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0
作者:梅雨知时节      更新:2021-02-28 07:37      字数:2349
  后和崔太后身边的人时不时来骚扰,还是想回公主府住的,笑着跟姜钰道:“有臣妹杵在这紫宸宫,嫂嫂和皇兄都不好随意亲近。得,臣妹还是知趣点回公主府去住吧,得扰了你们让皇兄看臣妹不顺眼了。”

  皇宫虽然算是她的娘家,但出嫁了之后再住在宫里她便总觉得自己像是客人了,以前熟悉的万母妃、梁母妃都不在宫里了。今日自己在宫里走了一遭,连自己从和梁母妃住的宁安宫如今都换了一个模样成了崔充仪的寝宫,再没有往日的模样。

  何况宫里规矩大,一天两天还行,久了浔阳长公主也有些不耐烦,她还是觉得住在她的公主府舒坦一些,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姜钰笑了笑,道:“那行,反正你如今有了私兵,也不用惧怕谁。”着又问道:“你公主府的奴婢要不要换一下?”

  浔阳长公主道:“不必,那些下人使唤惯了,还是就她们吧。”

  她们也不是对她有什么坏心,就是胆子怕崔家的人,平时的时候侍候她还是尽心尽力的。要是换了她们,大家只会认为她们在公主府犯了什么大错,回到内廷司的日子恐怕会不好过。特别是皇兄最近对她这个皇妹表现得甚为宠爱,她这个长公主算得上是风头正劲,难会有些人想着要讨好她瞎搞出一些事情来。

  姜钰道:“那行,以后你要是有需要,随时跟本宫。”

  浔阳长公主转过头来,握了姜钰的手,却十分诚心的道:“听让皇兄给我私兵的事是嫂嫂向皇兄提议的,嫂嫂,多谢你。”

  姜钰道:“这都是因为皇上心里也有这份心思,皇上心里是十分看重你这个妹妹的,要不然也不会同意本宫这主意。”

  浔阳长公主点了点头,道:“是。”

  浔阳长公主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原来不过是利用皇兄对崔家的厌恶闹出了这一出想给崔家点苦头吃,但没有想到得到的却比预期要多得多。

  她原本以为皇兄是不大喜欢她这个皇妹的,至少是没什么感情,现在才觉得她大概误会了皇兄。皇兄虽不如大皇兄感情外露会体贴人,但的确也是心里疼爱她的。

  亏她之前还一直觉得皇兄比不上大皇兄,因继承了皇位的是他而大皇兄却死了为大皇兄有些不平,觉得坐在皇位上的本应该是大皇兄,是皇兄占了大皇兄的位置。大皇兄是兄长,皇兄又何尝不是,她之前的想法实在太不应该。

  姜钰道:“有空就常进宫来看看,皇上会希望常在宫里见到你的。”

  有时候姜钰觉得宇文也挺可怜的,以前那副乖的性子,跟兄弟姐妹一个都处不好,但是心里他未必不期盼亲情不希望跟手足亲近。

  第一百八十四章崔玢

  浔阳长公主没两日,就拾东西搬回自己的公主府去了。

  而同一时间,在辽东大败高句丽的宁国公崔玢和宁国公世子崔安父子也终于班师回朝。

  辽东的捷报是早些时候就传到了京城来了,本应该欢欣鼓舞满朝欢腾的一件事,但是笼罩在朝中一片对崔家数不清的弹劾的阴影里,倒是少了那么几分热烈的味道。

  仰仗这这次胜仗,崔家在朝中和百姓中的名望本该是更上一层楼,但的确是因为崔家深陷在私造兵器和对天家不敬的疑云中,这名望被压了下去,反而功高震主,持功傲慢的名声多了起来。

  总之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下午,宁国公和宁国公世子带着一支兵马安安静静的进了京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宁国公父子有意显低调,所以这一次进京并没有带太多的人,刚刚打了胜仗的人,身后仅一队不足百人的兵马跟着,甚至显得寒碜。

  但毕竟跟外夷打了一场胜仗,提升了大周的威望,在百姓中还是很鼓舞人心的。所以宁国公进京的时候,沿街仍是有很多百姓围观。但崔家这些年在外跋扈惯了,在百姓的口碑也并不是太好,所以百姓紧站在一旁多指指点点的,少有欢呼。

  宁国公当了几十年的镇边将军,身上自带不怒自威和气势凛凛,面不带笑的看着一旁的百姓冷扫过去,立刻便吓得百姓们噤若寒蝉,不敢大声言语。

  而骑马跟在宁国公身后的宁国公世子崔安,则是一副懒散的模样,左顾右盼的随意打量街道旁边的百姓,然后突然来了兴致,笑眯眯的抽出身上的宝剑,指着一个皱着眉正交头接耳跟旁边的同伴说崔家坏话的中年胡络大叔,然后故意发出一声“啪”的声音,仿佛要一剑将他刺穿一样。

  那中年大叔的同伴被吓得连忙躲到了大叔的身后,那胡络大叔胆子倒是大,身姿笔挺的正对着崔安银剑指过来的方向,越发的皱起了眉头。

  宁国公目光微微向后看了一眼儿子,给了他一个警告的眼神。崔安这才似笑非笑的回手里的剑,插回稍里。

  宁国公和崔安进了城门之后,自然应该是直接进宫面圣。

  一行人在正和门前下了马,宁国公令随行的近卫在皇宫外面等着,又缴了手里的兵械,这才和崔安两人去了宣清殿。

  也不知道宇文是不是故意要给崔家这父子一个下马威,宇文并没有见他们,却也没有下旨令他们先回去,足足让这父子二人在宣清殿外跪着等了三四个时辰,然后才令万得意出来告诉他们,道:“宁国公和世子爷先回去吧,皇上今日不见两位大人。”

  崔玢对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也并未说什么,站起来对万得意拱手告了辞,然后就准备出宫去了。

  崔安此时跟在宁国公身后,倒是笑着跟父亲说起道:“父亲,既然皇上不见,咱们是不是应该去景安宫给太后娘娘请个安?”

  宁国公面无表情的看了儿子一眼,警告道:“多事之秋,还是不要多事,先回府。”

  父子两人一起出了宫回了宁国公府,安国侯、崔三老爷、安国侯夫人、崔三夫人自然领着子孙辈在宁国公府外迎接他们了。

  兄弟几人见了面,亲切的寒暄了一会,然后一起往宁国公府内走去。

  崔安在门口将迎接他们的崔家人各处打量了几眼,问起道:“我母亲呢,怎么不见。”

  安国侯夫人有些尴尬,宁国公夫人如今不管外事,一心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念经拜佛,她早已命人去请过她了,但宁国公夫人却以“金刚经还没抄完”为由拒绝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