷:“明是我家的姑爷,怎么成你家的了,不要脸。”老者带来的人听的这样说,又叫嚷起来,薇珠见又要吵起来,说道:“你们都给我住口,我家弟弟,从没听过定亲,这怎么突然之间,冒出两个弟妹?”

  听得薇珠这话,那带头的两人忙又上前见礼,口称奶奶,年纪老些的道:“小的是林家庄的,这位小爷,明明在我庄门口,捡了我家小姐的荷包,就是我家的姑爷,虽说要回家禀告母亲,只是即已答应,就不该又应别人。”说着横年轻些的人一眼。

  年轻些的按捺不住,推开他也上前施礼说:“奶奶容秉,小的是这张家庄的,林家无媒无证的,信口一说,就是他家姑爷了,这位小爷,我们可是找了媒证,就差拜堂,这不敢立了一半的婚书,你家就突然跑来,说这是你家姑爷,姑爷这才走了,要不然,婚书一立,姑爷就是我家的了。”薇珠任凭他们争吵,小声问登哥究竟是何事。

  原来这嘉靖爷既登了大宝,丧事一毕,江南一带纷纷传说,朝廷要在江南择宫女,朝廷采使不日就到,忙的那江南人家,家家忙嫁女,那定了亲的倒不怕,这没定亲的,也只有扳高就低,胡乱找个男子把女儿嫁了,这林,张,二家,都是附近富户,自己女儿却都没定的亲,也不愿学那穷人家,把女儿胡乱嫁出去,附近也没有合适的未婚男子。

  这林爷就想了个法子,把女儿绣的鸳鸯荷包,丢在那庄门口,谁要捡了,女儿就嫁给他,到时纵是个乞丐,也没有法。可巧今日,登哥来望姐姐,却没走水路,沿途访友而来,路过这林家庄,看见地上这荷包,顺手捡起,说去问问谁丢的,被林家守候的人簇拥上去,问明他还没娶妻,忙忙地告诉林爷,林爷见他好一个模样,还是今年新进学的秀才,更是欢喜,立刻就要成亲,登哥没料到是这样事,推说要回家告诉母亲,林爷还是从他身上解下一把扇子,当作订礼,这才放他前去。

  登哥刚脱了这里,又过张家庄,张家老爷,更是急迫,亲自在庄门口,看有没有年轻小伙子,正撞见登哥,见他生的模样出众,行动翩翩,不管三七二十一,带了那家人,就把他簇拥进庄,也不管登哥分辨,找来媒人,问清年庚,就要他立婚书,林爷虽放走登哥,还是不放心,派人跟随,跟来的人见张家把登哥劫走了,飞奔回去禀告林爷,林爷忙带着人来张家庄,两家就骂起仗来,登哥见这两家都骂起来,忙脚底抹油,一溜了之,被那眼尖的看见,叫道:“新姑爷跑了。”这林张二爷,正骂的热火朝天,听的这话,架也不骂,忙命人快去把登哥追回。

  登哥气喘吁吁,跑到杜家门口,杜家门上的,见了舅爷,还没上前施礼,就见林张两家结伙而来,吓了一跳,命人禀告薇珠,林张两家的家人见了登哥,都要把他带回去,却是互不相让,又在林家门口吵了起来。

  薇珠听的这样缘由,差点笑破肚皮,却不好说出来,板了脸,对林张二家的人说:“既这样,你们两家要争个输赢,是小事,婚姻却是大事,何不把你们家主请来,大家商量商量,究竟怎么合适?”

  两家家人听的有理,早有人飞奔回去,请各自家主,这个时候,一庄的人都来看热闹,看林张两家争女婿,薇珠见这样不成事,带着登哥进去,见林张两家的管事,都脸上很着急,命把他们两也请进去,其他的人,就在门口等候。

  不过顿饭的工夫,林张两家的人就到了,分宾主坐下,薇珠未及开口,张爷就道:“我是粗人,那些话也不会说,今日见了这个小哥,很是喜欢,家有一息女,尚未出阁,和这位小哥正是天生一对,这才出此下策。”

  张爷话尚未完,林爷就开口道:“凡事都有先来后到,这位小哥,既收了我家的荷包,又怎能去和张家另立婚书?”张爷眼一瞪:“一个荷包算什么,到了我家,几千个都有,婚书之上,可只少小哥的名字。”

  眼看两家又要吵起来,薇珠忙道:“二位爷听我一言。”两人都住了口,听薇珠说什么,薇珠笑道:“大家既是邻里,平日也是常见的,怎么为了这件事,就伤了和气,再则婚姻本是喜事,何必闹出不快呢?”张爷急道:“怎么不急,再迟了,我家女儿嫁不出去,要进了宫,那可是”林爷也在一边点头。

  薇珠笑道:“两位爷爱女之心,大家都知道,只是。”薇珠转向张爷:“你家小女儿,今年没满十岁,也不会被选进宫吧。”张爷哼了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薇珠也不理他,笑向林爷:“林爷的女儿,今年十六了,若真有心订亲,何不给个庚帖,等我弟弟回去,告诉了我母亲,也好行事,这样匆忙,那能了事。”

