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
作者:弦外听雨      更新:2021-01-31 16:11      字数:2491
  同样觉得整套说辞都玄之又玄吗?

  “所以……”沈慕春眼珠迟钝地转动,落在她脸上,“赵夫人你是在利用首辅保命?”

  浑身僵硬,豆苗儿埋头,这句话简单而直接,却直入主题。说难听些,她不就是利用陆宴初来保命吗?

  “可你们现在是互相喜欢?”沈慕春略觉抱歉地转移话题,陷入迷惘之中,“那我……”

  豆苗儿闭了闭眼:“我很幸运遇到的是他,偶尔我也会自我安慰,或许冥冥之中,这是指引我走向他的机会,但是……”豆苗儿抱歉地望着她,“这种想法是错的,没有谁愿意遭受这场苦难,我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却又别无他法。”

  离去前,豆苗儿将木念珠留在她身边。

  决定,终究是要自己来做。

  约定好明日再来看她,豆苗儿告辞,却未直接回府,而是绕到了之前来往过的刑部尚书家,来寻尚书夫人。

  女人们一旦聚集,尤其是后宅里的女人们,平日闲得发慌,有了能说话的同伴,一壶花茶,几碟致糕点,能从天南聊到地北,还丝毫不觉疲惫。

  混在堆里插科打诨,时不时引着话题往想要的方向靠拢,豆苗儿硬生生饮下几杯热茶并好几块糕点,竟打听出了些有用的讯息。

  若情况不假,除却她与慕春之外,京城确实还有两位与她们有类似遭遇的姑娘,但这些都只是夫人们恰好清楚的事实,兴许另有些惨遭“夺福”的姑娘被家中隐瞒病情,并未流传出消息。

  她们如今都活着,只是……

  福运被夺,原先顺畅的路难坎坷些。

  那个偷偷躲在背后的人,能肆无忌惮不顾她性命的在她身上作恶,却对京城的千金留有余地,是因为知道她背景简单远在千里之外不会暴露端倪?

  他/她确实认识她,是竹安县的人?难以置信,小小的乡野之地,居然有心思如此歹毒的人。

  等等

  竹安县并不大,如她这般霉运连连的人却没有第二个。

  也就是说,可能从那时开始,这人便在竹安县消失了。

  来到了京城?

  猛地一怔,豆苗儿呼吸陡然急促。

  有能力从家乡移居到京城的并不多,可她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赵家那些人。

  “首辅夫人,夫人……”耳畔呼唤犹在遥远天边,豆苗儿捂着胸口呆呆回视线,凭借对面夫人的嘴型,知道她在唤她。

  豆苗儿缓了半晌,将身前的半杯凉茶一饮而尽。

  许是太凉了,她浑身血液都冷得发寒。

  夫人们见她唇色发白,都有听闻数月前她替首辅挡下一剑的事实,纷纷嘘寒问暖起来。

  豆苗儿一一谢过,伺机告辞。

  马车悠悠行驶,豆苗儿靠在轩窗边,用绒毯捂手。

  都五月的天儿了,气温渐升,夜里加件衣裳,并不冷。可她此时此刻双脚都冒出一股寒气,牙齿瑟瑟发抖,不知是冻的,或是气的吓的。

  爹的去时是场意外,但娘过早长辞,除却伤心过度,斤斤计较起来,其中应当有赵家人的几分责任。

  娘是彻底寒了心了,娘是在为爹鸣不平。

  那她呢?难道真的是他们从中作梗?他们又打哪儿弄来的这邪门恶毒的术法?

  车外马夫唤了几声,豆苗儿才知停在了家门口。

  她魂不守舍下车,站在檐下平复须臾,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入府。

  从未这么晚回来,豆苗儿心里乱七八糟的,她怕被父子两瞧出不对劲,直接沐浴,短短须臾,躲上床榻,用棉被捂住自己。

  刚做完这一切,外间传来轻浅脚步声。

  掀开珠帘,陆宴初面色严肃地盯着床上微微拢起的一小团身形。

  她甫一回府,李韬便来传信,他不过耽误了些许功夫,她人转眼就睡了?

  蹙眉走到床边,陆宴初坐下,用手拭了拭她额头温度,是正常的。

  “用晚膳了吗?”

  豆苗儿不吭声,佯装熟睡。

  自认叫不醒一个刻意装睡的人,陆宴初由她装,转身去盘问今日跟在她身边的护卫。

  得知她行程,陆宴初挥手让护卫退下,回头朝寝房方向投去一瞥。

  依着沈家那位小姐如今的情况,本就不喜应酬的她怎会主动去别家府邸拜访?想来是另有隐情?陆宴初沿长廊行去福宝处,陪孩子用完晚膳,又令厨房将煲的鸡汤送来。

  拎汤回到寝房,陆宴初朝床榻望去。

  细细打量,她倒是换了个新的姿势,面上生出些无奈,陆宴初打开食盒。

  鸡汤足足慢火炖了整个下午,盖儿一揭,香味顺着空气钻出来,一丝一缕逐渐将不大不小的内室填满。

  偷偷眯开一条眼缝,豆苗儿心下的慌乱恐惧还没完全平息,但大抵是回到了家中,身边有了他,再多的不安,她都像是有了主心骨,不会被轻易摧垮。而且这股香味……

  今日在尚书府邸,塞入腹内的都是些糕点,不经饿。

  此刻被鸡汤诱惑,只觉饥肠辘辘。

  罢了罢了,豆苗儿向来不与自己作对,她掀开被褥,穿上鞋朝陆宴初走去。

  “醒了?”陆宴初不和她置气,冲她招了招手,“醒得正好,鸡汤刚出锅。”

  豆苗儿不觉尴尬,只当装睡十分成功,但下意识还是冲他解释两句,语气诚恳:“太乏了,一沾床就睡了过去,你叫我了吗?”

  “没叫。”

  说谎,豆苗儿睨他一眼,坐在桌旁,拿起汤匙。

  “下午去刑部尚书府邸做什么?”陆宴初语气听起来很随意。

  缓缓咽下嘴里的汤,豆苗儿不想说谎,她思忖着答:“先前听说京城里似乎有与慕春病情类似的姑娘,所以向夫人们打探打探情况。”

  “那结果呢?”

  豆苗儿面色一沉,很快掩饰过去:“好像是有。”

  闻言,陆宴初蓦地抬眸,眉尖深深簇起。

  第76章

  次日,豆苗儿去找道徵大师商量,赵家嫌疑虽大,可凡事讲究的是证据,他们根本拿不出确凿的理由去指控他们。

  对赵家,豆苗儿毫无感情可言,但过去那些年,为了爹的竹雕,她叔叔三番五次亲自登门,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想想,若“夺福”的是他们,两种做派对比起来,倒有些不对劲。

  赵家之所以飞黄腾达拥有今日的成就,都有因可寻。一靠质量上乘的竹雕,二靠堂姐赵静书的身份,并不是凭空便出现了机运。

  对了,她堂姐赵静书?如今承郡王的生母?

  离开雅苑,豆苗儿慢悠悠行在长廊,一路苦思冥地回绿韶院。

  当年堂姐赵静书成功被选为前太子侧妃,一路荣华,若非意外,她今日……

  但堂姐赵静书极早就被宁远候侯夫人接回京城,并为义女,离开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