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江南道(1)
作者:沐散人      更新:2019-11-10 01:48      字数:5556
  天子甚爱之,诸葛瑾还能说什么,只能说这是公子之福。周仓没有直接向孙权索要人质,而是把孙绍留下,其用心哪能看不出来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孙权舍得把自己的亲生儿子作为人质吗?

  辞别周仓,匆匆赶往建康,有周仓派人护送,他可以看到广陵的水师已经南下,数千战船在江面往来不断。诸葛瑾心中暗叹,大汉现在太强大,孙权的选择是对的,大汉难以争锋,不知曹丕是否会是周仓的敌手。

  到达建康,诸葛瑾将孙权向周仓求和之事简要告之虞翻,也就是孙权割让扬州,向天子称臣,天子仍封孙权为王,放归兵马、家眷及家财。虞翻惆怅不已,心中万分的不甘,却知道这是孙权的无奈之举,三面受敌,不割地臣服,怎么能休兵,会稽已经丢了,吴郡肯定保不住,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保存有生力量。不把扬州全部让出,又怎么会保证文武和家眷的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呢。他把这理解为孙权宁可失地,也要保全臣子,不禁对孙权感激涕零。

  大汉四二三年十月,江东兵马陆续撤往荆南各郡,二十万青壮尽被迁往交州,张咨与诸葛恪丈量土地,开荒屯田。驻守猇亭的韩当虚扎大营,一夜之间尽撤往江凌渡江,全琮、凌统、蒋钦、朱然等人沿江防御,荆北为之一空。待刘备发觉之时,已追之不及,又无法渡江南攻,从而与曹仁形成对峙,还要时刻警惕在旁虎视的文聘。

  大汉四二三年十一月,天子刘协发出继位以来第一份圣旨,敕封孙权为南越王,在交趾建国,交趾改称南越国。周仓没有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孙权身上,他也迫切需要孙权这把刀来实现对南方的扩张,由孙权建立附属国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行政院发出政令,扬州一分为三,其中吴郡、丹阳、会稽三郡归属扬州;建安、临海、台州称闽州;庐江、庐陵、鄱阳、豫章四郡合称赣州。三州总称江南道,周信任江南道安抚使,暂领政务,周喜从瀛州、伍纲从并州调江南道出任左右副使,张双出任经济使。从各地选派的官员至各郡出任太守,各州暂不设刺史,三年后大选。苏平接任并州刺史,陈仲升瀛州刺史。

  军政司发出军令,中军都督裴元绍改任南军都督,兼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诸葛诞为副都督,廖化为司马,黄叙为参将。长江水师,由广陵迁至夏口,与江夏隔江相对。南军都督徐晃,接任裴元绍为中军都督;于禁接任徐庶为东军都督,徐庶专司军政院和参谋司。

  教育司在吴郡设立江南学院,袁涣出任院长,主攻农业、水利两科,银行、钱庄、商会等纷纷在江南设立分号,一时之间,江北之人大量涌入江南。

  周冲将木南和张氏兄弟派往江南,暗地里还有近千锦衣卫,指令很简单,扩充人员、铲除一切隐患。

  孙权的撤出,没有在江南大开杀戮使得周信不至于接手一个烂摊子,但他身上的担子依旧不轻。摆在他面前的有三大难题:

  一是,如何安抚民心,使百姓归心,融入到大汉体制之中。大量外来人员涌入,而且充任高官,江南人难免心有顾虑,排斥甚至抵制外来户。明着来或许不敢,暗地里难免会掣肘。

  二是,如何平复山越族。山越多次被孙权打击,有的投靠官府,很多遁入山林与汉人如同水火,时常骚扰州郡,隐患极大。

  三是,官吏不够用。虽然周仓早有准备,但是蒋干选出的百余名官吏根本就不够用,在自己身边都忙不迭,哪还有富余撒到郡县。

  周信已经二十岁,早就到了大婚的年纪,只是因为公务繁忙一直耽误。伍纲最先给他出主意,与江南人联姻。周信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自己宁可多费周折,也不能走这条捷径。十八岁的曲奉先却被江南妹子迷住双眼,接连应下两门亲,其中就有诸葛瑾之女。

  除去联姻,减免赋税是立竿见影最有效的手段。周信发出政令,江南道农税由十税一降为二十税一。此举引起百姓们的拥护,但大户门群起劝谏,只因大户原为士人,可享有免税。对这些经过劝告仍然闹事之人,周信毫不留情抓住几个领头者送入大狱,没收土地保留家产,将土地分给佃户。

  周喜从宣教司抽出五十人遍走各州县宣讲大汉律政,三个月后组织大选,从亭长到乡长一直到县长全部民选;六个月之后,成立议会,选举议院;一年之后选举三州刺史。

  在处理山越问题上,裴元绍与伍纲之间有很大的分歧,裴元绍认为不尊教化的就该像对付匈奴、鲜卑和倭人那样直接绞杀,有心投汉的如同东夷一般予以汉化。伍纲则认为江南本就地广人稀,山越人口众多是很好的劳动力,故此主张予以安抚,视同汉民分给他们土地,不愿离开大山的,可通过贸易进行物品交换,使其依赖大汉,逐渐走出大山。

  周信还记得父亲曾给自己讲过贸易战,他认为伍纲很有道理。于是派出伍纲与各山越族头领进行对话,当然这也免不了裴元绍在一旁显露一下肌肉,彰显军事实力。给山越共有三个条件:

  一是,划出部分县作为山越人的居住点,由其自行选举头领报安抚使,实行自治。山越人可送子弟至学院就学,学业有成可为官也可回乡;亦可遣子弟从军,按功行赏。

  二是,派人教授山越人耕种,无偿给予粮种,产出由其自行支配,无需纳税。

  三是,在居住点开设集市,山越人可在此与汉民进行物品交换,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周信算过,山越人无非就是山货:猎物、毛皮、药材,而且他们需要的是生活必需品:盐、衣服,粮食、还有酒。

  周信原以为自己提出的条件已经很优厚,结果却是大大出乎意外,伍纲的对话毫无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