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千金要方
作者:云吾      更新:2019-11-07 18:22      字数:11290
  当吴君一从醉梦中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杏花汾的后劲果真不小,一夜宿醉,吴君一到此时还有几分头痛,从床上爬起,灌了几口瓮中的清水,这才好转了许多。

  推开门,阳光照射进来,略有几分刺眼,但是太白山谷的清新空气依旧迷人,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欢悦昭示着昨天发生的事情并非梦境,吴君一心情大好,在房前的平台上,打了一套刘神威传授的健体拳法。

  舒展完筋骨,吴君一走到刘神威房前,大声道:“师兄,太阳晒屁股了,还不起床?”

  屋内静悄悄,无人作答。吴君一愣了一下,推开房门,发现屋内收拾的井井有条,但是刘神威平日所用之物均已消失。

  “师兄,走了?”

  吴君一狠狠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心中责怪自己睡得太死,竟然没有送别刘神威。

  这时孙思邈背着药篓回来了,看到吴君一在刘神威的房前发呆,说道:“神威一大早收拾完东西就走了。君一,莫要伤感,有缘终会再会,何必计较一时的分别。”

  吴君一回头看到是师傅,急忙跑上去从孙思邈背上接过药篓,惭愧道:“师傅,昨夜贪酒宿醉,没有做早课,让您老人家亲自去采药,望师傅原谅。”

  孙思邈笑道:“无妨,以后要是再喝酒,千万别醉在外面,夜风凉,对身子骨不好。”

  吴君一羞愧道:“原来是师傅您把我们抬回房中的,多谢师傅了。”

  “你们两个年轻小伙子我可抬不动,还好为师有些道行,不然只能看着你们睡在院子里了。”孙思邈打趣道。

  “师傅,今天您该传授我新道法了吧。”吴君一昨日悟道,开启了先天八卦两道盘符,心心念念盼着孙思邈能教他更高深的道术。

  “不急,今日先随我整理药材,我有更重要的衣钵要传授于你。”孙思邈迈步向药圃走去。

  吴君一大喜过望,急忙跟上问道:“师傅,您要教我什么?”

  “千金要方!”

  吴君一犹如雷击一般停在原地。《千金要方》!居然是孙思邈毕生心血著作《千金方》!此医书乃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巨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是古代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孙思邈见吴君一没有跟上来,奇怪道:“怎么了君一?难道你听说过为师的《千金要方》?”

  何止听过!吴君一甚至读过全本的《千金方》,虽然没有全记下来,但大部分还是熟悉的!不过此等著作,光是读过没有任何用,必须有人解读才能熟知其深意。

  “师傅,这《千金要方》是您最得意之作吧。”吴君一说道。

  孙思邈笑道:“那是自然,为师生平三大绝技,《太清丹经》、《摄生真录》、《千金要方》,其中属《千金要方》最为重要,非资质人品上佳,为师断然不会相授。”

  吴君一心中激动不已,这可是《千金要方》的作者,普天之下有何人敢说对《千金要方》的理解能超过孙思邈?更何况师傅孙思邈也说了,继承了《千金要方》的人,才算是传承了其衣钵,吴君一又有何拒绝之理。

  吴君一扑通跪倒在地,拜道:“弟子定不负师傅所托!”

  “快起来,神威刚走,你怎么就变成了这样,这谷中就你我师徒二人,一直这么拘谨着,不难受吗?”孙思邈笑道。

  吴君一一跃而起,过去搀扶住孙思邈笑道:“那弟子就不客气了。”

  “别客气,为师还希望你将这《千金要方》传承百世呢。”孙思邈开怀道。

  就算不传给我,您这《千金要方》也会流芳百世的。吴君一没敢将心里的话说出来。

  师徒二人在药圃之中待了一上午,直到肚子有些饿了,吴君一才从《千金要方》的震惊当中醒悟过来。孙思邈为吴君一讲解了《千金要方》的大概内容,又教导了他药圃中一些药材的药效及使用方法,吴君一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不仅仅是后世流传的那样简单!

  流传后世的《千金要方》只有三十卷,而刚刚孙思邈为吴君一介绍的《千金要方》居然足足有九十九卷!前三十卷的内容与后世流传的大致相同,只是更丰富,更系统,但这仅仅是《千金要方》的医术篇!之后还有三十卷的《针术篇》和三十卷的《丹术篇》以及最后九卷的《道术篇》!

  这个世界和吴君一熟知的那个历史时代有着太多的不同,后世记载的史料更像是阉割版,不过就算再怎么阉割这差的也太多了吧!吴君一的脑袋有些昏昏涨涨,不过在震惊的同时,心中也暗自窃喜。因为《千金要方》的后三篇皆和道法有关,也就是说《千金要方》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是一本道法绝学!

