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
作者:载载      更新:2021-02-10 05:30      字数:2486
  车听到山下,张梨棠带着两个小尾巴进了黑山。其中一个小尾巴进了黑山便忍不住伸了个懒腰,从裤子里伸出一条毛茸茸的狐狸尾巴,正是半妖青丘了。

  另一个小尾巴却是一个脑袋光溜溜,手里抱着木鱼的小和尚。

  张梨棠装作轻车熟路,实则黑山大变样,他许久不来,已经不太认得了。所幸山道还在,沿着山道,总不会出错。

  小鸟在林子里叽叽喳喳的叫着,不知道再说些什么,林子里的消息传递得极快,片刻之后,山道上飞来一只赤眼乌鸦,落到宁采臣身前,化作一个黑衣的小童。小童的双臂仍旧是翅膀,身上披着羽衣。

  小童一本正经的施礼道:“见过张大人,在下重羽,来为大人引路。”

  张梨棠纵然知道妖魔鬼怪,身边也住着一个青丘,却仍旧觉得新奇。

  “你叫重羽?你认识我?”

  重羽在前面引路,有些奶声奶气道:“张大人不认识我,我却认识张大人。当年张大人不惧鬼神,夜闯黑山的风范,重羽可一直没忘。您的表亲陈宁一直以来也与我黑山有生意往来,没少听他提起过您。”

  张梨棠不由得脸红,夜闯黑山之时,他可是一身狼狈。但事情过去这么久,却仍旧会被妖怪记着,也是一种莫名的体验。

  重羽看了青丘一眼,道:“这位半妖便是青丘了?我听泉上人提起过你,乃是人与妖混血所生,体内有一颗狐丹。如今这样子,想来是血脉萌发所致。”

  青丘摇了摇尾巴,眨了眨眼睛,道:“正是如此,这次就是来求兰若王帮我隐去狐尾,我要照顾少爷,若是被人瞧见这副模样,怕是于他仕途不利。”

  重羽想了想,点了点头,道:“血脉萌发无法可解,大王倒是可以帮你封印狐丹,但是也只能压制,不能治本。我猜大王定会让泉上人帮你修行,等你学会了运动狐丹,自然就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不会被人发现了。”

  说到这里,重羽有些羡慕,道:“我如今尚不能完全化作人形,你却生来就是人的模样,可比我要幸运多了。”

  青丘却不觉得幸运,但人的身世,却不由人决定。

  重羽看着那小和尚,问道:“这位小师傅是?”

  小和尚有些拘谨,又有些害怕,道:“小僧灵恩,是出家僧人,因寺中出了变故,从上都逃离,路上若不是逢两位施主相救,怕是已经死在雪地里了。”

  重羽了然,叹道:“我明白啦。天下佛门子弟都不好过,你看这黑山,原来山上是有一座兰若寺的,只是后来也遭了变故。我家大王便是修行的金仙道法,亦是佛门子弟,大王肯定欢迎你来。”

  作者有话要说:1听月诗,辛弃疾。

  第110章、闲来垂钓碧溪上(三)

  重羽一声喟叹,倒让灵恩鼻头一酸,险些落泪。这年头,可谓众生皆苦,只是学道修佛的,格外苦些。

  天下太平时,海晏河清,天地清泰,正气勃发,修行也便利。但如今这年岁,会些相术的都能看出龙气倾颓,大厦将倾。

  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不仅仅是妖魔鬼怪作乱,人心诡谲,不也是妖孽?

  佛法东传以来,初称金仙道,后来历经数劫都挺了过来,却在这一劫,几乎道统灭绝。北方报国寺、伽蓝寺、白云寺几个大寺都已经庙毁人亡,天音寺和无相寺遁世不出,南方远离北地,却也有兰若寺遭劫。

  而今的国师慈航普度虽以佛为名,所作所为却无一不是魔道手段。灵恩乃是报国寺唯一的苗裔,玄悲老和尚以命相博才为求来一条生路。

  灵恩低着头不说话,重羽心知戳到他的痛楚,自感失言,连忙道歉,几句话的功夫,就已经到了兰若寺的门楼。

  穿过门楼,张梨棠未曾感应到什么,青丘和灵恩却分明觉得有一道目光从身上扫过。重羽道:“这是罗刹神,奉大王之名镇守山门。平日里尊神并不现身,只有鬼市开张之时才现出法相震慑心怀不轨之徒。”

  走入山门,便是青石的台阶,台阶两旁上张灯结,灯火长明,昼夜不息。重羽带着三人走过,不时有拇指大小的灵魅从灯火里落下来和重羽打招呼。

  “这是灯魅,是寺里久燃的灯火成。寺中的灯魅有两种,一种乃是寻常灯火感气而生,还有一种是人皮灯笼感气而生。前者温和,后者暴躁。”

  灵恩好看的脸皱了起来,干巴巴的确认道:“人皮灯笼?”

  重羽摇头晃脑道:“早些时候,我家主人乃是妖魔,后来改邪归正,却也不肯文过饰非,这些人皮灯笼,人骨法器都是大王早年的时候所用,后来虽然弃之不用,却也没有销毁,反而留下做个鞭策。”

  重羽自豪地指着满山灵秀,道:“我家大王吞吐造化,演绎灵机,曾得月神倾故,降下帝流浆,这山中灵萃无数,许多沾染了灵气的物件都通灵了。莫说灯笼,便是板凳扫帚也有不少成了灵。”

  这些于常人来说只怕是魔窟,只是在场的三人却都不是常人。青丘身带狐血,灵恩能分辨正邪,哪怕是张梨棠,也因为槐序的缘故心中对灵妖鬼都怀着一份敬意。他所接触的妖鬼个个都可爱,远比人心纯粹,若说鬼蜮,又有什么比得上人心。

  张梨棠心中感怀这世道,妖鬼比人更像人,人比妖鬼还像妖鬼,实在是令人扼腕。也正是这念头,却叫他心中存着几分正本清源的希冀,有此一念,头顶的气数便澄澈起来,仿佛天意垂青一般,有了几许变化,虽然并不明显,却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当中。

  兰若寺的塔林,槐序正在清扫灰尘。他穿着一身平日里不会穿的僧袍,脖子上挂着圆润发亮的珠串,宽大的僧袍在他身上颇有些离尘的意味。长发披散,浑身放松,并没有特定的姿态,却仿佛落入凡尘的倦鸟,慵懒散漫得厉害。

  塔林里除了历代高僧的骨灰和舍利,也有许多佛像,有些是残缺破碎到不可恢复的,也有些是重新修葺过的。木头石头上生了花草,槐序并不在意,只是轻轻抖开白布,将浮尘拭去,并不去动那些蔓生的花草藤萝。

  塔林中宁静祥和,只有槐序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诵经声,佛光澄净,四面生辉。这些佛像和塔林都还活着,哪怕经历了大劫,仍旧活得愉悦。槐序眉心一点金光微微闪动,灵念已经和塔林中的诵经声和袅袅禅光合二为一,与已故先贤探讨修行。

  自云台归来,槐序维持在这个状态已经有了一阵子,不悲不喜,不饮不食,白献之来过一次,知道他修行到关键时候,没敢打搅,便重新回去操练黑山阴军。

  云台众仙俯首,奉其为大宗师。这是功果,也是因果。纵然十二因缘转轮经研缘法,六道轮回盘照尽因果,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