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改头换面(中)
作者:三天一小更      更新:2019-11-10 12:28      字数:7524
  有道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大明的官员每天都处于战斗状态。

  休息了七天,朝廷里的这班老对头已经憋足了劲,为了今日能漂亮把对头收拾掉,诸位言官在上朝前还特地多吃了两个白面馒头,已达到绝不打加时赛的效果。

  天启皇帝在魏忠贤的簇拥下缓缓走进金殿,朱由校才刚来,屁股上的龙椅还没坐热,就有大臣站出班要奏事。

  站出来说话的是巡按御史崔呈秀,崔呈秀本非好鸟,今天早朝一马当先的站出来,并不是因为他想当出头鸟,只是因为他要先发制人。

  崔呈秀,蓟州人,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此人算是个逍遥派,之所以是逍遥派倒不是因为他不想进入组织深造。

  事实上他很渴望加入组织,只是因为想要加入组织需要太多条件,东林党太难进,三党要有老乡背景,这些崔呈秀都不达标。

  大门派混不进去,小门派又不想去,高不成低不就的崔呈秀就一混到底,混成了逍遥派。

  所谓逍遥派,就是日子过的十分逍遥快活,可逍遥快活日子没有银子那是逍遥不起来的,好在崔呈秀虽然没混进大门派,在从翰林院毕业后分配工作时分配到了一份巡按御史的工作。

  巡按御史,是一个专门搞反贪腐的督察机构,明朝将全国分为十三道,由都察院每年派监察御史按期出巡,这些派出去的监察御史到了地方上监察地方吏治,称为巡按,于是监察御史又称巡按御史。

  这是一个正七品的官,官虽小,但是权利很大,是属于中央派去考察地方的特派员,地方官每年的考核是生是死就在监察御史的笔上了。

  明朝的地方官大多都是不干净的,所以,只要巡按御史会来事,大抵上都穷不了,日子过的那叫一个逍遥快活。

  崔呈秀外派巡视的地方是淮、扬等地,具体包括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徐州、滁州等地,巡视淮、扬也就是巡视漕运。

  众所周知,漕运那是一个肥差,巡视这个地方,油水自然不少,要想把持住自己的内心与贪腐斗争到底,只能靠自身坚强的毅力与决心。

  当年的东林党人李三才就是做在这个位置上,当年的李三才没把持住,而今的崔呈秀一样没把持住。

  由于是逍遥派,秉承逍遥派的门规,日子要过得相当逍遥才行,逍遥的日子不能是单修,那得有佳人陪伴才能叫逍遥快活。

  结伴游湖,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这些逍遥派的日常生活需要大笔的银子,崔呈秀也就自然没有勒紧裤腰带与贪污腐败死磕到底的决心。

  为了不给逍遥派丢人,将逍遥进行到底,崔呈秀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终于在一次受贿后崔呈秀被人抓到了把柄。

  抓住崔呈秀把柄的人是光禄寺少卿高攀龙,崔呈秀听说高攀龙要告发自己,听说了此事的崔呈秀连日从地方又跑回了中央。

  回到京城的崔呈秀是如坐针毡,就在他为此苦恼不已之时,一个人江湖人士找到了他,并给了他一个锦绣,并告诉他只要按照锦囊内的计划行事,可保他前程无忧。

  换作以往,崔呈秀是不会听信这些江湖人的混话,可今时不同往日,东林党太强大,浙党都要被清理掉了,谁还能帮他,事到如今崔呈秀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

  于是,他打开了那个锦囊,并且仔细查看了锦囊。

  锦囊内讲的是这么一件事,就在今年,浙江的科场发生了一起舞弊案。

  原本崔呈秀只是一笑而过,科场舞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当他看到主考官的名字后,他才清醒的意识到,这个江湖人士实在是大有来头,能不能保住官位便在此一举了。

  浙江科场发生了一起舞弊案,考生钱千秋科考舞弊,将‘一朝平步上青云’写在每段话的微尾作为暗号,这场科考的主考官是钱谦益。

  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的一甲第三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探花郎。

  只不过,钱谦益的这个探花郎是花了二万两银子买来的,这位钱探花虽然很有才气,但似乎对科考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花钱贿赂了当年主持考试的所有考官。

  钱探花的本意是花二万两银子买个状元郎,但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钱谦益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叫韩敬的同科竟然后来居上,出了四万两白银的高价,将他给挤了下来。

  韩敬,浙江归安人,是万历三十八年的状元。

  这位拨得头筹的状元郎韩敬虽然技高一筹抢了钱谦益的状元,但好久不长,在万历三十九年时,碰了京察年。

  韩状元的靠山都被东林党给整治下课了,自此韩状元处处受到排挤,天天装小鞋,实在是混不下去了,于是韩状元就辞官回家了。

  罢朝的这七日,崔呈秀也曾四下打听,他听到了一些风声,浙党拿张居正开涮,东林党为张居正说话,朝中的这些动向似乎都在那个江湖人士的掌握之中。

  早朝之前在承天门他可都看见了,东林党今天必定是有大举动的,所以崔呈秀听从了那个江湖人士的吩咐,选择先发制人。

  先将钱谦益涉嫌浙江科场舞弊案一事扯出来,在扯出钱谦益当年科考舞弊,韩敬都走了他钱谦益凭什么留下。

  而韩敬是浙江人,也就是浙党,钱谦益与韩敬有过节,他将此事挑起,到时浙党的人也会帮着自己攻击钱谦益,事情一闹大,把钱谦益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后面的事就好办的多了,钱谦益是东林党人,东林党的人也犯了事,要是不处置钱谦益,凭什么处置他崔呈秀?

  “陛下,臣监察御史崔呈秀,参右春坊中允钱谦益徇私舞弊,收受考生钱千秋钱财,乱我大明科场纪律,臣请陛下为天下的读书人做主,严惩主考钱谦益!。“崔呈秀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崔呈秀的话音刚落,朝堂一片哗然,议论声不绝于耳。

  东林党与楚党早已经约定好,一会先上一道开胃菜,然后便直奔主题开始彻查红丸一案,将方从哲与李可灼往台面上一摆,接着开始查同党,这七日里的人事任免升迁记录已经准备好,官员的户籍也都已经调查清楚,但凡跟方从哲沾亲带故的都将被清除掉。

  可崔呈秀突然跳出来,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东林党人钱谦益,便扰乱了东林党与楚党原先的计划。

  浙党的诸位大人们,本来还一脸苦瓜相,就等着东林党翻旧账,还在想法子应对,见到崔呈秀提起这桩科场舞弊案后,浙党大臣们的呼吸突然粗重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反正今日是要撕破脸了,那就有撕破脸的闹法,浙党的诸位大人们把目光对准了朝班中的钱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