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任君差遣,绝无二话
作者:清风老田      更新:2019-12-04 02:00      字数:14528
  第210章任君差遣,绝无二话

  苏元春出身虽然算不上卑微,并非大富大贵,也算是有个小康之家,勉强可以解决温饱问题,日子过得比清朝大多数底层百姓还是好得多。

  其父苏宝德是一个小商人,平日种田,闲暇时光兼着做点小生意,一家人小日子过得还是蛮开心的。

  好景不长,太平军席卷而来,苏宝德为了包围家园,亲任团总,带着永安州(今广西蒙山)人民奋勇抵抗,被太平军杀害。

  失去父亲的庇护,苏家从此开始没落,从小康之家沦落到最底层人群之中,其兄苏元璋为报父仇于咸丰五年(1855年)加入张高友领导的天地会。

  十二岁的苏元春虽然和哥哥相依为命,年幼的苏元春因为哥哥的原因也加入了天地会,哥哥虽然是亲的,但整天奔波劳碌,哪里顾得上自己的弟弟,苏元春相当于无依无靠。

  沦落为一个底层杂人,普通的散户游民而已,没人管,彻底被放羊,到处浪,过着流浪汉的生活,无所事事,靠着副业和偷盗为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在一次偷盗的时候,被官兵抓个正着,逃跑之后,遭到官府的缉拿,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投奔哥哥。

  因此,苏元春对清朝底层百姓的生活是非常了解的,安富国那句“他们已经够苦的了,我们绝不会将战火再强加在他们身上。

  ”触动了他内心很多年都不愿去触碰的地方。

  “安师长慈悲!”苏元春站起来对安富国拱手躬身。

  “苏提督客气。

  ”安富国也站起来,拉着苏元春坐下说:“苏大人,广西远离中原,偏安一隅,自古被称为南蛮之地,明朝时期大量移民涌入,经济才有所好转。

  ”

  “但是,这里兵祸连年,从来就没有安稳过,四处起兵,内患不绝,加之鸦片战争之后又成为鸦片走私的重灾区,各种矛盾雨后春笋般出现,冲突不断,内外交困,这样的环境之下,底层百姓能过上什么安心日子?”

  “我能想象得到,因为法国远征军的到来,朝廷在此集结大批军勇,连年抗战,本来就不堪负荷的广西,现在能吃饱穿暖的人估计也没有多少,我估计广西饿死了不少人。

  ”

  作为主管一省军事的苏元春虽然没有主管民生的布政使清楚,但他作为广西人(梧州蒙山)还是知道一些情况的,广西人口1850年还有780万人,到去年(1885年)初步统计,广西人口只有510万人。

  历史上,广西因为大规模战争和自然灾害带来人口的急剧减少,只有很短时期的稳定社会才让人口快速增长一些。

  广西人口要等到1888年才能止住减少的势头,

  出现回升,到宣统三年(1911年)达到900万。

  苏元春满脸悲戚:“安师长,你说的情况,苏某不是不知道,但身为一省提督,主要职责是镇守南疆,抵抗外敌入侵。

  清法两国战争虽然停止了,但洋人对八桂大地一直垂涎不已,我不得不竭尽全力组织八桂子弟来预防。

  ”

  安富国说:“苏提督大可不必介怀,广西人的苦难非你一人之责,真算起来是你们朝廷的问题,也是整个制度的问题,根源还在土地兼并和朝廷的腐朽上。

  我们虽然不会进入炎黄大地与朝廷争夺江山,但还是可以帮帮清国底层民众的。

  ”

  “真的?你们兰芳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苏元春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安富国。

  “是的,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安富国回答说:“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别看这次你们和安南阮氏共同抵抗法国人,但安南人并非善类,一旦缓过来,必定对你我反咬一口。

  ”

  “此话怎讲?”苏元春很是疑惑,他毕竟是从底层上来的,对历史了解的并不多,也没有了解安南历史上的事情,更加不知道安南未来白眼狼行为。

  安富国不仅是广西人,还是凭祥人,自然对安南历史有所研究,五代十国时期,交趾叛乱从炎黄分裂出去,成为独立国家,此后与炎黄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战争。

