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9
作者:白孤生      更新:2021-01-31 06:49      字数:2481
  何。前头可是三位尚书大人及两位总督巡抚,何人敢随意得罪他们?哪怕是权力较大的九卿等也不欲如此行事。

  维持原判会给他们惹来麻烦,然得罪这些人又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只能从疑点入手,让疑点不再是疑点,眼下也就不能如何整治了。

  康熙帝着实恼怒,这从上到下为了伪造这样一份完美的证词,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力,然康熙帝从开始便认为噶礼定然参与其中。张伯行的奏言历历在目,江南学子的愤怒无法压制,若只是依着这份证词行事,该寒了天下学子的心肠!

  “温凉。”

  康熙帝不知道心里想了几遍,这才开口,“噶礼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温凉淡声道,“足以治罪。”康熙知道温凉一直在盯着江南那边的情况,只是很少去干涉此事。

  康熙帝挑眉,“是此前,还是眼下?”

  “自然是之前的事情。”温凉的视线落在门口,梁九功刚刚端着茶水进来,要不是温凉刚好看过去,或许梁九功还欲在门外再等等,皇上刚才的模样看起来可不像是什么好事。那怒骂声从外面都听得一清二楚。

  温凉接过茶盏,暖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袅袅香烟飘散,深吸了口茶香,那刚才弥漫在屋内的怒意也渐渐消散了。

  “真不知道说你些什么。”康熙帝的怒气消退了些,看着手里端着的茶盏,轻叹了口气。他刚才问的是噶礼的情况,温凉便直接抛出了这句话,要是康熙帝不接这茬,又或者他根本不是惩治的心态,温凉便遭殃了。

  “那皇上便不说。”温凉垂眸看着那漂浮的茶根,淡声道,“某以为噶礼之情,在江南几近一手遮天。证人暴毙狱中,又有流放致死,若这情况难以查实,可口供仍在,若当真仔细查下去,不会没有结果。不做,只是不愿罢了。”

  “朕问你了吗?”康熙帝瞪了他一眼。

  温凉啜饮了一小口,滚烫的茶液散发着甘甜,“那皇上方才的下句话,不便是打算问某此事?若是某会错意了,还请皇上不要责怪。”

  康熙帝靠着椅背看了眼温凉,又无奈地摇头,“的确如此。这朝中的人皆是如此,看着前方的大山便不敢攀登,又畏惧日后在山中跌倒。可人人都想成为大山,不扳倒一两座,这位置永远就只有这么多,他们是等着我亲自给他们腾位置?”

  哪有那么好的事情?既畏惧尚书等人的权威,又恐山高路远,这种想法让康熙帝极度失望。六部九卿等花数十天得到的结果,钦差奔赴江南查了将近一年的结果,全数都是这等废话!

  温凉淡漠言道,“人皆自私,这本是常有之事。便是朝臣,皇上也不能期望所有人都能如同张伯行大人一般倔强,也不是所有人都如爷那般冷面以对。”

  康熙帝微眯起眼睛,想来是不大希望这个局面。这九卿等人都是如此,想来也只能他亲自来做。江南自古是科举的重中之重,能人辈出,这里闹大了无法镇压下去,便如同张伯行所说,此风若长,大清律法何存?

  “咦,温凉,你刚才提起了老四?”康熙帝仿佛才刚发现此事一般,揣度了两下,调侃着看着温凉。

  温凉淡定地说道,“皇上难道能寻来一个比爷做事还冷硬的人吗?”

  康熙帝想起胤在户部库银一事上的狠厉,虽下手很狠,可康熙帝却很是满意。前后来寻康熙帝的人不知几何,然这些人越是猛烈,康熙帝便心中更加抵触不满,若是这些心思能花在别处,想必惹来的事情会少上许多。

  “那以温凉来看,老四来处理此事可否?”康熙帝捋了捋胡子,蓦然有了一个念头。

  温凉平静地看了眼康熙帝,随后垂眉,“万岁爷不该来问某此事。”

  康熙帝皱眉,“怎么就不成了?难道温凉还会徇私不成?”岂料温凉竟然镇定地点了点头,一脸平淡地说道,“那是自然,某可还在爷府上住着。”

  康熙帝一时被温凉的话噎住,半晌又想起来温凉的情况,“朕明明此前便赏赐了宅院给你,为何还在胤府上住着?”

  “某习惯了。”温凉道,他都住了这些年,不管在这里还是在其他的地方,看起来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要是继续这样的话,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康熙帝摇头,他知道温凉并不在乎这个,这只是一种面子,然是世上大多数人都看重的。哪怕眼下温凉有官位在身,一日还在雍亲王府待着,一日身上便仍带着雍亲王府的标记。好在自从康熙帝公开了温凉的身份后,倒也没人敢在他面前说三道四。

  “罢了,朕也不管你了。”康熙帝摆摆手,颇有种沧桑之感,随即又捏了捏温凉的肩膀,“既然如此,你便替老四把此事接下,可别再让朕失望了。”康熙帝的视线落在那地面上的奏折,显然是意有所指。

  温凉蹙眉,“皇上应该颁布旨意,从某下手并非常态。”

  康熙帝笑道,“自然该是如此,不过是你替胤惹来的事情,便由你同他解释才是。”

  胤的确是没想到温凉入宫后,会给他带来这样一道旨意。宣布旨意的人是梁九功,然站在他身后的人是温凉。在梁九功离开后,温凉不得不同胤解释这件事情是如何落到胤头上。

  胤闻言,露出笑意,“先生早便有所谋划?”

  温凉淡声道,“不过是随口一提,皇上听进去罢了。”

  胤的笑意更深,温凉可从来不做什么随意的事情,要说真的有什么东西是不经他理智而坐的事情,除非同当初温凉直率坦言心思一般,否则几乎不存在。

  胤的笑容没给温凉带来什么困惑。温凉同胤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胤从来都不吝啬笑意,温凉很喜欢胤嘴角勾起的模样,那很舒服。

  事情从六部九卿手上悄无声息地过渡到胤手里,康熙帝没有明面责骂,在朝会上也并不提起,这反倒是让参与此事的官员更加喘喘不安。

  皇上若是交给任何人都好,奈何这个人竟然是雍亲王!

  这两次奔赴江南查案的几位尚书,有两位便是户部的满汉尚书,他们可还没有忘记此前雍亲王在整顿户部事宜的狠厉手段。他们都是在户部调整后又重新轮换过,体会过雍亲王油盐不进的肃穆,谁都不想再尝试一遍。

  胤既接手此事,花数日时间集证据,理清案情,便复又在刑部大堂开审。彼时六部官员依旧在,雍亲王高坐堂上,底下是各科过往的记录以及存留被关押的嫌疑人。

  胤听取各方意见,协同此前证人证据,以及顺藤摸瓜挖出来的罪证,当庭便判处了噶礼的罪责。胤的行事做派,百官皆是清楚,然便是再清楚,也没料到雍亲王是如此迅猛就判定了此事,让他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