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回 幸得好友三两人 任性分科误一生
作者:文心远      更新:2019-10-21 11:19      字数:6286
  这一天刚刚放学,很多同学们围在操场边上的黑板前议论纷纷,向杰挤进去一看,原来是红棉文学社的一名成员的作品获奖了,是一首关于红水河的长诗。写得确实好,向杰看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心想自己以后也要像他一样。

  向杰的同桌是一个叫长江的大个子男孩,喜欢文学,拉了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荷花文学社。

  这一天,他对向杰说:“向杰啊,墙报上的那首诗歌看了吧,写得好吧?”向杰说:“好,太好了。”长江说:“你语文这么好,又写得一手好作文,加入我们的文学社吧。我相信你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向杰听了说:“好呀。”

  向杰心里想:“总有一天,我也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

  星期天,他们利用休闲时间在排版,印刷自己的文学社刊,玩得不亦乐乎。文学的种子,就这样他们年轻的心灵里开始种下了。

  后来,向杰的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无数次退稿之后,终于在《泸州日报》发表了平生的第一首诗歌:

  《人生小启》

  并非所有的微笑

  都代表欢乐

  并非所有的眼泪

  都代表悲伤

  并非所有的痛苦

  都源于失败

  总之

  求索奋进的轨迹

  便是人生的航线

  拿到了他人生第一份刊登他诗歌作品的报纸和5元稿费的汇款单,心里不禁激动万分,立志以后要当个作家。

  再后来,向杰还当上了《辽宁青年》期刊的小记者,并发表了一些小文章。

  外宿的学生,一般是干部子女或是本地人,都有自行车上下学,只有向杰是个例外,不仅住的最远,而且还没有自行车。如果哪天表叔家开饭晚了点,就会迟到。所以向杰经常跑步上学,但还是经常迟到。

  向杰是多么的渴望也拥有一辆自行车,哪怕是破的烂的,只要能骑就行。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除了奔跑,还是奔跑!

  这一天,向杰又迟到了。英语老师正在上课。向杰喊了:“报告。”

  老师停下来,看了看向杰,很不耐烦地说:“怎么你经常迟到呢?你可以住宿舍呀?”

  向杰无言以对,因为他不能说什么。他虽然穷,但自尊心却是非常强的。

  这时,前排一个座位上的两同学,一个叫朱赢,一个叫朱誉,在窃窃私语。朱誉说:“这向杰是迟到很多次了。”朱赢说:“他应该有他的难处。”

  中午,向杰背着书包,正在往学校赶。突然后面响起了一阵自行车铃声,向杰头也没回,靠边走。但是车铃声又响起,向杰回头一看,是朱赢,正在笑眯眯地看着他。向杰也冲他笑了笑。朱赢笑着说:“来,上我的车吧。”向杰推辞了说:“不了,我走着就行。”朱赢笑着说:“上吧,快迟到了。”确实是要迟到了,向杰就同意了,跨上了朱赢的自行车后架上了。第一次搭自行车,用力过猛,朱赢差点没控制住,车左冲右拐,像s一样向前蛇行而去。

  俩人刚进了教室,上课的铃声响了。向杰朝着朱赢,笑了笑,表示感谢。

  后来,每次路上遇到向杰,朱赢都带向杰一把,渐渐的俩人成了好朋友。再后来向杰知道,朱赢竟然是县交通副局长的儿子,但他一点都不像其他高干子弟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非常的平易近人。

  向杰在学校里从来不跟高干子弟和本地人交往,毕竟自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不是一路人,话说不到一起。朱赢是个例外,他喜欢向杰。

  除了朱赢外,还有一个高干子弟也很喜欢和向杰交往,他叫杨智,是县教育局杨书记的儿子,坐向杰的邻桌。

  这个杨智很清高,霸气,打架斗殴就像吃饭一样平常,但很喜欢和向杰交往,可能是因为他迷恋一个女孩,叫向阳。向阳的爸爸是向杰老家的族人。杨智对向阳久追不到,就是想通过向杰这层关系,达到追求向阳的目的。向杰实话告诉他:“向阳他爸爸很早就离开家乡了,根本不认识我,我帮不了你的。”但杨智一直不信,或者也许是信了,但还抱有一丝希望,始终对向杰如同待未来的大舅子一般。

  高一结束了,同学们都在为分科的事情议论纷纷,向杰去找刘小伟一起来到了杨立万的宿舍。杨立万正在努力地学习语文。向杰问杨立万:“没想到,你数理化那么厉害,干嘛选文科呢?”杨立万笑着说:“难道我文科不厉害吗?”向杰也笑着说:“厉害,不过你文科有理科厉害吗?”杨立万说:“理科没有前途啊。”

  刘小伟在旁边说:“谁说理科没前途?理科更容易找工作。反正我文科不怎么样,我就读理科。”向杰笑着说:“杨立万你是想以后当大官吧?”

  杨立万笑而不语。

  “那你是读文科还是理科呀?”刘小伟和杨立万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向杰。

  向杰犹豫了一下说:“我选理科。”两人吓到了:“不是吧,你语文那么厉害,不读文科浪费了。”

  向杰紧握着拳头,做一个加油的姿势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刘小伟不解的说:“你们两个真是的,理科厉害的却读了文科,文科厉害的却去读理科。”

  向杰,从小到大,做的任何决定,都是自己做的。因为没有人觉得自己可以给的建议,包括这一次文理分科。像这种关系到人生前途的大事,旁人基本上也只是建议而已了,最终还得自己拿主意,毕竟自己擅长哪一科,喜欢哪一科,只有自己知道。按正常来说,向杰应该选择文科,因为他特长是文科,语文特别厉害,理科则相对薄弱。虽然向杰的梦想是将来当个作家,但是当时文科毕业找工作难却是事实,加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和“理科毕业工资高”的论调充满了整个校园,向杰也有点摇摆不定。理科虽然薄弱,但是他特别喜欢电子方面,加上觉得文科以后找工作机会比理科要少得太多,在将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理科是大势所趋。所以,在梦想和现实面前,他选择了现实,毕竟目前很长一段时间他最需要的是一份工作,一份赖以生存的收入,所以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理科。向杰是一个特别拧的人,他不相信自己学不好理科,只要足够努力。但万万没有想到,他走错路了,选择了薄弱的理科,放弃了特长的文科,让他的人生之路从此变得曲折坎坷起来。

  有时候光有努力是不够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扬长避短才能够驾轻就熟,少走弯路,才能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