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两军对垒一触即发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0-21 04:41      字数:12166
  第184章两军对垒一触即发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一场夜袭,几轮火箭炮,德·尼格里少将怂了,总司令德·可尔西中将也好不到哪去,同样怂了,只是作为总司令,他表现得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兰芳国防军没有打开两军的对话通道,主动权不再远征军,怂也没用,只能硬着头皮按照兰芳国防军的剧本演下去,还不得出戏。

  当然,逃亡或许是一条生路。

  作为职业军人,两个将军何尝不清楚,这只是一个幻想而已,能够算计到远征军反应的敌军将领会想不到远征军会逃跑?

  就算敌军远征军留下了一些逃跑的漏洞,谁又能说着不是另一个陷阱?

  更大的问题是,逃,远征军又能逃到哪里去?远东与欧洲的海上通道很明显已经被斩断,敌军能大摇大摆的出现在河内城外,远东舰队吉凶难料,现在是否还存在都是一个问题。

  德·尼格里少将集结了第二师所有部队,带着爱尔明加上校站在第二师队列前面做动员。

  “法兰西帝国的勇士们,一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敌军抵达纸桥附近,已经摆好架势,逼迫我们和他们在纸桥打一仗。”

  “纸桥,曾经的远征军失败过两次,是我们远征军的耻辱之地。只从第二师成立以来,纸桥被我们远征军牢牢掌控着,周边所有的北圻游击队反抗军也被第二师的勇士们一扫而光。”

  “但是,新的敌人又盯上了纸桥,我们能让耻辱再次降临远征军吗?能将法兰西荣耀丢弃吗?”

  “不能,不能,法兰西帝国万岁。雪耻纸桥。”

  “不能,不能,法兰西帝国万岁。雪耻纸桥。”

  师士兵们的吼叫声在河内城中回荡,法兰西荣耀,这是每一个远征军军人的毕生追求,也是他们致胜的“法宝”,至少德·尼格里少将面前的这些人是这么认为的。

  德·尼格里心痛的看着眼前欢呼的手下,没敢讲夜袭失败的详情,怕影响到第二师的情绪,毕竟知道详情的人并不多,知道的人不是自己的亲信,就是被德·尼格里严令警告过,不许透漏具体消息。

  经过德·尼格里的动员,第二师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要好好教训一下那些不知名的敌军,让他们为蔑视法兰西荣耀付出惨重的代价。

  德·尼格里在战前动员,在部署作战方略。国防军第四团也没有闲着,一个晚上的试探,对河内城中的远征军第二师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半夜也仅仅只有一个连在监视河内,其他人都好好的休息了一番。

  一大早起来,第四团的士兵精神抖擞,脸上已经看不到一丝疲惫,满脸兴奋的从各自炊事班那里领到热腾腾的丰盛早餐,吃上一口热饭就是执行任务时期最大的幸福。

  这几天不是在海上漂就是行军赶路,一日三餐都是

  压缩饼干。国防军战士早就过了考虑温饱问题的阶段,也没有初步接触压缩饼干这类功能性干粮的那种新奇,这玩意儿,能不吃就不吃。

  一个个全副武装的战士,以连为单位聚集在一起,馒头、火腿肠、稀饭和榨菜,国防军野战休息期间的标配,热乎、管饱。

  国防军自建军以来,就有个很严格的规定,在外征战,只要是临敌,不管是交战还是备战,不管是吃饭还是拉稀,只要敌军在我军十公里范围之内,战士必须全副武装,任何时候武器都不能离开身边。

  即便是睡觉,步枪要么抱在怀里,要么放在枕头位置,而且还必须上好压满子弹的弹匣。哪怕是装满弹匣的单兵携行具,脱下来的时候也不能离身体超过一米远。

  即沿袭了特战队的风格,又解决了成军时间短的问题。战士们最信任的除了自己的战友之外,就是陪伴自己的武器,日日相伴,感情不深也得深,让武器成为每一个战士身体的一部分。

  四团营地的气氛还是比较轻松,同时也比较安静,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战士们脸上的表情很自在,丝毫没有临战的压迫感。

  他们相信那些在外围值班的战友,一旦敌情出现,他们会第一时间知道,同样的,他们也相信自己的长官,连队就在身边,武器也在身边,信号一发,各连就能随时投入战斗。

  这就是国防军,临战不惧的国防军。

  “报告师长,无人机侦察小组报告,河内城开始有动静。”正在边吃早餐边和李敬先说着话的陶夫民被一声报告打断。

  “哦,说说看,有什么动静?”

