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回 勾心斗角
作者:甄斯文      更新:2020-11-16 01:16      字数:3337
  笔趣阁 www.biquge.ge,最快更新弃妃有毒最新章节!

  甄宝人心里笃定了,愈发表现出十二分的虔诚跟着念:“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急急如律令。”

  与众道姑一道做完早课出来,两位嬷嬷迎上来行礼。甄宝人连忙用手扶住她们,一脸诧异地问:“两位嬷嬷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叫我?”

  孙嬷嬷满脸笑意地说:“来的时候姑娘正做早课,不敢打扰。”

  甄宝人连忙稽首,说:“罪过,罪过,让两位嬷嬷久等了。”

  何嬷嬷也笑着说:“七姑娘说的什么话?你这是在替老祖宗祈福,咱们理应等着。”

  “两位嬷嬷,祖母可大好了?”

  孙嬷嬷说:“虽没有大好,却也差不多了,她心里惦记着姑娘,叫我们两个过来接姑娘早点儿回去。姑娘赶紧换身衣服,咱们就出发了,老祖宗等着你一起吃中饭呢。”

  她这么一说,何嬷嬷才注意到甄宝人的打扮,一件半旧的青布襦裙,双丫髻上连朵珠花都没有插。心里闪过一种异样的感觉,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只觉得这个七姑娘有点不可思议。

  甄宝人乖巧地点点头,说:“我这就回去换身衣物,两位嬷嬷不用来回奔波,在山门口等着我就是了。”

  两位嬷嬷都有点年龄了,不用跑来跑去,当然乐意,心里又高看了七姑娘一分。

  回到尘洗山居,秋芝已收拾好物件了,吐吐舌头说:“幸好姑娘没听我的。”

  甄宝人笑了笑,换好衣服,带着秋芝到山门,却见孙嬷嬷和何嬷嬷弯腰垂首地靠边站着,一脸恭谨小心。旁边的几个大小道姑也是如此。她怔了怔,正想询问,孙嬷嬷冲她嘘了一声,拉着她站到边上。

  一会儿,山门外进来一顶华丽的软轿,前面太监引路,两个丫鬟扶车,后面跟着两个带刀侍卫。看侍卫的衣着,跟昨天薛晓白带着的那一伙人一模一样。三清观也不是一般地方,软轿是不准过山门的,但显然这位不是一般人。

  软轿过后,大家吁了口气

  孙嬷嬷扭头看着软轿的方向说:“锦文大长公主又来找古月真人谈玄论道了吧?”

  “八成是的。”何嬷嬷说,“大长公主的仪仗倒是比从前精简了很多。”

  孙嬷嬷说:“从前的官家是她亲兄弟,如今的是她的侄孙,自然是差了很多。”

  何嬷嬷看看天色,说:“不说她了,天色不早,咱们得赶紧,可别让老祖宗和大夫人等久了。”

  “正是。”

  怕歹人再来绑架,甄宝人提着一颗心坐软轿到山下,再上甄家的马车,听到车夫扬起马鞭一声“驾”,她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这一回不是初一十五,路上车马少,所以走的很快,约摸不到一个时辰就回到伯府。下了马车,孙嬷嬷说:“何嬷嬷,你去回禀大夫人,我就直接带七姑娘去见过老祖宗吧。”

  何嬷嬷点点头说:“也好,别让老祖宗等急了。”

  四个人一起到垂花门,这才兵分两路,何嬷嬷去大夫人住的熙和院,孙嬷嬷和甄宝人、秋芝刚到老祖宗的春晖堂。

  春晖堂正房门前几个小丫鬟看到她们,纷纷嚷嚷着:“七姑娘可回来了,刚才老祖宗念好几回了。”又往里传:“七姑娘回来了。”

  一时间莺声燕语,让早已习惯了三清观清静的甄宝人,有点无所适从。

  小丫鬟打起湘妃帘子,请甄宝人进去。

  老祖宗在偏厅榻上半躺着,人比从前瘦了点,虽还有一点病气,却不太明显。旁边坐着二姑娘巧人、三姑娘慕人、四姑娘笑人、五姑娘倩人,六姑娘盼人,身后站着徐嬷嬷、秋蔓、还有几个一直在她跟前服侍的丫鬟婆子。

  甄宝人几步赶上前,“噗通”跪到榻前,还没来得及磕头,已经被老祖宗一把拉住了,连声说:“好孩子,起来了吧,让我瞅瞅……”边说边拉着甄宝人到榻上坐下,仔细地打量着她,“还好,还好,瞅着倒没有瘦……”

  甄巧人在旁边闲闲地说:“哦,我看七妹妹倒好象比从前还胖了一点。”

  这一句话可真是居心险恶,虽然甄宝人知道自己确实胖了一丁点。

  三清观生活是清苦,但平时主食是是山药、白果之类炖的粥,于她如今这具虚弱的身体大大有益。

  老祖宗又仔细瞅了甄宝人一眼,说:“胖了?我这老眼昏花,倒是没瞧出来。阿瑶,你可看出来了?”