  林爷见薇珠说话有理,站起来道:“二奶奶所言,确是正理,在下这就回家,着媒人去向令堂提亲。”说完也不看张爷,对薇珠说声告辞,就带着自己的人走了。张爷见林爷走了,急得叫起来:“他他他,他家女儿倒是有着落,我家女儿怎么办?”说着就蹲在地上,抱头说:“可怜我家女儿,那么小,就要抛别父母。”张府管家忙上前,扶起主人,张爷眼里全是泪。

  薇珠见他这样,命管家送上手巾,张爷接过手巾,也顾不得在别人家,又哭起来。薇珠笑道:“张爷也无需这样,我这有个法子,不知张爷听还是不听?”张爷忙丢了手巾,问道:“是什么法子?”薇珠笑道:“朝廷选宫女,自然不会选已经定亲的,我家大儿子,今年正好十岁,年岁和你女儿相仿,张爷何不把八字拿来,大家看看,如能相合,也是美事。”张爷一听,哈哈笑道:“正是,我怎么没想到。”提脚要走,又觉得不好,拱手说:“谢过亲家母,我这就去。”

  众家人见张爷这个样子,都笑了出来,登哥这才上前,施礼道:“谢过姐姐。”薇珠把他拉了坐下:“我听的林家姑娘,也是个聪明人,只是林爷眼光高了些,一直没把她嫁出去,这下,配你倒是合适。”登哥也不语。欲知后事,还看下回。

  李登哥喜结良缘 刘月娥又起风?/a> 且说过不多时,张家果然差个常做媒的李媒婆把女儿的庚帖拿来,薇…… 3505 4259 2008-08-15 20:51:17 34

  且说过不多时,张家果然差个常做媒的李媒婆把女儿的庚帖拿来,薇珠看看,对李媒婆说:“辛苦嫂子了,先请回去回禀张爷,明日等我家老奶奶回来,自然有回话。”李媒婆急了:“二奶奶怎么这样,刚才张爷可说的是,这门亲事,二奶奶是答应的,现如今又这样说,难道是耍老媳妇不成?”薇珠一笑,道:“嫂子,且请放心,少不了你的谢礼。”说着薇珠就叫小清:“小清,给李嫂子拿两吊钱,给她拿回去给孩子买果子吃。”小清答应着,拿了两吊钱出来,递给李媒婆,李媒婆见了钱,喜得脸上笑开花,忙站起来,连福几福:“果然外面说的没错,二奶奶是最明事理的,老媳妇这就回去,给张爷说,明日再来讨回话。”欢欢喜喜揣了钱走了。

  老奶奶本带着孩子们进城去逛,晚间也就回来,薇珠细细回了今日之事,又笑道:“媳妇今日讨了张家女儿的八字,也找人问过,这张家女儿是最得张爷的疼,平时是极孝顺父母的,只是这婚姻大事,还要公婆的示下。”老奶奶点点头,笑道:“既你觉得好,就定了这门亲,这四乡八里的,通知道底细,比不上那外面没来由的。”薇珠应了是,正准备退下,杜员外开口说:“宁哥还小,这么着,也太早了吧。”老奶奶扫他一眼:“他这年九月,就满十岁,不算小了,我和你定亲的时候,还不是刚八岁?”杜员外摸摸胡子,觉得老奶奶说的有理,也没说什么,薇珠含笑退下。

  回到房内,双胞胎见了她,都扑到她怀里,薇珠抱了抱孩子,宁哥年龄渐长,要在弟妹面前做规矩,上前端正地行了个礼,薇珠放开双胞胎,牵着宁哥的手,笑道:“宁哥,今天娘和你祖父祖母商量过了,给你找个小媳妇,你说好不好?”宁哥听得要给他定亲,脸都红了,低下头一语不发。

  薇珠的女儿,名字是她舅舅起的,叫惠娟,家里只喊她小名,都叫她平姐,这时睁着眼睛问:“娘,什么叫小媳妇?是和哥哥一起玩的吗?”薇珠把她抱起,在小脸上亲了一口,笑道:“小媳妇就是要和哥哥在一起,以后来孝敬爹娘的。”平姐眨眨眼:“那小媳妇是从哪里来的?”薇珠笑笑:“小媳妇当然在小媳妇家,等大了就嫁到咱们家。”母女俩有问有答,洛程抱着小儿子,名叫涟哥过来,笑道:“你们只这样说,看宁哥都成那样了。”

  薇珠一看,宁哥脸羞的跟块大红布似的,忙把平姐放下,把宁哥拉过来:“儿,你也别害羞,那张家的姑娘,娘带你出去作客时,还是见过的,长得好一个模样,说话又柔顺,很是知礼数,先给你定下,以后就不怕别人来抢。”宁哥听了薇珠这样说,羞得挣脱了手,礼也不行,只匆匆说了句:“孩儿去睡了。”就跑了出去。

  薇珠和洛程不由大笑,见孩子们也困了,吩咐奶妈们把他们带下去,这里薇珠也收拾睡觉。薇珠卸妆之时,洛程徘徊了一阵,才道:“薇珠,今日之事,有劳你了。”薇珠在镜内白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