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落后就要挨打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0-21 04:40      字数:7760
  第147章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胡书达没有直接回答曾国荃的话,而是用三句话总结了晚清的现状和未来。

  前两句,曾国荃深有感触,自己在于太平军死磕,英法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北京城都被洋人洗劫,一座集炎黄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将炎黄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高度的万园之园被烧毁。

  就是洋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你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

  即便是以铁血著称的曾九帅,他同样感受到了那种切肤之痛,帝王之家被赶到了承德逃难,这种屈辱,曾九帅如何不清楚?

  对于胡书达的话,曾国荃还是非常认同的,他现在上任两江总督,不就是要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发展工业嘛,但两年下来,成效甚微,洋人的贪婪和傲慢让他深感无力。

  “唉,胡部长,我也知道要发展,这几年我也在努力推动洋务运动,但是洋人漫天要价,层层设阻,洋务运动发展艰难啊。”曾国荃叹息道,神色多有颓废。

  “洋人算个什么东西,也配高高在上?还洋务运动呢,洋人在我们眼中也就是刚刚开智的野人而已,祈求他们帮你们发展,你们永远摆脱不了落后挨打的命运。曾总督,洋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东边那个小岛上的东洋矮子,那才是一只卧薪尝胆的狼崽子。”胡书达满脸蔑视的贬低洋人。

  坐着旁边的乌海听到胡书达这么说,心里忍不住想笑,做生意的就是不一样,忽悠人不偿命。

  “东洋矮子?他们应该没有啥本事吧,比我们好不了多少。”曾国荃疑惑的看着胡书达。

  “怎么没本事?别看现在他们比大清还穷,但他们不要脸啊,东洋女人在全世界卖身,获得的钱支援国内的发展建设,你们还在做着中央帝国的美梦,他们就悄悄的发展起来了,等到他们的军事实力比你们强大的时候,第一个扑上来撕咬的肯定是他们。”胡书达继续诱导曾国荃重视扶桑。

  曾国荃问:“那怎么办?我们继续买军舰?你们那些军舰愿意卖给我们吗?”

  乌海插话说:“曾总督,你就别做这个梦了,即便卖给你们,你们也用不了。我们的军舰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操作的,洋人的水平都不行。你要是舍得,拿一艘炮艇出来做靶船,停到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我分分钟能将靶船击沉。”

  胡书达也说:“老曾,别想了,即便我们愿意卖给你,你也买不起。这么说吧,你刚刚从吴淞口过来看到的第一艘军舰,上面的一枚炮弹的价格就比你们一艘镇远

  舰还贵。刚刚乌司令说的打靶就是用这种炮弹,比还别舍不得你那蚊子一样的炮艇,就是你这四艘加在一起都:“曾总督,不是我们看不起你们,即便有了机器设备和制造技术,你们十年之内也造不出能与85式相比的步枪。”

  “为什么?”邵友濂问。

  “对,乌司令说得很对,你们没有基础工业,缺乏基础的钢铁、化工工业,加之百姓没有文化,不用说武器制造中需要数理化,最基础的能识字、算数的人都没有多少,谈洋务运动不是搞笑吗?”胡书达补充乌海的话。

  曾国荃愣住了,他还没来得及愤怒,只是感觉非常的悲哀,自己所做的所有努力在别人眼中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轴不代表无智,先不说这些兰芳人是不是夸大其词,但每一

  个理由都令人难以反驳,而且兰芳人远比洋人更先进,更加好打交道。

  曾国荃转头盯着邵友濂看了半天,他以为邵友濂对兰芳人远比自己知道的多,希望邵友濂能帮自己解惑,但他失望了。

  邵友濂先是摇摇头,然后有点点头,在曾国荃迷糊的时候说:“制台大人,胡部长说的问题,我和您一样是第一次听,但他说的非常在理。我负责总办江南制造局,我们制造出来的步枪,连庆军都不愿意使用,这一点,我相信您心中是有数的,我原来一直没有找到原因,今天却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缘由。”