  安富国说:“交趾自古受炎黄管辖,秦设象郡,汉设交趾郡,唐设安南都护府管理,又设静海军节度使管理,但五代十国期间,交趾叛乱独立分裂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

  “南汉王朝时期,静海节度使曲承美部将杨廷艺起兵驱逐南汉军队,后被其部将矫公羡所杀,其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矫公羡,先向南汉军队求援,后在白藤江埋伏南汉军,击败南汉军之后自称为王,定国号吴朝。

  此战被称之为白藤江之战。

  ”

  “宋朝时期发生的宋越熙宁战争,越南李朝李常杰和宗亶围攻邕州(现南宁),全城无一人投敌,全城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被屠戮一空。

  ”

  “其他时期的战争暂且不说了,我们就说当朝的战争吧,乾隆五十三年,安南西山朝北伐,导致后来的清越战争发生,清军可没占什么便宜,后来虽然求和继续维持宗藩关系,但以后呢?谁能确保他们没有二心?”

  “这样的人,我们兰芳是不可能彻底信任的,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炎黄人来降低安南人的比例。

  我们正在东部沿海和各省合作,招募移民,但毕竟路途太远,长途运输,移民速度太慢,而你们广西近在此尺,得天独厚,更加有利于移民。

  ”

  安富国说完,苏元春没有

  马上说话,皱着眉头沉思,安富国也没有打扰,就这样坐在那里等待。

  苏元春很纠结,人口基数是部队招募士兵的源头,一旦人口大量减少,以后自己想要招募士兵都会很困难。

  还有,他看得出安富国想要的移民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千两千,而是以万为单位的招募,大胆一点猜测,或许整个广西的人口加在一起都不够安富国他们招募的,不然,他们不会四处开花的招募。

  当然,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很多,特别是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人口数量估计差不多能达到广西的十倍。

  (其实也就六到八倍的样子。

  )

  让苏元春更难下决定答应的是朝廷的态度,南疆人口减少,还是自己促成的,朝廷怪罪下来,肯定是逃不掉责罚,朝廷什么尿性,苏元春实在是太清楚了,何况自己还有不少对头等着自己犯错呢,及时不是对头,自己能从记名提督到实名提督,这个位置眼红的人更多。

  “安师长,我们广西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如果太多百姓都南下安南,广西很可能会被掏空,到时候会出大问题的。

  ”苏元春满脸苦涩的看着安富国。

  安富国说:“苏提督大可不必担心,首先,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生活艰难的,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的家庭,一群饥肠辘辘的人,随时都有可能饿死,还相当于让他们到我们这里获得一线生机。

  ”

  苏元春不解的问:“安师长,如果是这一类人倒是没问题,但是,他们要不是孤儿寡母,就是老弱病残,你要了不是增加负担吗?再说,一般移民不是需要那些身强体壮的青壮劳力吗?”

  “不。

  ”安富国摇头说:“无论是身强体壮还是老弱病残,都是一条生命,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既然有能力,就不希望那些同胞活活的饿死。

  即便是老弱病残也没关系。

  老人有经验,修养修养,只要营养跟得上,可以在农业生产上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者直接用经验指导。

  ”

  “弱小的小孩是我们最喜欢的移民,我们会供他们读书识字,让他们从小学习文化,等长大以后,就是我们兰芳最好的公民。

  ”

  “至于那些病残人员,生病的人,我们会用最好的药进行医治,只要痊愈了,一样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残疾的,能自理当然没问题,我们会提供衣食住行,也不需要我们太过操心,付出一点粮食而已;至于严重到不能自理的,我们会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总不至于让他们自生自灭的。

  ”

  朱星源站起来对安富国躬身行礼:“兰芳国防军此举大善,一旦办成,能活人无数,此乃功德无量。

  ”

