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 74 章
作者:捕快A      更新:2023-07-14 00:16      字数:2929
  滕永怡铁了心要动贾府,自然是发动起了许多人力,猎犬一般围着贾府打转转,没几天就搜索出了一堆贾府众人罔顾国法家规肆意妄为的罪证来,只是这些所谓的罪证都是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换句话说,就是无事时便无事,安心要整倒你,就怎么说怎么都有罪的那种罪行。

  胤禛这几日都忙着手头的一件大案子,出了京城几天。这日回来上朝,胤禛敏感地察觉到气氛不对,几个往常见了总是乐呵呵说笑几句的同僚眼神躲闪,还刻意保持与自己的距离,便心知出现了异常情况。

  胤禛并不慌张,依旧是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情,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众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朝上倒是没看出什么端倪来,大家照旧是启奏的启奏,议事的议事。终于,散朝后,有个和胤禛关系还不错的同僚拉住他的衣襟,示意别处说活。

  胤禛便随着他一同去了一个隐秘的小酒馆,叫随身的小厮护卫把守着,两人才坐在一处包厢内将话谈了开来。

  据那同僚说,也不知道刮了什么邪风,居然有人参奏起贾府来,开始还是零零星星的,皇上也没当回事,现在折子居然铺天盖地了起来,什么宁国府贾珍强抢民女,占人田地,聚众赌博淫|乱,又是什么已死的贾赦勒索民财,结交外官,不知意欲何为,还有贾琏死去的媳妇王熙凤往日做下的一干罪孽也悉数曝光,看来事情麻烦了,叫贾珠(胤禛)要好生应对,弄不好啊……那同僚眼神一飘忽,胤禛便明白他的意思是:事情要是压不下去,小皇帝也保不住你,这一个跟头栽下去,只怕就难得翻得起来了。

  胤禛谢了同僚,沉思着慢慢走下楼去,想着是先回自己家里理理思路呢还是去找老八合议合议,要说这事儿,老八拜他那死鬼老婆之“福”,也是“榜”上有名了。

  要说折子,现在应该都在小皇帝那里压着呢,小皇帝却一字未提,想来就目前而言,他是庇护自己的态度,但是,这个庇护的程度如何,倒是值得深思。

  还有,情况到底有多糟,躲在暗处的敌人又是按着什么牌理出招的都不知道,怎么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

  于是,胤禛脚尖一转,直接去御书房找小皇帝,看看情况究竟怎样。

  小皇帝也正一筹莫展呢,见了胤禛也不废话,便将龙案上堆着的折子拿与胤禛看。

  胤禛一一打开看了,马上就了悟此事是出自谁的手笔了,倒真是个难对付的对手。此时,小皇帝的态度很重要,他要是力挺我,并按着我的计划行事,这个仗虽然难打,却一定可以打。他若是含含糊糊,不肯出头,或不肯尽全力的话,就变成真正的饥荒了,打不了,也打不动。

  于是,胤禛默然半响,才说:“这一堆折子可都是冲着臣来的呢,不把臣整倒誓不罢休的态势。不如臣就暂时退避一下,也免得叫皇上为难。”

  胤禛此话乃是违心之语,他不过是以退为进,看看小皇帝的态度而已。

  小皇帝果然就急急忙忙地说:“那怎么行,现在朝中的局势才好了些,没有贾卿来主持大局,朕简直就……”

  简直就有心无力了!朝中非你不可。这是小皇帝没有说出口的话。说起来,小皇帝当了一年多的皇帝,也算有所心得:对臣子呢,就是要又拉又打,现在看,贾卿有些低迷,当然是以拉扶和安抚为重,不过话也不能说得太过火了,免得长了他的骄气。

  小皇帝你那点子心机在我眼里哪里够看?还吞吞吐吐的,不肯全说?胤禛心里不屑,面色却一丝不动,淡淡地说:“非是臣在关键时候撂挑子,臣一心为国为君,兢兢业业,不敢稍有懈怠,雷厉风行之处得罪了小人,以至有今日之祸。可笑这帮子跳梁小人在臣身上找不着可以泼脏水的地方,就在臣的家人身上找茬,连死了的人做过的一些错事过失都不放过,真正叫臣无话可说。皇上知道,臣家里乃是百年大族,上上下下几百口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免就有招人诟病的地方。臣一来忙于公事,二来不是家主,无法一一去约束家人。现今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臣只有乞辞官职,返家后事必问,行必究,事事躬亲,将家事打理好了,才敢再问国事。诚如古人所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望皇上恩准!”

