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苏大提督的心思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1-22 22:21      字数:11130
  第205章苏大提督的心思

  马继祖话语中对大清皇家没有丝毫的尊敬,甚至还有一股对皇室的蔑视。

  “没有兴趣到国内来争地盘,自家人打自家人没什么意思的。

  ”

  骨子里透出来的霸气何等自信啊,一个小小的营长就能散发出这种霸气和自信,这让苏元春三人很难理解。

  眼前的三人如此,他们相信整个国防军都是如此,这些“同胞”,或者说是“侨民”和国内所有农民起义的反抗组织完全不同,尤其是经历过多次镇压战争的苏元春感受更深。

  邓承修对马继祖的态度更是意外,他问:“兰芳人民共和国和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什么关系?”

  马继祖轻轻一笑,回答说:“算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我们兰芳人民共和国是新成立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算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的延续,因为共和国的人民很大一部分是东万律地区反荷斗争失败后的逃亡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人民。

  ”

  “从光绪十一年开始,我们开始以兰芳人民共和国为国号,并开始以国家的名义与外界进行交流,我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主要成员是南洋的炎黄人,兰芳公民受兰芳人民共和国法律保护。

  ”

  “法律保护?你们仅用一年时间打败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还制定了法律?”李秉衡问。

  “是的,我们制定了相关法律。

  ”马继祖很是自豪的回答。

  马继祖来自东万律地区,对法律很是看中,因此对兰芳推出的所有法律草案都认真学习,甚至随军出征越南,营部都将所有法律书带上了。

  邓承修焕然大悟说:“难怪,原来你们和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只是一脉相承的不同国家,也难怪你们要赶跑洋人。

  我很奇怪你们怎么会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会变得这么强大,而且,看你们的武器也很先进,这是怎么回事?”

  马继祖回答:“这一切都是以袁牧总统为党魁的人民党创造的,人民党带领我们建立军队,发展经济和普及教育,我们才能在一年之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

  李秉衡问:“马营长,听你刚刚的语气,你们对大清帝国似乎没有太多的认同,不知我的感觉是否正确?”

  听到李秉衡的问话,苏元春和邓承修脸色大变,疑惑的看着一脸自然的李秉衡,奇怪他怎么会问出这么大逆不道的问题,即便这个问题他俩也想知道答案。

  马继祖没有回避,认真的回答:“下南洋,有几百年历史,兰芳大统制共和国也有百年历史,我们南洋先辈一直在和荷兰殖民者、土著斗争,谋求生存空间。

  我所了解的兰芳历史记载中,兰芳的创建者罗芳伯曾派人回清朝觐见你们的乾隆爷请求称藩,但是,被你们的乾隆爷给拒绝

  了。

  ”

  “百年前我们被荷兰殖民者杀害近十万人,可你们朝廷是什么态度?你们乾隆爷大骂我们死得活该。

  ”

  “南边沿海各省的官员上奏章请示,结果呢,你们乾隆爷称我们自弃王化,系彼地土生,实与番民无异,还说我们本应是要正法之人,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

  这是我们生事吗?”

  “更为过分的是,没死的侨民逃回到国内,财产被你们朝廷的地方官全部没收,全家还被发配充军。

  理由更是奇葩,此等匪民,私往番邦,泄露国内地形等等罪名。

  ”

  “你们让我们怎么认同你们朝廷,我们现在无论经济、军事还是文化教育都比你们强大,没有因此用武力回国推翻你们的统治就算不错了。

  说实话,我们很多军人都希望能回到内地来建国。

  ”

  “我们总统,还有人民党核心领导人都不同意我们的主张,袁牧总统说,内地是我们的根,至少是一个完整统一国家,我们不回去制造混乱,在外面开疆扩土,为内地建立一道屏障,不再受外人欺负。

  ”

  虽然说的事实有很多委屈,有很多惨痛的过往,但马继祖言谈举止中没有丝毫的怨恨,反而充满了自豪和自信,不仅仅是马继祖,他身后那两名站得笔挺的士兵也是同样的表情,这种反差是苏元春三人无法理解的。

  等马继祖说完,现场气氛很尴尬,交谈一下子陷入冷场,苏元春三人在皱眉思考,马继祖也没有说下去,等他们消化自己给出的这些信息。

  苏元春虽然是三人中最年轻的,现在也四十二岁了,比起眼前年轻的马继祖,他居然觉得这半辈子活到狗身上去了。

  十二岁跟着哥哥出来谋生,加入过天地会这样的反抗组织,从俘虏到将军,镇压过很多反抗活动,可谓传奇一生啊。

  苏元春对生存之道有很深的理解和感悟,这点比年长的李秉衡和邓承修要强不少。

  他清楚自己的成功秘诀是:关键时刻,狠得下心,豁的出去,敢不要命。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生存下去,社会就是如此,不出人头地必定被欺负,他不想回到童年时期。

