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两军首脑首次会面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2-03 14:47      字数:11194
  第208章两军首脑首次会面

  苏元春在苗伟和魏立波的里外协助下出了步战车,双脚落地,苏元春有种重回人间的感觉,还没有从缓缓悠悠的感觉中走出。

  这一路路程虽然不远,河北到河南,跨过一座由动力舟桥搭建的临时钢桥梁,上上下下的,加上奇穷河两岸临时开辟的道路高低不平,履带步战车在这样的地方行走,自然是颠簸摇晃得很厉害。

  苏元春和朱星源骑马的技术算是比较精良的,骑在马背上,虽然也很颠簸,但那种颠簸对他们而言没有一点压力,骑上一整天都没啥问题,可这铁车,段段时间可要了老命了。

  步战车可不是颠簸而已,对从来没有坐过步战车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左右摇晃,没有定式的摇晃,加上速度比较快,摇晃的幅度被放大不少,也难怪苏元春有种后怕的感觉。

  朱星源是自己慢慢爬出步战车后舱门的,两人险些没有站稳脚跟,一阵眩晕很是难受,对于一个行伍来说,多少有点丢脸,好在,两人下来之后没有呕吐。

  “苏大人,还好吧?”苗伟搀扶着苏元春关切的问。

  “还好,就是有点眩晕,得缓缓。

  ”苏元春尴尬的回答。

  “苏大人,您二位已经很是了不起了,至少车上车下都没吐,比起我们国防军九成士兵都要强。

  第一次坐这车,九成人都不习惯,大部分会要吐,强一点的坚持到最后下车的时候吐,不少战士在车内就忍不住吐得稀里哗啦的啦。

  ”苗伟解释说。

  “啊,怎么会这样啊,那他们干嘛还要坐这铁车啊,那不是没事找罪受吗?还不如骑马来得痛快呢。

  ”苏元春不解的问。

  “这车叫步兵战车,是装甲部队机步兵的专用装备,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火力强、机动性好、防护有力等特点。

  配合装甲部队的另外一种装备,只要有两百辆,即便你派出数万骑兵冲杀也没用,更不用说步兵了。

  ”

  当然,苗伟没有提坦克和步战车的履带脆弱的缺点,这个时代也没有人会想到用炸药来炸履带这种战术。

  “厉害,难怪你们国防军能这么快将法国人打败,有这种利器,真的可以横扫战场,特别是苗营长刚刚在车上介绍的射击孔和观察瞄准装置,更是厉害,你可以杀敌,敌人拿你们还没一点办法,除了坐着有点眩晕以外,真是无敌了。

  ”缓过神来的苏元春不由自主的竖着大拇指夸赞。

  不远处,越南师师长安富国、参谋长甘铁生、107火箭炮团团长成龙飞、后勤支援团团长郭立强、还没有卸任的前敌总指挥唐喜亮站在原远征军指挥部的门前看着在恢复中的苏元春,没有上前迎接,而是在等候着。

  见苏元春恢复

  得差不多了,苗伟说:“苏大人,好些没?我们师长带着团级军官在迎接您的到来,要不我们先过去吧。

  ”

  “好,好,真是怠慢了,还请苗营长帮老夫解释解释。

  ”苏元春一听急忙解释起来。

  “没事,大家都懂,第一次坐嘛,都能理解。

  ”

  说完,苗伟和魏立波带着苏元春和朱星源走向远征军指挥部门口,魏立波率先一步走到安富国面前敬礼:“报告师长,客人已接到,警卫营营长魏立波。

  ”

  “礼毕。

  ”安富国回礼。

  “师长,这位就是大清广西提督苏元春苏大人。

  ”

  “欢迎苏提督前来谅山做客。

  ”安富国上前握住苏元春的右手微笑着说。

  “怠慢了,怠慢了,刚刚被你们的步战车来了一个下马威,好家伙,半天都没缓过神了。

  ”苏元春毕竟是久居官场的人,很快就调整过来,揶揄的语气将一切尴尬吹得烟消云散。

  “来,苏提督,这位是我师参谋长甘铁生,这位是我师谅山战役前敌总指挥、步兵三团团长唐喜亮,这位是我师后勤支援团团长郭立强,这位是我师107火箭炮团团长成龙飞。

  ”

  安富国将自己身后的部下一个个介绍给苏元春,每个人都是先给苏元春敬礼,然后才伸手和苏元春握手,对苏元春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前来迎接的都是团级以上军官,营级及以下军官都不够级别站在这里,安富国采用的是后世种花家的外交礼仪,而且礼仪级别还很高。

  这种阵势,苏元春那里见到过啊,无论是在军营中,还是在地方上,苏元春都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礼节,受宠若惊的他急忙将身边的朱星源介绍给安富国。

  “安师长,这位是奇门遁甲居士朱星源先生,星源先生通儒学,擅经术,精军事,覃思词翰,雅好仙道之术,精于天地人之学。

  子熙行伍数十年,有胜有败,自星源先生来到我的军中,参议军机,子熙逢凶化吉,屡获战功,拜星源先生之功,才有子熙今日提督之职。

  ”