  小皇帝一听急了,哟,当真了?贾卿真要辞去官职,那朕两年之内拿下忠勇王的计划岂不是要跑汤了?还有贾卿正在推动的事业现在正是如火如荼,也只有歇火了?那怎么行?得千方百计给他解决了此事,才好叫他心无旁骛地继续帮朕。

  于是,小皇帝当下也顾不得帝王心计了,急忙说:“哎呀,贾卿休要如此,此事之起因,以及,是哪些人在推动,就连幕后黑手是谁,朕心里都明白得很。贾卿你身正影直,那帮子宵小之辈找不到话说,就拿你们府上的一些事开刀,朕全知道。贾卿你放心,这些折子,朕都给你压下去,要压不下去了,朕也会站在你这边的。”

  有了小皇帝的明确态度就好办事,不过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继续表演,叫小皇帝多多地表态。

  胤禛眨巴了一下眼睛,本来想做出一般臣子遇到圣君时感激涕零以至于热泪盈眶的模样,没能成功,只好松活了一下面瘫脸,做出很动容的样子来,说:“皇上的知遇之恩叫臣惶恐之至,无以为报啊。只是,臣以为,那帮子人既然是冲着臣来挑事的,就绝对没那么容易善罢甘休,再说,臣的家人也确实有行为不轨之处,倒是落了把柄在他们手里,再加上幕后那人势大,煽阴风,点鬼火,还私下联络起许多人来,不告倒臣的府上誓不罢休,就是皇上帮臣弹压此事,恐怕也难以压得住,臣还唯恐最后将皇上的千秋圣名也给连累进去了,那才叫臣痛心疾首呢。”

  其实胤禛心底的意思是:小皇帝你别说大话,就凭你现在的君威,唬不住人的,这事儿是压不下去的,还得听我的主意。不过这一番话却说得很是动听:臣不要紧,臣的家人也不要紧,小皇帝你的名声最要紧,要叫人背地里说你偏袒宠臣,有碍你青史留名了,臣是怎么都不会答应的。

  小皇帝听胤禛的一番话,想到他不以家族危机为念,却生怕自己为他斡旋而连累了自己的圣名,当真是好官重臣,心里越发感念,便说:“贾卿不必多说,朕心里也有一杆秤。所谓‘君君臣臣’,做君主的只要臣子为自己冲锋陷阵,却不肯在关键时刻庇护臣子,将心比心,那样的君主又岂能以德服人呢?又岂能长长久久呢?”

  哈哈哈,小皇帝还真上道儿!不错,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胤禛不再兜圈子了,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说:“皇上的话叫臣感銘五内,恨不能粉身碎骨以报。只是,此事,据臣看来,还要这样办才是妥当。”

  胤禛便如此这般地悄声和小皇帝说了一通,听得小皇帝佩服地连连点头。

  小皇帝听完胤禛的全部计策,颔首说道:“如此甚好,只是,要委屈贾卿暂时退让了。不过,贾卿放心,等这阵子风头过去,朕必会重重回报贾卿。”

  好了,事情会朝着胤禛的盘算筹划之中运行了,胤禛脚步轻快地出了宫,上了自家的官轿,在轿内揉了揉疲累的太阳穴,忽然想到:这事情还牵涉到老八那死鬼老婆王熙凤,等于把老八也卷进去了,虽然说现在事情算是在自己的掌控之内,最终是会被压下去的,但是这个功劳不能不表啊何不去老八那里说道说道,也好叫他小子知道他四哥东奔西走的辛苦,不说叫他感恩吧,最起码得给自己讨点奖赏。

  胤禛想着,不禁唇角自然地一弯,露出几分难得的温柔笑意,又对着轿子外面说:“转向!先去西府!”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有点卡文,抱歉,耽误了更新,心里很不安,今天终于理顺了,阿米豆腐!

  先更这一章,今天双更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