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作者:总裁哥哥      更新:2021-02-17 10:27      字数:2479
  林西报》捏造的虚假声名,他们却绝口不提。

  只不过,那些也都无关紧要了。正如谢锦言所说,他们已然做出了退让,所以便不会再有人去对他们步步紧逼。

  随着《字林西报》的发表,工部局的退让和百人游、行俨然成为了上海滩的新鲜谈资,这其中尤以表现惊艳的锦颐为最。他们不断的揣测着锦颐的样貌和性格,最终却只能从哪些参加过游、行的人们嘴里,得到一句“美丽聪慧”的评语罢了。

  而此时,并不知晓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口中谈资的锦颐,正握着一只钢笔,端身坐在书桌前方

  震荡了整个上海滩的合乐里事件落幕了,她却始终不能放松。她不仅只有心中的一腔热血,她的脑子同样很清醒。她想要在这个年代改变些什么,那么她便必定要想的比别人多。

  合乐里一事所映射的,并不仅仅是那些洋人们对国人的歧视,更是国人们自己将自己放在了最低处。假如没有如同谢锦言和她这样的人来将这件事公之于众,那么这件事最后应当是怎样的结局?哀声怨道?之后俯首于现实?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太过于“有韧性”了。任他人如何的压迫、如何的欺辱,他们都已经习惯和麻木了。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

  那所谓的民族自信力、民族骄傲感,在这个年代几乎是得不到体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别管是平等、自由还是解放、崛起,那都只能是空谈。

  当然,这也不是说国家里便没有血性的人了。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阶层,决计都是不会缺少血性的人的。只是与整个华夏相比,那样的人还是太少太少。

  抬起手,锦颐将笔尖轻轻落在身前书桌上的白纸上。她写道

  作者有话要说:“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这一句话并不是黑现在的满族,而是满清王朝确实害人,别误会

  谢谢23610730扔了1个地雷

  谢谢姬雅晴扔了1个地雷

  ☆、第十四章

  她写道

  “人生而不平等,我从来知道。

  有些人生来便是地主乡绅的儿子,坐拥富贵仆人,锦衣玉食便是一生。有些人生下来却是农户的儿子,纵使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连用来上学的余钱都没有,最终只能走上祖祖辈辈从前走过的路劳碌一生。

  从此,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富人大可以醉生梦死,穷人却只能以命为搏。”

  打从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锦颐便写得极具冲击力。她毫不留情的将一个始终被人们遗忘的事实揭露开来,她将一个满是黑暗色真相,堂堂正正的摆到了明面上

  人,生来便是不平等的!

  在写出这一句话的时候,她便已经猜想过自己可能会遭受的种种攻讦。毕竟如今的文人圈子里,如今的政治圈子里,最主流的想法和主张,即是美国的“人人平等”。

  即便她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真实得让人无从辩驳,却仍旧是极其冒险的。

  “人生而不平等”,这一句话可以最大限度的绷紧这个年代的人的神经,但是,它却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或许会按压着心中的躁动,读下全文,最后再任凭心中的火燃烧到最旺,达成她理想中的鼓动作用。有的人或许会直接将手中的报纸,狠狠地丢到地上,仅凭“人生而平等”便足够他们将她骂得狗血淋头了。

  这是一场赌局,端看那一面的春风能否压过彼此。但凡其中一方胜了,那便是全盘皆胜,若是其中一方输了,那便是满盘皆输。

  竭力让自己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锦颐在写文章的时候,大多都是心无旁骛、不管后续如何的。她只允许自己的脑海中有语句和情节的闪过,唯有那样,她才不会叫得失的计较影响她的思绪,她写出的文字,才会是最为纯粹的

  “说什么人人平等,都是骗人的鬼话!那是政治家和资本主义者用来迷惑群众的谎言!”

  假若锦颐仍旧是那个顾首顾尾的锦颐,那么她便绝对不会写出这样一句话!这是她自来到民国以后,写出的最为大胆的话了。

  笔锋一转,她又写道

  “人生而不平等,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追求平等!同样的眉毛眼睛,同样的有手有脚,我们和富人们有什么区别?我们和洋人们有什么区别?我们为什么要将自己看得那么卑微?我们为什么不能自信的挺起背脊的站在他们面前,同他们侃侃而谈?”

  揭露事实,是为了让民众们看清事实。但只有改变事实,才是认清事实的目的。

  华夏崛起,需要民族自信力和民族荣誉感的支撑。

  或是因为泉思如涌,也或因为这本身只是一篇散文的原因,锦颐竟写得极快,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她便已经落了笔。

  锦颐捧起手中的文稿几经翻阅,稍加予以修饰,修改了几个错字,便拿着稿子让李妈直接拿去寄给了葛继涵。

  原本,即便某位新人作者写出了一篇好文章,在他正式成为报社的固定合作作者之前,他的文章都是需要和所有的新人文章放在一处,等待审核的。唯有锦颐是一个例外。

  除却她是当今文坛大家谢锦言的妹妹、除却她如今响彻上海滩的声名,只拿她的短篇小说《一无所有》来说,也是极得申报编辑葛继涵喜欢的,连带着他对锦颐这个作者本身,也颇有几分好感,自然便省了锦颐许多用去等待结果的时间。

  第二日早晨,葛继涵上班之后,甫一拿到署名为谢锦颐的信件,便立马拆开看了起来

  文稿上的笔迹一如上次班清隽、别有一番风骨,光是随性扫上那样一眼,葛继涵便觉得心情舒服了许多。

  满怀着期待的心情,葛继涵抬眼,向着文稿上的字迹仔细望去。谁知那第一句话才刚刚入目,他便不自觉地将眉头皱到了一起。

  与锦颐在创作这篇文章时感触一样,葛继涵在看完第一句话后的第一反应,便是

  太冒险了!

  产生这样的感觉,与对锦颐信不信任无关。无论那句话之后会如何,都是极其冒险的。

  葛继涵在心里琢磨了许久,始终猜不出锦颐这样用词的用意,便也不再纠结,继续往下看了下去。

  越看,他的眉头便皱的越紧,直到看到文章最后的叩心一问时,他甚至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像被一只手给狠狠捏住

  “贫穷。贫穷带给你的是什么?软弱?麻木?愤世嫉俗?

  金钱。金钱带给你的是什么?自私?功利?道德沦丧?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回头看看,你的生活究竟为你带来了什么。你们安于现状,你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