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勘界初议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2-03 14:47      字数:11388
  第209章勘界初议

  指挥所外百米范围之内,警卫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将指挥所围得水泄不通。

  即便是国防军已经将谅山城全部控制住了,但城中依旧还有一些谅山的原住民存在,国防军并没有对原住民进行驱逐,只是征用了指挥所周边的房屋罢了,同时,因为刚到谅山,也没有对老城区进行戒严。

  苏元春的到来,又是龙影成员安富国亲自接待,魏立波自然知道事关重大,对指挥所的警卫工作自然十分上心。

  这些,进入到指挥所内的苏元春和朱星源自然不知道,在安富国的热情招呼下坐在客位,此时的两人还没有完全从震撼中走出。

  主战车的震撼只是装备先进而已,算是强军的一方面,作为一名老军人,他深知武器装备再先进也不是强军的主要因素,他知道清军的武器并不是很落后,只是因为自产能力差,主要依靠进口,导致数量并没有普及而已。

  升旗仪式让他看到了一种信仰的存在,结合在观礼台上观察到四周国防军官兵的面貌,才真正的被震撼到。

  仪仗队或许只是全军挑出来的精兵,只要舍得投入,自己下点功夫也不是不能训练出一支精锐部队来,这还不足以让两人如此震撼。

  国防军官兵,特别是那些士兵,无论从军纪还是从气势上看,都与清军士兵有着截然不同,没有面黄肌瘦,更没有自由散漫,全部如同一个模子刻印出来的一样。

  那么,周边的那群士兵呢?作为老军人,即便国防军还没有授衔,官兵着装上区别不大,苏元春还是能分出官和兵来。

  国防军士兵仅仅是这么一站,举手头足之间无不透着军人的威武与阳刚,一言一行,处处洋溢着军人的气质和自信。

  军姿威武、霸气,队列整齐、肃静,姿态端正、振作,信念坚强、忠诚。

  一个两个不足为奇,一队两队也不足为怪,但国防军个个如此,人人如龙,个个如虎,这就可怕了。

  “苏提督,富国冒昧邀请贵军派人前来,还请见谅。

  没有想到是提督大人亲自前来,更没有想到提督大人来得如此之快,准备不周,还请多多包涵。

  ”

  安富国的话打断了苏元春和朱星源的思绪,两人回过神来,相互看了一眼,苏元春身体略有前倾,回答说:“打扰了,打扰了。

  苏某也是领兵之人,贵军之威武之师让苏某大开眼界,难怪那些不可一世的法国鬼子在你们面前不堪一击啊。

  ”

  “苏提督妙赞了。

  国防军成军一年多,仅仅是初创,本师官兵除了本师长以外,军龄最长的,也只有十三个月,军龄最短的士兵只有四个月,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安富国面带微笑的解释。

  十三个月!

  苏元春猛吸一口冷气,眉头不由一紧,仔仔细细的打量着陪坐的几位团级军官。

  “妙赞”,去他娘的妙赞。

  他虽然没有留意军官们坐下时的情况,但眼前的这几个人,上体端直,胸腰挺拔,两肩平展,两只手自然平放在腿上,两条腿自然弯曲、并拢,两腿微丝不动,坐姿整齐划一、优美如画。

  结合刚刚的仪仗队,这支军队真正将“站如松,坐如钟”这种意境做到了极致,苏元春意识到,没有钢铁意志是无法再细节上做到如此程度的,这就是十三个月的成就?或许还没有十三个月吧!

  苏元春将两支军队对比了一下,甚至还将远征军也拿进来比较了一番,无论从哪一方面来对比,都让人有他一种自行愧惭的低微心态。

  吞了一下口水,苏元春决定抛弃一切癔想,单刀直入,先从这个国防军最高指挥官这里摸清楚兰芳的意图,不然,让他面对这样的军队,真没有一战之勇。

  “安师长,《清法新约》签订,即便镇南关获胜,大清是不败而败,法军不胜而胜,根据条约之规定,清法应该近日进行边界勘定,现在贵国取代了法国在越南的地位,这勘定边界的事情该如何进行下去?”

  安富国说:“清越两国山水相连,犬牙交错,两国边境民众跨境而居现象颇多,历史上又有宗藩关系这一特殊情况,边界问题相对比较复杂,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谈定下来的。

  ”

  “我军新占越南,无论北圻河内,还是南圻西贡,法军都不复存在,由我军暂时军管。

  京都法国驻清公使曾对贵国多有施压,甚至威胁,甚至,法国外交部也对清国政府发出战争恫吓,你们大可不必担忧,除非他们能从澳洲或南美洲绕道而来,否则来不了。

  ”

  “另外,法国国内现在已经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北圻远征更是掏空了法国政府的口袋,财政紧张,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远征军队,不足为惧。

  ”