  “君一,饿了吧。”孙思邈望了望天上高挂的太阳,说道,“去采些瓜果来,吃完之后继续,为师的《千金要方》篇幅巨大,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全的。”

  吴君一刚刚进入青羽境界,还不能辟谷,必须得吃些东西才行。于是吴君一去林中采了不少瓜果梨桃,放到药圃边上,一边吃一边消化着《千金要方》的内容。

  一天的学习过后,吴君一伏案书写着《增广贤文》,先天罡气耗尽,就原地打坐修炼《枕中素书》。次日清晨,天色未亮,吴君一结束了先天罡气的修行,出房门挑水、采药,回来后练习九字真言和五行道术,待师傅孙思邈出房间后,接着学习《千金要方》。

  就这样,吴君一开始了在太白山谷的隐居修行,枯燥却不乏味,每日汲取着新的知识,增强先天罡气,领悟道法精妙。

  转眼间数月过去,吴君一迎来了在太白山谷的第一次大雪。皑皑白雪将太白山谷妆点成银装素裹的世界,寒风吹过,枝头白雪纷纷散落,晶莹剔透,如欢笑的孩童,给原本沉寂的山谷带来一丝活力。

  如今的吴君一道法修行提升极大,自然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昨日便准备好了过冬的道士棉袍,用力推开被白雪积压的房门,一股寒风入内,吴君一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倒不是吴君一觉得冷,只是这种寒意许久没有感受过了,前几天太白山谷还是桃红柳绿,转眼间就变成了银色世界,一时间吴君一心情大好,张嘴诵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随着吴君一的声音,太白山谷中的树木竟然全都抬起了枝丫,上面的白雪逐渐凝成梨花状,而穿插了杏树中的梅花树也都相继开放,一时间粉色、红色、白色,各种花朵争奇斗艳,仿佛开了群芳大会,都要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世界!

  吴君一暗暗咋舌,只是读了一句千古名句,怎么会引起如此异象呢?难不成自己每吟诵一部如今世道还未出世的著作,就会引起一次异兆?

  吴君一还在愣神,忽然体内的先天八卦震动起来,一股与先天罡气截然不同的气息从先天八卦中剥离出来,在体内急速游走一遍,最终停在先天八卦一旁,不再动弹。

  吴君一大惊,急忙沉下心神查看,这股气息此刻如同一潭死水,任凭吴君一如何驱使,却也是纹丝不动。

  吴君一试着运行了一遍先天罡气,与平日并无异样,可体内忽然多了一股奇怪的气息,心中怎么也不踏实,于是吴君一快步向师傅孙思邈的房间走去。

  还未等吴君一走过去,孙思邈推门出来了,看着生机勃勃的太白山谷,孙思邈捋着白须笑道:“君一,又引发道法异象了?”

  说完此话,孙思邈顿了一下,看着山谷内的各色花朵,奇怪道:“这不像是道法异象,反而更像儒道奇观。”

  “师傅,我体内忽然多了一股奇怪的气息。”吴君一忙道。

  孙思邈眼前精光一闪,瞬间来到吴君一身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捏住脉搏。

  片刻后,孙思邈皱眉道:“果然是浩然正气,这可就奇怪了,千年来还未曾听说过二气并存,而且你体内的浩然正气与儒道之人的又有所差别,更像是由先天罡气演化而来。”

  吴君一赶紧将刚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自己只是有感而发念了一句诗文,竟然就出了这等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孙思邈拍案叫绝,“好诗!没想到君一你不仅道法天赋亘古罕见,诗词文采亦是斐然!”

  吴君一哭笑不得道:“师傅,现在不是夸我文采好的时候吧。”

  孙思邈笑道:“别慌,这浩然正气不是老老实实待在你体内吗?可能是机缘不够,你先尝试着把那首诗做完,看看能不能再次引起异象。”

  吴君一脸憋得通红,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却是怎么也念不出口,因为除了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它意境和此刻场景完全不搭。

  孙思邈问道:“怎么?其它诗句还未想好?”

  忽然吴君一脑中灵光一现,他终于明白了缘由!上次引发的道法异象和这次引发的儒道奇观全都是吴君一未做太多思考,脱口而出的结果!情、景、人全部符合,再加上吴君一的“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才出现了两次的事件!

  想通了这一切,吴君一稍稍释怀,回禀师傅孙思邈道:“师傅,是意境未到。”

  孙思邈何等才智,顿时明白了此中缘由,再次搭上吴君一的脉搏,沉思一会道:“日后若有缘,可向儒道中人讨教修行之法,或许这是你另外一个大机缘,千年前儒道本是一家,你身兼两家之长说不定可开创一个全新的教派!”

  吴君一笑道:“只要这股浩然正气对我修行没什么影响就行,至于开宗立派弟子从未想过。”

  孙思邈笑道:“现在不想,以后或许会想。为师替你检查了身体,放心修炼便是。”

  听着师傅话中有话,吴君一微微愣神,想到千百年之后道教会日渐摔落,到了现代,更是几乎销声匿迹,比之外来的佛门差之甚远,吴君一忽然觉得,上天把他穿越到道家最兴盛的时代,又给了如此多逆天天赋,是不是有意让他振兴道教?

  吴君一甩了甩头,心中笑道,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一定是我想多了。

  抬头望着群芳亮相的太白山谷,吴君一心底闪过一个念头。

  若真有机会,把道教更好地传承下去,开创一个道家盛世,或许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