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1-02-05 03:21      字数:2490
  广进。”

  “借你们吉言。”蒋徽笑着,与两个哥哥同时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晚间歇下之后,蒋徽和董飞卿说起白日里的事。

  董飞卿道:“薇珑瞧着后花园有个四进的院落,适合我们住她是不想我们书院家里来回跑,大多数时候,不如住在那里。她想改建得与这宅子相仿,我去看了看,可行。”

  “会不会太耗时间啊?”蒋徽说,“天太热了,你们俩可不能由着性子折腾,工匠会太辛苦。”

  “知道。”他笑,“跟她说好了,到秋日再监督着工匠抓紧行事,眼下只让他们照先前的章程走。”停一停,捏了捏她嘴角,“听你这意思,把我们俩当什么人了?”

  蒋徽就笑,“不是怕你们俩又跟以前似的较真儿么?”

  “不会了。薇珑有修衡哥管着,我对改建书院,是只要看得过眼就行。”他在昏暗的光线中看着她,“你一整天都特别高兴的样子。”

  “是啊。”蒋徽如实道,“等到开林哥回来,我兴许要比今天更高兴。我们团聚了,就和小时候一样,不高兴才怪。”

  是,就和小时候一样,她依然是哥哥们宠溺着也尊重着的解语,他们兄弟之间,依然是没大没小但也最亲最近的手足。

  “当初要是有那么一天,让你在我和长辈、手足之间选择,你恐怕就会拼尽全力地放下我了吧?”他说。

  蒋徽认真地想了想,“如果他们都认为我错了,那我就一定是错了。对,我会放下你,不会追着你四处跑,不会在江南等你。”顿了顿,她搂住他,抚着他的背脊,“只能在心里喜欢着你,等来生,或者,等轮回中再相逢。”

  董飞卿展臂拥住她。

  到了夏日,她入睡前,只穿肚兜、薄纱睡裤,小身子总有微微的凉意,害得他总是在睡梦中不自主地贴近她,又被她咕哝着推开她是怡人的清凉的水,他则是灼人的发烫的火在较冷的时节,她会在睡眠中不自觉地蹭到他怀里汲取温暖,在这炎热的夏日,只想离他远远的。

  他修长的手指风情无着地落在她背部,缓缓游走着,拨弄琴弦一般。

  “我大抵不会像你那样。”他缓声说,“不论如何,我都要让他们认可,就算不认可,也不会干涉我和你。

  “在江南,最难受的时候,心里想过很多次:我得回京,把心迹告知叔父、修衡哥、开林哥,请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帮我找到你。

  “可另一方面又感觉得到,你就在江南,只要我不放弃,总会等来重逢的一日。

  “何其有幸,我等到了。

  “最幸运的是,你没把我赶出你的住处。你要是那么做了,我要琢磨的可就多了。”

  “怎么会赶你走呢?就算做不成眷侣,也还能做兄妹。”蒋徽说,“你也是够傻的,我那时根本就不是把你当哥哥的态度,你居然都看不出。”真的,从重逢看到他的第一眼,她就没把他当过以前的哥哥。

  “我那会儿半死不活的,脑子根本就不怎么转了。”董飞卿语带笑意,“我只以为,你对以前的一切,都不想再触及,想离得远远的。”

  蒋徽释然,背部微微的麻、痒,让她不自主地更深地依偎到他怀里,自己的手,则无意识地如他一般,在他脊背弹跳、抚摩。

  他呼吸变得凝重,继而捕获她的唇,再将她压在身下。

  “你可真是……沾火就着。”她模糊地低笑着说。同样的举动,她就只是难耐些罢了,他却能很快变得火急火燎的。

  “废话。”他说,“跟你还能清心寡欲的话,我不成木头桩子了?”

  她笑意更浓,身体亦因笑意变得更为敏感,左躲右闪的,却让他心里、体内的小火苗燃得更旺,把自己的意识吞噬,亦把她的清醒湮没。

  意浓时,他扣住她的手,敛目凝视着如花绽放的她,细品着被湿漉漉地包裹、缠扰、含吮的骨酥魂销的感触,视线迷离。

  低下头去,再度吻住她,唇舌交错。

  这样的时刻是最好的,最近的,最安稳的。

  七月初,大理寺又接到了一桩分外棘手的案件:董老太爷、董老夫人状告董志和忤逆不孝。

  老夫妻两个被董志和赶到别院之后,遇到的下人行事都是看人下菜碟的:次辅都懒得管的人,他们凭什么尽心服侍?

  为此,本就病痛缠身的两个人,在夏日里享用不到往年早成惯例的足够的冰,连饭菜都只有四菜一汤,且不是荤素搭配的那种,更无益于养身。

  他们相形回过董府几次,要找董志和当面质问。

  董志和也病着,急怒攻心、气血亏虚,需得好生静养。到了这关头,他恨透了双亲,哪里肯见他们,每次听下人通禀,只是不耐烦地摆一摆手,“让他们走!”

  这样一来,老夫妻两个被下人看足了笑话,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于是,他们把亲生儿子告到了公堂。

  大理寺卿看过供状,思虑再三,没理会他们,而是先去进宫面圣,把供状呈给皇帝过目。

  皇帝把那份供状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回,再想一想锦衣卫上报的董家子嗣结伴逃离的事,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和声吩咐大理寺卿:“把他们送回别院,让董志和去给他们一个交代。

  “朕的朝廷,只要堪用的人才,轻易不会干涉官员的家事,也是没闲工夫理会这等琐碎之事。

  “朕听闻董志和也病了,那就不妨多将养一段时日,朝政有朕与程阁老,少他一个也无妨。”

  大理寺卿恭声称是,回到大理寺,全然照着皇帝的吩咐安排下去。

  董老太爷、董老夫人灰溜溜地被人遣送回了别院。

  董志和当面听到了大理寺卿如实复述的皇帝对他现今的安排。

  他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

  在如今这些前提下,要怎样才能结束董家的风雨飘摇?

  他觉得,让父母把自己逐出家门就挺好这样一来,省得他们再干涉自己的家事,再一再激怒他内宅的女子。

  送走神色淡漠的大理寺卿,董志和即刻唤人备车,去往父母所在的别院。

  一路都是愁容满面,要克制着才能不连连长吁短叹。

  这些天了,撒出人手全力寻找越卿、佑卿,却是一直没有结果。

  大理寺经手的曾镜一案,就快尾送刑部核查了,若是刑部与大理寺意见一致,把相关卷宗、供词送到皇帝面前,继室定要与陈嫣一同接受秋后问斩的惩处。

  什么元凶、帮凶,在刑律、证据面前,只要掺和进去了,只要一直不能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在命案面前,便只有死路一条。

  莫名其妙的,他回想起飞卿离京之后,程询对他说过的一些话。

  程询说:“你能走到次辅这位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