  “城内法军开始集结,根据无人机传回的视频,他们的长官好像在做战前动员,引起法军士兵的宣誓。”

  “全部集结了吗?”

  “没有,兵力应该是一个师的规模。”

  陶夫民哈哈大笑,转头对李敬先说:“李团长,我说了他们会和我们在纸桥打一仗的,没错吧?”

  “我还以为他们会投降呢。昨晚被火箭炮炸得这么惨,他们居然没有被吓住,看来这远征军第二师胆量还不小啊。”

  “继续保持监视,注意河内城东的迹象,通知海军严密封锁红河。”陶夫民向汇报的无人机指挥员下达命令。

  看着无人机指挥员离开后,陶夫民继续对李敬先:“法军非得出兵不可,在纸桥作战至少是一次排兵布阵的正面对战,输赢已经不重要。他们的高级军官更我们攻击河内城,那样就回旋余地就没有了。”

  “他们不考虑伤亡?”

  “怎么不考虑,没有对话通道,明知是死又能怎样?哪怕他们现在投降,我们就能答应吗?近两万人,没有打怕,你四团能看得住?”

  李敬先问:“等会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等他们出城之后,火箭炮首轮打击坐标

  分两个,一个是法军的炮兵阵地,一个是远征军军阵阵尾。彻底断掉他们后撤的通道,让出城的法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迫击炮和重机枪盯住他们的机枪和机关炮。根据我对他们的了解,远征军的这两样重火力是可以移动的,一定要给我盯死了,第一时间给敲掉,这个武器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我们国防军士兵伤亡不起。”

  陶夫民将自己的战术构想说出来,语气非常冰冷,冰冷中还隐隐有种怨恨和期待情绪。

  第一次纸桥战,黑旗军虽然胜利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很多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就此长眠在此,这个记忆深深的烙印在陶夫民的脑海里,这些年从来没有忘却过。

  这是下半夜抓到十几个打着白旗探营谈判的远征军士兵之后,陶夫民坚持关闭对话通道的原因。陶夫民没有下令处决前来探营的法军士兵已经算仁慈,不战而降,哪有这样的美事?

  单向透明的战争是不公平的,清法战争公平过吗?战争,什么时候有过公平一战之说?

  “好,四团一定按陶师长的战法进行部署,我这就去,让各营连做好战斗准备。”李敬先被陶夫民的冷冽的战斗意志感染,马上站起来敬礼离开。

  见证生死,亲历屈辱,这是每一个南洋炎黄人的经历,李敬先对洋人同样没有好感,也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报告,法国远征军已经出城,炮兵阵地没有在原来位置,重新部署在城南位置。”

  “报告,远征军步兵列阵向我军正前方缓慢推进,军阵中有骡马拖拉平板车,车上是加特林机枪和哈乞开斯机关枪。”

  “报告,河内城北门打开,有五个小队前往红河河畔。”

  一个个敌情通报从无人机指挥中心传来,无人机指挥员的话音从每一个营级指挥员的步话机传出。

  “陶师长,海军回报,已经封锁红河河内城水域……”

  陶夫民手中的铅笔在作战地图上一个个标注,将海军部署位置和远征军各部队位置详细的标注出来,参照地图比例确认两军距离。

  “报告,远征军炮兵阵地已经展开,坐标xxx,xxx。火箭炮二营的炮击坐标修正完毕,随时可以开炮,阮营长向师长请示,现在是否可以开炮。”

  “让阮穹昊等着,猴急什么?既然已经展开,坐标就不会再更改,到嘴的肉还能跑得了?让无人机密切关注敌军炮兵阵地动静,炮击命令由那架盯着敌军炮兵的无人机下达。”

