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
作者:若不问      更新:2021-02-21 08:47      字数:2499
  里补眠,感觉困倦之至,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有很多个日夜他与白玉堂一起为破获真相而奔走,有很多次他们抵足而眠讨论着未解之事渐渐入睡,可如今他和于枭开诚布公解开了盘绕已久的疑团,却独自躺在这里没法告诉白玉堂知道。

  纵使他知道白玉堂行事放纵不羁,也没想到许久不见之后,得到白玉堂的消息会是以如此张狂的形式。

  这日又降了一场雪,小院红梅含苞半放,被新雪坠在枝头而有些湿重,倒显得格外鲜妍丽。展昭巡完街回来看得心中欢喜,趁着天光未暗伏在窗边案上画起了红梅含苞映雪。

  夕阳在山,他点起灯待要捡句应景的词句题上,下笔写出来的却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不由得对着烛台有些愣怔,不知自己为何冒出这全然挨不着边的一句诗经。

  晚间他照例待在全府最暖和的地方,也就是公孙策的书房,因为可以帮包拯公孙策整理公文卷宗,还可以省自己屋里的炭。三人正如往日一般边干活儿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叙着,忽见皇上身边的亲信小太监熟门熟路地小跑进来,急召展昭入宫。

  展昭尚未换下官服,理了理仪容便随小太监入宫见驾。包拯待他走远了才跟公孙策笑道:“大晚上的这么急,莫不是宫里闹耗子了?”

  可还真是闹了飞檐走避的大耗子了。

  展昭被小太监带至皇上寝宫延庆宫,远远看到殿外山墙处那里围着不少内侍宫人仰头指点着,见他过来忙纷纷行礼。展昭回了礼仰头看去,见西山墙上字迹挥洒淋漓,字体极大看得真切,却是一首五言绝句诗,写的是:

  阋墙青锋冷,御外壮心寒。幽窗剪烛处,无以济长安。

  看见这诗句,展昭心头如被猛地揉了一下,竟说不出是惊是喜是忧是气。这手字刚则铁画、媚若银钩,赫然正是白玉堂的笔迹。

  进到寝宫书房,皇上正在暖阁中软榻上歪着,似乎又犯了旧疾,见他到来问了句:“可看到了?”

  展昭不动声色地称是,脑中急速思索着皇上是否猜出是白玉堂的手笔,他又该如何将那妄为的耗子摘出去。

  “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皇上一派平静地说道,喜怒难辨,“此诗是讽朕兄弟相斗祸及有志子弟,致使剑冷心寒无以御外么?”

  “不知何人如此放肆,此诗却不是没有道理。”展昭硬着头皮温言进谏道,“贤才志士确实不应该苦守幽窗,报效无门。”

  “展护卫,你知道朕为何召你前来?”皇上和和煦煦地问道,却让展昭手心发冷,“在朕寝宫附近自由来去,在这高高山墙上题诗,非胆大桀骜者再不能做出,非有出奇本领之人再不能做到。”

  展昭竭力做出坦然的样子,行礼道:“臣实在愚钝不知。写这么高确实不好擦,可需要臣帮忙粉刷?”

  这下皇上气笑了,说道:“不忙,字挺好看的,先留着吧。”展昭见他不似含怒,倒真透出赞赏的意味来。

  那厢皇上又沉吟片刻,对展昭道:“去提奕儿来见朕。”

  展昭一听说他要见赵奕,心中又是激动又是紧张。不知结果导向何处,至少白玉堂此举对皇上不是没有触动。

  “等等,”他正要退下却被皇上唤住,“不提奕儿,带离儿过来。”

  展昭领了皇上口谕,顺利进入幽禁赵奕兄弟的小院,见兄弟两人形容憔悴消瘦得几乎脱相,不由眼眶一酸。宫院内外重重把守,他强忍着酸楚问候几句赵奕寒暄,便匆匆带赵离而去。

  一别几月,他有许多问题想问赵离,比如白玉堂和殷鸿盼儿去了何处,比如赵奕夫妇是否安康,比如他能帮他们做些什么。但一路上他只来得及告诉赵离白玉堂题诗讽谏之事,而赵离则告诉他,白玉堂日前曾潜入小院要救他们走,赵奕不肯。大嫂狄婧有了身孕,前些日子抄家时受了惊动险些保不住,如今正是不稳的时候再经不起颠沛。

  就知道白玉堂肯定要忍不住出手的。展昭虽连连叹他妄为,其实并不如何惊异。只可怜大嫂将门贵女得配佳偶,如今横遭此劫难,怀着身孕陪大师兄受苦。对于赵奕兄弟拒绝随白玉堂逃离,他则不知是喜是忧。若是就这样逃走,恐怕要隐姓埋名四处流亡,事到临头时这个决定并不似当初想的那样简单。可若皇上真的不肯放过赵奕兄弟,他们真的就这样幽窗残烛捱过余生吗?

  不一时来到皇上书房,赵离向其深深叩首。展昭本要退出去,却被皇上叫住了,只得站立门口替他们看守。

  任由赵离沉默地伏地良久,皇上才叫了起,和颜问道:“你大哥可还好?”

  “回禀圣上,大哥不好。”赵离起身垂首道,“大哥为人子不能劝阻父过,为人臣不能报效朝廷,为人夫不能保妻儿安康,是以万般煎熬。”

  闻言展昭有些紧张,不知道这是不是皇上想听到的答案。皇上并未显露不虞,只轻声问:“这都是朕的过错了?”

  “赵离不敢。”榻前的人又恭谨地伏下身去,“唯有圣上能让大哥好起来,又何必动问呢?大哥余生如何,全在圣上一念。”

  展昭忽想起赵离本和白玉堂一般年纪,比他亲和爱笑许多,当初在雄州初识时是何等潇洒华美、少年意气。想来他自小在心中压了这许多隐秘长大,愈是沉重愈是要用豁朗轻快样子削减这种沉重,只是如今这一桩桩一件件逼得他再也维持不住。

  皇上这次没有叫起他,却阖了眼养神,淡淡地道:“朕还真没有想好。不如你帮朕掂量掂量,如何定夺这一念。”

  这一念为何难定,展昭心中有几分计较,也因此才不曾贸然出手,而仍然寄希望于皇上的决定。赵奕其人颇有雄才大略,行事沉稳持重而不失果断,确实可堪大用。他入朝堂不过半载有余,却已暗地里激起不小波澜,倒不是因为兴风作浪,而是其韬略气度令百官惊异之余起了不少别样心思。当年他以世子之尊被送入江湖,帮雍王消除了不少人的警戒,而今长大成人忽然回到朝堂赢得一席之地,且远比京里养尊处优的皇室宗亲们更加英武出众,一时间实在亮眼。

  他确为栋梁之才,奈何皇上不一定放心他做这个栋梁。皇上已是风中残烛,太子却十分幼弱,而此前雍王熬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几乎不再掩饰蓄势多年的野心。在许多朝臣宗室眼里,雍王世子赵奕文武双全又风华正茂,怎么看都比小小的赵祯更像一国储君。此时雍王已除,若任由赵奕在朝堂站稳脚跟,以后事态如何发展实在难料。

  但与此同时,皇上也舍不得他这个栋梁。赵奕才干难得不说,且自小做惯了萍水派的大师兄,办事牢靠而心思恪纯,兼有贵气与正气却全无纨绔习气,乃是宗室中的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