  “能解决吗?”曾国荃问。

  “很难,非常难,我们炼的铁不行,我们制造的火药也不行,不说和85式相比,和洋人的也无法相比。”邵友濂回答。

  曾国荃沉默着,从他面部表情能看出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胡书达等人没有打断曾国荃思考,停止了说话,静静等待,等待曾国荃做出决定。

  胡书达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不需要曾国荃勉强合作,清朝官场之复杂和奇葩程度不是常人能理解的,如果一个总督能心甘情愿的配合,兰芳未来在大清需要达成的目标将会容易很多。

  曾国荃突然站起来,对胡书达弯腰行礼,胡书达被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错开曾国荃行礼的方向,在曾国荃边上扶住他,说:“总督大人,你可别吓我,我可受不起你这一礼,你这不是要折我寿嘛,要不得,要不得,赶紧坐下,有事说事,别搞这一套。”

  曾国荃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礼居然还吓住对方,很是尴尬,但心里还是很暖和,对胡书达等人多了些亲近和认同。

  曾国荃被胡书达安抚坐下,看着胡书达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拱手道:“胡部长,老朽虚长这么大岁数,没有你们这么明白事理,还请胡部长不吝赐教,这个洋务运动该如何搞才能有所成效。”

  胡书达反问:“曾总督,你知道清朝的问题所在吗?”

  “老朽身在广场这么多年,虽不说能将问题看得非常清楚,但还是能看得懂一些问题。问题是,身为朝廷命官,非议朝廷有些不妥。”曾国荃回答。

  曾国荃虽然不如自己的兄长曾国藩对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但受其熏陶,多少还是知道一些,他不愿意对朝廷非议,落得一个忤逆之名。

  胡书达笑了笑说:“我们不介入到大清和洋人之间来,大清帝国最多还能存续一二十年,必定会被这群饿狼般的洋人一步步吞得连渣都不剩,最后导致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究其缘由是朝廷腐败,民智未开,国力衰败,成为列强嘴中的一块肥肉,炎黄百姓将数代被洋人欺凌和奴役。”

  “这就是我最开始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洋务运动不是说说就能办的,需要钱,大

  量的经济基础才能发展洋务运动,但大清很穷,国家穷,百姓穷,没有人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大办洋务而成功的,最多也就是徒有其表而已。你曾九帅不行,北边那个李裱糊匠也不行。”

  “我们就注定这样灭亡?没有其他路可走?”曾国荃悲戚的问,灰白的胡须不停的颤抖着,不是生气胡书达撕破脸皮的评述,而是对炎黄命运的惊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道理谁都懂,何况出自耕读世家的曾国荃,他不是普通百姓,对洋人多有接触,知道洋人的秉性,自然明白胡书达说的并非妄言。

  “有。”胡书达回答,“不是你们所谓的洋务运动,而是真正的改革。”

  “何为真正的改革?”曾国荃紧张的盯着胡书达。

  “改革,就是对现有的旧制度、旧事物、旧思想进行局部或者根本性的调整和改良革新,这种改良革新不像革命造反那样以极端的手段来推翻原有政权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相对温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命运,让国家得到大步发展,从而强大起来。”胡书达解释。

  “唉,我仅仅只是一个两江总督,无法代替朝廷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即便上书朝廷,朝廷也未必会重视,安逸太久,已经看不清世界已经危机重重了。”曾国荃叹息道,感觉浑身无力。

  “不,你能,只要你有胆量,你就能。”胡书达可不敢让他泄气。

  “我没什么不敢的,反正没有几年活头,只要能改变炎黄未来的悲惨命运,搏一搏又何妨。你说吧,如何改革?”曾国荃一扫颓废,激动的说。

  胡书达说:“你两江总督府辖安徽、江苏、江西,安徽淮南有煤,太平府有铁矿,江淮连通大半个大清,只要你愿意,大炼钢,大力发展商贸,几年时间下来,你就可以富可敌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