  “通知机步连刘铁军,阮穹昊打响之后,机步连立即发车,等待命令追击残敌,到时候可别给老子掉链子,也别再埋怨老子没给他机会。”

  “通知李敬先,打掉敌军重火力之后,给老子悠着点打,别一下子将敌军吓回去了,随时通报前线战况。”

  师级军官不许

  上战场第一线,这是国防军总参的死命令,陶夫民即便遗憾也没有任何办法,这是军法,不得不遵守,即便他想投机取巧也不行,警卫连何平可不不会有一丝通融的机会。

  国防军机步连的步兵战车配置和兔子家一样,都是十辆步兵战车,连长一辆,各排三辆,排长没有自己的战车,和其中一个步兵班挤在一起。

  两家的机械化步兵班人员编制也相同,一般为9人,一个3人车组,另加2个3人战斗小组。

  但战斗小组的武器配置区别还是蛮大的,兔子家的机步兵战斗小组是由四支自动步枪、一挺机枪和一个火箭筒组成,另外,步枪手还根据作战需要携带一次性火箭筒等武器。

  国防军机步兵战斗小组一般的情况下是由四支56式自动步枪和两挺200发弹链的56式班用机枪组成。侦察部队的机步班会有所变化,四支步枪加一支狙击步枪和带弹鼓的56式班用机枪。

  加上zbd-86履带式步兵战车自带的40发73毫米滑膛炮和2000发7.62毫米机枪,一辆步战的火力输出还是蛮大的。

  叫机步连准备,一方面是刘铁军的请战,另一方面是要对远征军第二师进行毁灭式的杀伤,彻底打残、打废这支驻扎在河内的法军部队。

  这一战不仅是打给法国远征军看的,也是打给河内所有越南人看的,要让河内城所有观战的人从此以后见到兰芳国防军都会恐惧,彻底丧失敌对国防军的勇气,这对下一步河内驻军管理和战俘营管理都将有莫大好处。

  总司令德·可尔西中将站在城墙上,举起单筒望远镜,看着一步一步推进的第二师。

  在距离他两百米远的位置,德·尼格里少将和爱尔明加上校也举着单筒望远镜盯着,信号旗手在他两身边紧张的握着两面信号旗。

  必死之局,德·尼格里少将和爱尔明加上校可不傻,以炮兵阵地远离军阵必须居中指挥的理由,将第二师的指挥部设在城墙上。

  1837年,鹰酱人莫尔斯(s.f.b.morse)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报也开始广泛应用在军事上。比如鹰酱的南北战争,交战双方除了以摩斯电码进行部队间的通讯外,也配合报业将战地消息传播出去。

  还有刚刚发生的清法战争,台湾巡抚兼清军指挥官刘铭传也用了丁日昌时期所建设的电报,向清廷回报了台湾的战事。

  但在北圻,在河内,作为新占领的殖民地,还没有时间架设电报线路,部队间通讯还得继续使用法国人自己发明的灯号和旗语方式在高处进行传播,这就需要人手以地形内可见距离传信,可见外更是需要设置中继旗手。

  至于无线电,除了兰芳国防军以外,整个世界还得等十年,等尼古拉·特斯拉发明无线电技术

  。

  “爱德蒙上校的骑兵营准备好了吗?”德·尼格里少将紧张的问身边的爱尔明加上校。

  “准备好了,将军,骑兵营在城内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骑兵营,是唯一能给德·尼格里少将带了一点安慰的部队,也是德·尼格里少将认为唯一有机会死里逃生的部队。原本不想派出去的,为了“法兰西荣耀”,为了不要败得太难看,他最后还是将骑兵营拿出来做最后的挣扎。

  爱尔明加上校对此却有着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是将骑兵营推向万丈深渊,骑兵营一旦出城,很难活着回来。

  “炮兵准备好没?”

  “准备好了,按照计划,炮兵阵地的火炮分开得很远,不再像昨晚那样集中部署,炮兵传来信号,随时等待将军的开炮命令开炮。”

  “好,传令炮兵营,将纸桥以西所有地方炸平,洗刷他们昨晚的耻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