  朱星源算是玄学

  之人,自然清楚玄学“五弊三缺”的说法,其中“五弊”不外乎是“鳏、寡、孤、独、残”,这一类人也是堪舆风水相士方面的命理,能学会也是一门生计。

  但是,能学会这门技艺也只是少数人而已,对于绝大多数“五弊”之人,他也是无能为力,因此,对于安富国有安顿好这些人的办法,他自然是心有所感。

  他相信因果,也很忌讳强行插手改变因果,但顺势而为的事情还是可以做得,他不介意借助兰芳国防军谋取点功德,也能充抵一些天谴惩罚。

  “星源先生?”苏元春抬头疑惑的看着朱星源。

  “苏大人,能做出大量安置五弊这类人的人,都是上天派来的大善人,也是天下明主,别说他们承诺勘定国界之后不会进攻广西,就是往后他们直接谋取广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国内什么情况,我想苏大人比我更有发言权吧。

  ”朱星源缓缓坐下后向苏元春解释。

  “那,朝廷方面?”苏元春依旧没有释怀。

  “朝廷方面,刚刚安师长已经讲了,他们会处理,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合作了,我们这偏远的八桂之地有什么不能合作的?再说,朝廷真的怪罪下来,苏大人,你不会弃官南下吗?”

  “弃官南下?星源先生的意思是,我也移民兰芳的安南?”苏元春问。

  朱星源点了点头,欲言又止。

  对他极为重视的苏元春马上发现了朱星源有话没说,焦急的问:“星源先生,您是不是算到了什么?还请先生赐教,子熙不甚感激。

  ”

  “唉!”朱星源苦笑了一下,最后还是开口:“苏大人,我算过你的一生,你会遭受冤枉,坐牢,发配边疆,最后即便守得天明见云开,亡故在颠沛流离之中,不得善终,很抱歉,我没有找到化解之法,我在你军中也只准备带上一段时间就会离开。

  ”

  “啊?!”苏元春当场傻愣,思绪混乱,失去方寸。

  安富国安慰道:“苏大人,事在人为,该提防时还是要提防,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又对朱星源说:“星源先生,我敬畏天地,也敬畏古老传承,我不说对算命占卜全信,但也不会依靠算命占卜来做事。

  我们人民党人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能改变这个世界。

  ”

  朱星源老脸一红,不是因为听到了安富国的怀疑之言,是真的有苦难言,他一来到谅山,就认真看过安富国的面相,一看之下,居然看不清安富国的命理,自己一直没有参与交谈,就是在暗暗的用奇门之术测算,还是没有测算出子丑寅卯出来,这让他深感失败。

  朱星源不想认输,转头测

  算苏元春的命理,居然发现苏元春原来的命理居然出现了一线生机,虽然生机走向还不明朗,但这个命理对苏元春来说是大吉,他才忍不住对苏元春进行劝说。

  朱星源坐不住了,再次站起来对安富国躬身作揖,开口说:“安师长,首先请原谅浩文冒昧。

  ”

  “无事,星源先生无须客气,事无不可言,尽管大胆说。

  ”安富国笑着回答。

  “安师长,浩文一见安师长,一时好奇,在没有获得您同意的前提下帮你看了看面相,居然看不出安师长的命理,很是不甘,又暗暗用奇门之术进行测算,还是没有测算不出什么来。

  ”

  说话之间,朱星源满脸腥红,感觉很是丢脸,苦笑着摇头后有说:“我刚刚说了苏大人的命理,是我在镇南关大捷之后帮苏大人看的,因为我无能为力,所以没有告诉他。

  ”

  “但是,刚刚我不甘失败,又帮苏大人测算了一下,苏大人的命理之中居然出现了一线生机,虽然没测算到他本人的最后结局,但已经比原来的命理好上百倍,至少苏大人子嗣枝繁叶茂,人才辈出,而不是原来的三代而亡。

  ”

  “此事当真?”苏元春用力抓住朱星源的手臂紧张的问。

  “浩文绝无虚言。

  而且,我也帮自己测算了一下,我的机缘也发生了改变,最后我推测,不管苏大人还是我,机缘都在兰芳。

  ”朱星源满脸笃定。

  “好。

  ”苏元春一巴掌狠狠的拍打在自己的大腿上,也顾不上大腿火热的疼痛,中气十足的说:“安师长,需要苏某做什么,尽管吩咐,从此之后,我苏某人任君差遣,绝无二话。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