  徐嬷嬷笑呵呵地说:“老祖宗,您这不是为难我吗?我这眼神比你还不行呢。”

  孙嬷嬷轻咳一声,说:“老祖宗,我刚才听三清观里的道长们说,七姑娘每天跟着她们早晚课,这一套做下来,怎么胖得起来?定是二姑娘看错了。”

  甄宝人在心里暗赞,自己明明胖了一点儿,气色也好了,这屋里个个都是睁眼说瞎话的高手。

  甄巧人心里很不服气,嗫嚅着唇,终究还是把话吞回肚子里了。

  却听四姑娘甄巧人小声说:“我觉得二姐姐没看错,七妹妹确实胖了一点。”

  房间里有片刻的沉默,大家都看着老祖宗。

  老祖宗却好象没有听到一样,拉着甄宝人手,仔细地问她,在观里可过的惯?早晚课做些什么?饮食起居如何?

  这些问题,甄宝人都精心准备过答案,自然说的字字妥贴。

  老祖宗听到每日三餐有两餐都是粥,怜惜地说:“可怜见的,这天天喝粥,难道还能喝胖了?”又跟秋蔓说,“叫个人去厨房里说一声,每日里多做点鸡鸭鱼肉,给七丫头好好补补。”

  秋蔓应声而去。

  四姑娘甄倩人仿佛被隔空打了一巴掌,脸皮登时泛红了。

  甄宝人瞅着都觉得可怜,这个四姑娘当真是绣花枕头一包草,真不知道原主怎么会混的比她还差。

  老祖宗又继续拉着甄宝人说话,听到古月真人说她从前只开六窍如今七窍全开,她立刻双手合什说:“阿弥陀佛,定是老侯爷在天保佑,让你转灾为福。走,七丫头,随我去祠堂里给老侯爷上柱高香……”说着就要下榻。

  正在这时,外面报:“大夫人来了。”

  脚步声响,大夫人脸带笑容地进来,后面跟着丫鬟巧珍和一个面生的嬷嬷。看到老祖宗要下榻的样子,她问:“母亲,这是要去哪里?”

  “原本想带七丫头去给老侯爷上柱香,罢了,下午再去也不迟。”老祖宗仍然坐回榻上,对大夫人说,“你来的正好,本来我还想派人叫你过来。”

  大夫人微微诧异,问:“母亲找我有什么事?”

  “不是好事儿,是要骂你的。”老祖宗指着甄宝人说:“我听说七丫头的奶娘去年生病,被她儿子接出去休养,快一年了也没有好,那你怎么还不给她屋里再找个稳重可靠的嬷嬷呢?”

  大夫人笑着说:“说起这事,是该骂我。好几回我都想起了,忙东忙西的又忘记了。再说,咱们府里丫鬟不少,可是这嬷嬷呢,要不年龄太大了,要不身体有病,外头来的又不清楚底细,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昨儿个,老祖宗说要接七丫头回来,我又想起这事,想来想去,还真想出一个人,这不,我给带来了。”

  她边说着,转头看着身后一个面生的嬷嬷说,“刘嬷嬷,去见过老祖宗和七姑娘吧。”

  那个刘嬷嬷上前一步,依次行礼,说:“老奴罗刘氏见过老祖宗和七姑娘。”

  “罗刘氏?”老祖宗微微思索片刻,“可是罗山家的?怎么看着面生的很?”

  大夫人说:“母亲忘记了,罗山的原配去年冬天没了,这是三个月前新娶的填房,一直也没有来府里走动过。以前在浙东卢家做过大丫鬟,是个懂得规矩的。”

  老祖宗上下打量着刘嬷嬷,见她五十岁不到,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只别着一支银簪子,手很规矩地交握放在在身前,指甲剪的极短,指甲缝里干干净净,虽其貌不扬,却看起来很有几分体面。

  转头看着甄宝人问:“七丫头,你瞧着如何?”

  甄宝人自然是不乐意,屋里的三个丫鬟都是少不经事的,容易操纵。而这个刘嬷嬷瞅着就是个精明人,又是大夫人陪房罗山的媳妇,这往后心不可能向着自己的。

  但是她也知道,这事情轮不到自己拿主意,老祖宗这么一问,也只是客气。于是说:“但凭祖母和母亲做主。”

  老祖宗说:“那行,就她吧。还有,七丫头身边的丫鬟差一个,你也给她补齐了吧。”

  大夫人说:“已经补齐了,今早我就叫一个小丫鬟过去了。”

  甄宝人越听越郁闷,留在三清观祈福是想换得老祖宗另眼相看,可这另眼相看也是个麻烦。

  如今自己屋子里,秋芝还不能独挡一面,茶籽比较拙笨,春水又是向着秋蔓的,再添一个向着大夫人的刘嬷嬷和小丫鬟……好吧,只能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吧。

  胡思乱想片刻,回过神来,大夫人在说:“……母亲可还有事?若是没事,媳妇先回去了,还有几个管事媳妇在等我。”

  老祖宗点点头说:“没事了,你去忙吧。”

  大夫人一走,刘嬷嬷跟着告退,说是要回家里交待一二。

  她刚退出去,小丫鬟在外面问:“老祖宗,厨房说饭菜都做好了,要不要开饭?”

  老祖宗看看漏钟,说:“开吧,几位姑娘们都留下来一起吃吧。”

  食不言,寝不语,这一餐饭吃的悄无声息。

  吃完饭,喝过茶,说了几句应景的闲话。老祖宗打了个哈欠,甄宝人等人识趣地告退,顷刻间,走的只剩下徐嬷嬷、孙嬷嬷和秋蔓。

  老祖宗沉思片刻,问孙嬷嬷:“你去观里的时候,她正在做什么?日常的生活起居,打听清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