  苏元春认真的听着安富国的话,内心对朝廷签订合约的举动很是恼怒,堂堂大国居然被小小法国虚张声势的恫吓吓得步步后退,打了胜仗还要对敌人如此卑颜奴膝。

  苏元春问:“我南疆大军镇南关大捷,本能乘胜而击,为牺牲之同胞复仇,但朝廷一令止戈,我辈军人不可违抗军令,只得班师回国,实乃憾事。

  如今,贵军击败安南之法军,也算是为我们报了一仇。

  不过,兰芳取代法国,边界一事总得有个说法,否则,我们对朝廷无法交代啊。

  ”

  安富国来越南前对越北边界历史资料多有了解,兰芳国务会议上也统一意见,主要口岸维持后世的口岸不变,其他地方界线基本按照种花家设定的两国边界来划分国界线,该争取的就争取

  ,实在争取不了的也不会太过勉强。

  安富国回答说:“苏提督,你我虽不是勘界代表,但我还是能代表兰芳来确定几个思路,供清方勘界大臣参考,等我国负责民政、外交事务的官员抵达谅山之后,双方再具体协商。

  ”

  “多谢安师长,子熙愿闻其详。

  ”

  “未来的战争,关隘起到的作用将越来越小,攻城略地的战争多数是在野外决出胜负,据城而守也仅仅是苟延馋喘而已,拖延不了多少时间,平添无辜百姓伤亡罢了。

  ”

  “自东向西,海岸边以北仑河未界,东兴自古归属炎黄,自当为清国所有,北仑河对面的芒街为我兰芳所有,北仑河上由我方负责修建永固大桥,两国各自在两地设海关和自由贸易区,经济贸易互通。

  ”

  “镇南关大捷是无数壮烈牺牲的炎黄人换来的,此关城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因此,我方认为以镇南关为界是最佳选择。

  我方派出工程人员在贵方提供的原始资料基础上负责重修镇南关关城,以关城为两国界线,城北为清国,城南为兰芳国。

  ”

  “我虽然没有去过桂省,但我知道清国交通极为落后。

  我们兰芳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想富,先修路。

  交通落后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桂省想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唯一的办法是改善交通。

  我建议,在镇南关关城边,开山破土,打通两国交通线,我方负责修建高等级公路和铁路,连通两国,共同和平发展。

  ”

  “最西边,以红河及其支流小赌咒河为界,红河以东、小赌咒河以北的河口、马关归属清国,南面老街和红河以西归属兰芳。

  类同北仑河那样的操作,工程建设的投资全部由兰芳负责。

  ”

  “至于其他地方的边界,都是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两国犬牙交错,相对复杂,我们坐下来慢慢协商,一旦协商好,划定两国边界线,我们一起埋下永久界碑,避免后人为此争执。

  ”

  安富国的话信息量很大,苏元春一直认真的听着,没有发言打断,时而皱眉深思,时而喜形如色,等安富国说完,他还在就听到的内容一条条琢磨。

  特别是安富国那句“要想富,先修路。

  ”对他的触动很大,清国境内的交通状况确实很差,自己在永州誓师,率部2400余人南下,这一路可遭老罪了,非战斗损员近二十人。

  从国防军底层士兵身上,苏元春也看得出兰芳不是自己这些苦寒兵卒能相提并论的,他们很富裕,无论是武器还是军装,看上去很简洁,却显得非常高档。

  对国防军的食物还太多了解,从士兵的气色也能看出比清军吃得好。

  苏元春没有接触过兰芳的普通民众,不知道兰芳国民生活状态如何,但他从士兵军

  装的新旧也能想到,一定不会比国内那些衣衫褴褛、破烂不堪要强吧。

  “安师长,我军镇南关大捷,清军挥师南下,收复文渊、谅山,进军北宁,之后才在朝廷的命令下回国。

  北宁就不说了,文渊和谅山总得划归清国吧,这毕竟是我们收复的地方。

  ”苏元春按照和邓承修商量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想法。

  安富国没有否认苏元春的说法,他说:“根据你们清法两国互换的新约,加上你们归国长达七个多月,现在还据守在关前隘,连镇南关都没派出一兵一卒,何况文渊?去年10月,法军派出一个整编师占据谅山,这就是为勘界做准备的。

  没有我们,以法国人的尿性,加上外交恫吓,其他列强助攻,你们恐怕是连镇南关都难以保住。

  ”

  “我之所以提出将镇南关作为边界,主要还是看镇南关的历史价值,是两地人民英勇抗战的见证。

  ”

  苏元春问:“如安师长所言,修路筑桥,兰芳要是对我国发动战争,我们岂不是无险可守?”

  “为何要发动战争?东南亚、澳洲、美洲,哪里没有土地?我们有必要为了一点点土地和国内的同胞打得你死我活的?苏提督,我们兰芳人都是炎黄人,兰芳国地广人稀,需要大量从国内引进大批移民,我们有必要和国内结仇吗?”

  “再说,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到处都是失地百姓流连失所,可谓是民不聊生,生存艰微,他们已经购苦的了,我们绝不会将战火再强加在他们身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