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神秘的葛均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32      字数:6462
  陈登面色焦黄,依然昏睡,华佗一脸愁容,端坐不语,陈登之子陈肃侍立一旁。

  “华佗先生,元龙怎么样了?”

  “惭愧啊惭愧。”华佗叹气,“这次发病如此之急,我只能尽力而为,成与不成只能看他的造化。”

  这一次已是陈登第三次发病,华佗两次把他从鬼门关捞回来,纵有神仙之能还能再把陈登救回来吗?

  “元龙因何发病?”周仓问道。

  陈肃哭着说道:“前日家祖病故,家父过于伤悲突然病情加重。”

  啊?老陈圭死了?若论老奸巨猾,谁也比不过老陈圭。陈圭练过五禽戏之后,身体很是康健,怎么这才七十多岁,人就没了。“为何不报知于我?”

  “这?”陈肃一时无语。

  看来陈圭死了,陈登再一病,刚满十八岁的陈肃方寸大乱,才没有及时的报告,由此可见陈肃的能力。

  “好好侍奉你父,有事随时报我。”周仓又对华佗说道:“有劳神医,请神医多费心,有什么缺的可差人到州牧府取。”

  陈登这一病,华佗也就无法再去河北为袁绍救治。在周仓心中陈登的份量更重!

  因为有赵昱、刘政的加入,第二次徐州大考在七月二十八再次开启。第一次大考,周仓就没怎么插手,这一次他更是旁观,他始终认为只要不偏离大方向,就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事物的发展有其自有的规律,人对事物的认知需要摸索和总结,若过多的依赖于外力,那即便现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实际却是一种畸形的发展,不仅束缚了多数人的思维,也失去了底蕴。

  周仓最关心的是今年的高考状元究竟花落谁家。去年出来一个韩悦,今年又会是谁,高级人才不需要太多,一年一个就足矣。徐州和辽东缺少的是众多的中低级管理。

  面试刚刚结束一天,袁涣就兴冲冲的来找周仓:“主公,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徐州又有大才。”

  难道说今年的头名会出在工程基建科?周仓高兴归高兴,心中不免嘀咕,这是不是巧合?连续两年治政、经学都没有拔尖人才,反而出在别科,这是因为徐州的发展重心放在经济方面造成的吗,这可与社会大环境不符啊,不知道朝中的人又会说什么闲话。

  “此人才识渊博,经、理无一不通,才识尤在我之上。后生可畏啊,难得此人偏偏只有二十三岁,还生得一副好相貌、举止儒雅,是读书人,但做派却不像读书人。”

  “你且说说此人姓字名谁,又是哪里人士?”

  “此人姓葛名均,二十三岁。虽来自荆州,但却是徐州琅琊人。”

  葛均?先有一个韩悦,后有一个葛均,都不见史书上有记载,难道说真的是高手在民间?是被历史埋没的人物,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又被挖掘出来?那运气未免有点太好了,并且有一个,有两个,就会有三四个甚至千百个,周仓越想越美。

  等等,不对!周仓从自己的臆想中醒过来。不可能会有这么多的杰出人才在史籍上一点记载也没有,韩悦是商贾不入史籍是有可能的,葛均是由才能的读书人,不该默默无闻。来自荆州,却是徐州琅琊人,二十三岁,擅长工程,葛均?

  这哪里是什么葛均,分明是诸葛均!诸葛亮的亲弟弟!五岁的时候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徐州投奔袁术。

  袁涣还想将笔试的试卷启封,看看头名到底是不是葛均,被周仓制止。若葛均真的就是诸葛均,那根本不需要看。

  现在摆在周仓面前有三个问题,一是核实葛均的真正身份,二是若真的是诸葛均,他为何要化名来参加大考,三是若是把葛均作为头名,那赵昱和刘政这些治经做学问的会不会有歧义。

  “我记下此人,袁先生暂且回去,不日就见分晓。这几日你不便出面,让学生们多与葛均切磋,请他至学院和各处参观。”周仓掏出令牌递给袁耀。“如果他想去华佗先生那里,你也可带他去。他不是琅琊人吗,可以问他想不想回乡访亲,总之这几个月想办法让他留在徐州。”

  送走袁涣,周仓立即令杨锐将周冲和赵昱叫来。

  “你去年至荆州回来说诸葛亮与徐庶入川,其弟诸葛均在家,你可曾见过他?”

  “回家主,不曾见到,诸葛均轻易不出门也不见客,我都是听崔钧等人所说。”

  “那好。你立即派人再去一趟,探明诸葛亮是否回来,诸葛均是否在家,另外刘备现在在做什么。不要惊动他们,快去快回。”

  不长时间,赵昱来到。

  “这些日子,赵别驾辛苦了。”与赵昱说话就要中规中矩。

  “为国取士,何来辛苦。使君言重啦!”老赵昱一点没觉得累。

  “请别驾前来是有要事相商。自别驾上次进京已有二十年,我想请别驾再进京替我面圣。徐州经过两次大考,说明办学已见成效,因此我想奏请朝廷在郡国广开方学,为国培养人才,不知别驾意下如何?”

  赵昱深施一礼。“使君不提,我也要向使君建议此事。天下纷乱,放学荒废,独使君尤不忘办学教化百姓,可称各州之表率,朝廷当以徐州为例,再建方学。赵昱不才,愿入京面圣陈说此事。”

  周仓大喜,“那就请别驾起草奏章,前往许都!”

  周仓却不知道,赵昱的方学中以讲经为主,而对其他学科并不看重。不过这都无所谓,周仓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个名目与曹操示好,释放出一个信号,说明自己还是记挂朝廷,还是尊崇曹操的。

  不几天,袁耀回报,葛均受邀参观学院,对学院的氛围大家称赞,在得知自己参观华佗先生的实验室是禁地时很感意外,当见到实验室内的器具、原材以及助手之后啧啧称奇,明显已动心。葛均准备在学院待几天之后就回琅琊访亲,照这样推算短时间内葛均不会离开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