  因平乱有功,被赐头品顶戴,记名提督衔,真可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记名提督衔,就一名号,没有什么实权的,清军中带记名提督衔的有五千多人,可谓是泛滥成灾。

  )

  这一记名就是十年,正好清法战争爆发,苏元春敏锐抓住机会,主动请缨,愿领兵抗法,博得太后欢喜,被实授广西提督,赏黄马褂。

  这下可好,期盼已久的提督职位终于到手了,苏大提督二话不说,在永州誓师,率部两千四百余人入桂抵抗侵略。

  战争结束,在广西提督的基础上,再兼任广西关外军务帮

  办,掌管广西全省及越南北部所有军权。

  即便这样大权在握,苏元春在马继祖面前依旧没有那种霸气的底气,因此,他非常羡慕马继祖。

  苏元春有不少妻妾,在镇远有赵氏,在台江有谢氏,在岑巩有李氏、罗氏等,但都没有子嗣,就他而言,没啥牵挂,这个时候,心思活跃起来。

  (苏元春服刑时,年届花甲,拜把兄弟送一婢女王氏给他,留下血脉,取名承赐,到1908年死在迪化时,儿子还没满周岁。

  )

  苏元春突然打破沉寂的气氛问:“马营长这次一定要和我们见面,主要目的是什么?”

  马继祖回答:“清法两国原定勘界一事肯定进行不下去了,兰芳取代法国,两国边境界限也是需要勘定的,但此事不急在一时。

  我军对大清国土没有兴趣,也不会进攻大清国,只是,我们师长想邀请几位大人到谅山一聚,希望能与广西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

  “合作?如何合作?两国进行边境贸易吗?”苏元春问。

  广西最高长官广西巡抚是张曜,自去年授广西巡抚一职后,一直未到任,留在京城治理京师河道,因此,广西事实上是苏元春官职最大。

  而广西布政使一职是李秉衡,是在年前六月因主持龙州西运局有功,由广西按察使一职上升任,而且暂时还兼任着按察使一职。

  可以说,广西一省军政要员都在此,苏元春代表广西来与兰芳谈合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是最好的人选。

  从社会最底层成长起来的苏元春有着敏锐的眼光和迅捷的行动,能够把握住似流星般的机会,成就自己人生的辉煌,主动请缨领兵抗法就让他从五千多记名提督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物以稀为贵的实名提督一职就是明证。

  苏元春是聪明的,历史上的他又是悲情的,被和自己有过节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借机陷害,导致仕途一蹶不振,被捕入狱,发配边疆,最后客死异乡。

  能在动荡不安的时局环境下,看准机会,背叛天地会等组织,毅然投靠湘军,走上军旅,进而靠着自己的勇猛,屡建战功,成就现在的名将地位;又能在记名提督位置上一忍十年,任劳任怨,时刻准备着,只为等待一个机遇。

  这样的人,岂能对大清官场没有深厚的了解?虽然高居广西提督一职,苏元春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一方面是来自南边法国殖民军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是自己熟悉的官场暗箭。

  马继祖的出现,与大清完全不同的兰芳新气象带来了一丝曙光,苏元春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新的机遇,一次比清法战争更大的机遇。

  问完话,苏元春带着满怀期待的目光看着马继祖的眼睛,想要从马继祖的眼睛里找到自己需

  要的信息,不过,他失望了,马继祖一如既往的平静。

  马继祖回答:“边境贸易只是简单的合作,我们希望双方有深层次的合作。

  我们徐副总统已经前往贵国上海。

  据我目前收到的消息,我军在上海取得很大进展,收复了全部租界,羁押了所有洋人,并和两江总督曾国荃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

  又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苏元春三人被炸得晕头转向的,这个兰芳,怎么就这么厉害,一下子将所有列强都得罪了,他们就一点都不怕全世界列强联合起来报复吗?

  “你们,你们不怕列强报复吗?”邓承修指着马继祖语无伦次的问。

  有人能压制列强,自然能让人心爽,而且压制列强的还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就更爽了。

  但是,这些人也太无法无天了,什么都敢干,天不怕地不怕的。

  马继祖轻笑:“有什么好怕的,除了北边的北极熊,其他列强要过来报复,只能从海上来,英国最强大的舰队在我们眼中都是小儿科,我们有什么好怕的?”

  “太平洋那边的鹰醬呢?”邓承修问。

  “他们?哼,檀香山现在是我们兰芳的一个省,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就驻扎在那里,不是我瞧不起他们,他们敢来吗?不怕我们在他们西海岸登陆?”马继祖冷冷的回答。

  在兰芳人眼里,世界没有一合之敌!苏元春两只眼睛星光闪闪的,机会,机会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