  朱星源虽然只是苏元春的军事幕僚,职位和甘铁生差不多,但苏元春从没将他当作下属看待。

  今天看到安富国这阵势,苏元春有点招架不住,只好求教于朱星源了,但又不能明着说。

  苏元春将朱星源推到前面,他心想,有奇门遁甲之术“护身”,朱星源绝对比他更适合应对。

  因此,苏元春非常慎重的将朱星源介绍给安富国,这也是他的权宜之计,未自己争取深思熟虑的时间。

  “欢迎星源先生来谅山做客,奇门遁甲之术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黄老道家重要的秘术,也是一门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敬重和传承。

  ”

  安富国没有伸手和朱星源握手,

  而是左手抱右手,拱手,躬身,行了一个“作揖礼”,以示为敬。

  这个“作揖礼”是道家礼仪中的一种,是在平辈人见面所用的“拱手礼”基础上的礼仪,比拱手礼更加恭敬,一般对长者多行此礼。

  安富国之所以行“作揖礼”,他更多的是有感于道家在后世非常弱势,很多传承已经消失,特别是一些珍贵的文献在历次战火中毁掉了,因此,见到朱星源这样一位精通道家之术的人,自然很是尊敬。

  这一礼下去,朱星源满脸错愕,他没有想到如此强大军队的首领居然会对自己如此推崇,其态度甚至超越苏元春对自己的态度。

  朱星源反应很快,并没有心安理得的接受安富国这一礼,他不可能接受安富国对长辈的礼,只得回了一个“作揖礼”,同样表示自己对兰芳国防军的尊敬。

  安富国和苏元春、朱星源见礼之后,邀请两人参加升旗仪式,安富国的想法和胡书达一样,以最高礼仪来迎接客人。

  国防军师级部队都配备了一个小小的军乐队和一个国旗护卫队,兰芳第一次国务大会就“国歌”的选定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后来经过仔细考虑,大家都认定了对六十个人具有非同一般意义的“国歌”,就是那熟悉的旋律,熟悉的庄严。

  安富国邀请苏元春、朱星源一同来到上午刚刚布置好的观礼台上,等待升旗仪式的开始。

  随着升旗仪式的号角吹响,擎旗手在两名护旗手和国旗护卫队战士的护卫下,踏着整齐的步伐从指挥所内走出来。

  最后一排护卫队战士走过指挥所大门的时候,整个队伍一同踢起正步,一直等擎旗手走到国旗台前两步远的地方,队伍才又回到齐步走的动作。

  擎旗手和两名护旗手抬步登上国旗台旗杆下,擎旗手将国旗郑重地交给升旗手,升旗手接旗后将国旗挂上旗杆,解开折叠的国旗,等待着命令。

  作为升旗方队的灵魂所在,带队指挥官抬起手中的指挥刀,一声大吼:“向国旗----敬礼!”

  他身后的护旗卫队战士与指挥官同时吼出“敬礼!”两个字,军乐队奏响国歌,升旗手也迅速将国旗向空中甩出个扇形,擎旗手站在旗杆下对着国旗敬礼。

  安富国是军人,他站在观礼台上也抬起右手,对着远处的国旗庄严的敬礼,身后的其他国防军军官们也一样抬手敬礼,边敬礼边跟着节奏哼唱国歌。

  如此庄严的气氛感染了苏元春和朱星源两人,他俩也挺直腰杆,满脸肃严,目视着缓缓升旗的八卦图案的旗帜。

  作为研究道家预测学的朱星源,面对着红旗上围绕着先天太极图的金黄色八卦图案,很是亲切,而国防军的升旗仪式比以往经历的所有仪式都

  显得有庄严感,这又是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随着带刀指挥官一声“礼毕”之后,升旗仪式结束,护旗卫队原路返回,安富国才带着两位客人离开观礼台,走进指挥所内。

  升旗仪式虽然结束,苏元春和朱星源依旧处于震撼之中,一个刚刚占领谅山一天的军队,能将这种庄严的仪式做到如此淋漓精致,可见这支军队强大到何种地步。

  跟在安富国后面,脑海中还在想着观礼台上的感受,看着那整齐的步伐,听着正步踢出来的脚步声,横竖一条线的队列,刺刀顶着前面人的后颈,一个个细节不停的在脑海中重复浮现。

  特别是升旗手用力在空中甩出的扇形,动作干净有力,姿势威严庄重,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着这支军队的强悍。

  苏元春非常庆幸,庆幸自己选择前来谅山拜访,从安富国一系列的动作来看,他清楚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他也想清楚了,只要安富国提出的要求不是太过分,他一定会极力的配合。

  朱星源的心思也很复杂,作为方外之人,原本并不想过多的介入俗务当中来,但那面红色的八卦旗帜却深深的吸引着他,有种愿为这面旗帜付出一切的冲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