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
作者:梅雨知时节      更新:2021-02-28 07:37      字数:2340
  有时候安国侯夫人是挺不明白这个嫂子的,丈夫儿子刚打完仗回来,有什么能比得上来见丈夫儿子重要。但是宁国公夫人不理外事是不理外事,但却不是性子软弱的人,有时候连安国侯夫人都怕她,劝她不肯出来,她也不敢勉强。

  安国侯夫人笑着对崔安道:“大嫂正在府里指使丫鬟烧水煮茶和准备饭食,给您和公爷接风洗尘呢。”

  崔安自然不会相信是这么个理由,也心知是什么原因,所以皱了皱眉头,但却什么都没说,跟着宁国公和安国侯等人进了府里。

  等进了府中,果然是不见宁国公夫人的影子,倒是由安国侯夫人招呼着丫鬟伺候宁国公和崔安父子梳洗。

  等宁国公父子梳洗过后,安国侯夫人和崔三夫人招呼丫鬟去准备晚上的家宴,崔家的男人们则进了宁国公的书房商议要事。

  等进了书房,几人一坐下来,宁国公首先最关心并问安国侯的是:“怎么回事,兵器坊怎么会爆炸?”

  安国侯道:“是底下的人粗心,原本以炮竹坊为掩护,又私设在偏僻之地,没人会发现里面在私造兵器,没想到却还是让人发现了踪迹。兵器坊爆炸,是有人故意在对付崔家。”

  既然知道是有人故意为之,那安国侯自然会查探。

  宁国公又问道:“查到是谁干的?是皇宫里的那位天子,还是清河王?”

  清河郡王一个最没有权势的郡王,本不应该在宁国公的怀疑之内,但清河王弹劾崔家最凶,却又令宁国公不得不怀疑。

  安国侯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是清河王,我们的人在兵器坊附近发现了临王藩兵的标记,我看更像是临王做的,连清河王弹劾崔家,都更像是被临王利用了。至于皇帝,我倒是猜不出他是不是早已发现了崔家私造兵器的一些端倪。”

  宁国公微微叹了一口气,然后又问道:“兵器坊善后的事情可都处理干净了,别让人抓出把柄来。”

  就算宇文怀疑这私设的兵器坊是崔家的没关系,只要宇文没有证据,他便不能奈何崔家。

  安国侯道:“大哥放心,管理兵器坊的人都是信得过的忠心崔家的人,兵器坊爆炸之后,那几人就已经自杀身亡了,所有兵器坊与崔家有关的联系也都被抹干净。等再过两日,自会有人出来背下私造兵器这个罪名。”

  第一百八十五章忍耐

  虽听安国侯已经将一切善后之事安排妥当,但这并没有让宁国公皱起的眉头舒缓下来。

  然而安国侯同样的也叹了一口气,道:“只是损失了这一座兵器坊,对崔家来同样是极大的损失。”

  崔家这么大的力气私设这么一个兵器坊打造大量的兵器,自然是为了供应一些不能放到台面上的私兵。

  对于崔家来,想要的是无限大到接近皇权的权利,甚至是可以比拟皇权的权利。但是现在坐在皇位上的宇文与崔家无血脉关系,甚至看崔家十分不顺眼,崔家自然也要打别的心思。

  宁国公道:“兵器之事以后慢慢想办法。”

  现在更令宁国公皱眉的是那个最开始惹出祸事的崔冕,抬头有些不悦的看着安国侯道:“阿冕是怎么回事?”

  安国侯听到兄长提到儿子的名字,脸上有些尴尬起来,顿了一下,才有些羞愧的道:“这次的确是阿冕的不是,这些年都让他母亲给惯坏了。”

  不管怎么,崔家现如今这一系列的处境,最开始都是由崔冕打了浔阳长公主,以及了那句狂妄的话为起点所引发。安国侯知道,就算没有这件事,皇帝想要出手对付崔家,也会找到其他的由头。但不管怎么,如今发生的事的确是由于崔冕的狂妄和不慎重。

  宁国公对这个侄子也是有些不满的,此时忍不住道:“我早与你过,家里的孩子不能任由妇人宠溺,该教导的要教导。”

  便是崔冕狂妄的那句话,连宁国公都是赞同的,于他来,他的确认为是宇文家的人在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管是高祖也好还是先帝也好,他们崔家对他们都功不可没,但他们却没有给崔家应有的荣宠和权势。

  但是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这样出来,更何况是当着浔阳长公主的面。

  崔冕一看就是仗着崔家的权势骄纵跋扈惯了的性子,宁国公对这个侄子以前的那些荒唐事早有不满,多次提点,但这个侄子却是连他这个大伯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宁国公觉得当初崔冕非要娶浔阳长公主就是个错误,崔冕当初看上浔阳长公主美貌,偏浔阳长公主对他并没有什么好脸色,崔冕年轻气盛要怄这一口气,就想让人看看,皇家的公主又如何,他还不是想娶就娶。但娶宇文家一个无权无势的公主,对崔家并没有好处,不如用崔冕的婚事去联姻一个强有力的姻亲。

  安国侯没有话,崔冕的事情上他的确理亏。他平日忙于外面的事,的确缺少对儿子的教导。

  宁国公又问道:“阿冕还被皇上关着?”

  安国侯点了点头,但接着又愤慨的道:“大哥不用管他,这个不争气的东西,让他这次多吃些苦头,以后才能长记性。”

  宁国公却不会将这话认真,其实与安国侯夫人一样,安国侯也有些宠溺孩子,崔冕如今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并不是安国侯夫人一人能够造成的。他要是真扔下崔冕不管,兄弟两人不至于决裂,但也要生出嫌隙。要是崔家内部有了离间,再被人利用一下,这对崔家十分不利的。

  宁国公自然知道一个宗族的团结对家族的重要性。

  宁国公深深叹了一口气,道:“看来辽东的这场胜仗,真是替他宇文家白打了。”皇帝搅合出这么多的事情,分明就是不想再赏崔家。

  抱着手站在一旁的崔安这时候突然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那皇帝,心思倒是挺多。”

  其实崔安比宇文大不了几岁,但崔安就是喜欢用“皇帝”称呼之,以显示自己对他的轻视和不屑。

  宁国公道:“不要看了他。他当年光着屁股凭着一份传位遗诏登基,手上连点像样的兵权都没有,看好他的人也不多。但你看他登基这些年,看着不动声色,但朝中的情势却已经稳稳掌控在了他的手中。”

  宁国公自己都有些觉得自己看走了眼,当年宇文炜在朝中的锋芒盖过了一切,倒是让他忽视了他这位皇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