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连载
作者:木鱼念念      更新:2023-07-14 22:55      字数:3289
  自从朱高炽与朱棣商量过要给朱高煦和朱高燧立妃后,朱棣经过筛选先后为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赐了婚。果然赐婚过后没多久便有大臣上奏请朱棣早日为太子立妃,结果被朱棣以太子妃的人选不能马虎,此事得从长计议慢慢挑给推搪了过去。

  九月安南国国王的弟弟陈天平被老挝的使臣护送到访京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痛诉原安南丞相黎季犛突然逼宫,杀害了原来的国王及拥护国王的大臣,自后他改名为胡一元,并传位给他的儿子,并设计欺骗大明皇帝,骗取封号。现在安南国陈氏就只剩下他一人,陈天平奏请朱棣派兵征讨,荡除胡氏父子,复立陈氏。

  对这一幕朱棣和朱高炽在几个月以前就有了预见,朱棣登基之初的时候朝鲜暹罗琉球还有安南的使者先后来朝进贡,并请朱棣重新赐予封号,对于这些属国的示好,朱棣当然不会拒绝。

  不过当看到暹罗朝贺的文书上,国王姓名一栏上填写的是胡一元的时候,朱棣当即就疑惑了,暹罗的国王不是姓陈吗?什么时候改姓胡了?

  为了给朱棣解惑,贺文上对这一点进行了解释,那上面称陈氏一族无后,自己是原国王的血缘最近的外甥,国王死后国不可一日无君,自己便被拥立了,借此机会想请大明的皇帝正式下旨册封。

  “炽儿,朕老觉得他们这里还有猫腻,你说要不要先派人去他们那看看。”

  朱高炽点点头道:“去看看也好。”

  朱棣沉吟了一下:“那就叫礼部派人先去探访一下。”

  朱高炽转了转眼睛道:“不,父皇。儿臣觉得安南国的情况并不简单,还是派一个信得过的人去为好。”

  朱高炽想到郑和下西洋就在这一两年内,不如趁这个时候让他先下海存点经验。

  “嗯,派大臣去太显眼。儿臣曾经听来福说三宝一家都是伊斯兰教的信徒,他的父亲祖父都曾跋涉千里,朝觐麦加,三宝从小耳濡目染,对航海造船都有所涉猎。父皇不如派三宝和魏汉等人乔装成走商的,悄悄的到安南去打听。”

  朱棣突然将头凑近朱高炽,用手掐了掐朱高炽的脸道:“你知道的还挺多!说,是不是又在打什么蔫儿主意?”

  朱高炽被朱棣突然放大的脸吓了一跳,他笑嘻嘻的咬了朱棣鼻尖一下然后迅速撤退,父子俩闹了好一会才消停下来。

  第二天朱棣秘密下旨,给此行的三宝等人准备了一条商船,然后命他们乔装去安南打探情况。

  两个月后,三宝等人平安返航,不出朱棣所料,安南确实有一个大秘密瞒着大明,并且这个秘密从建文朝就开始了。

  三宝等人的商船抵达安南后,就被安南方面察觉了,在安南国代表还没找到他们之前,三宝等人在当地曾经暗查过,不过安南国的百姓们都对这件事情讳莫如深不肯多说。

  正在三宝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现任安南王派人找到了他们,安南国王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刚开始三宝还装一装,跟安南国往说自己只是普通的明朝商人,到这来真是搞外贸来了。

  安南国王像没听懂一样的跟三宝说,快别装了你是来干什么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吧!你开个价真金白银的咱从来都不含糊,你回去就跟你们的皇帝陛下说,安南国内一切正常,你看够诚意不?

  于是三宝将计就计的揣着安南国王给的金银珠宝回国了,当然回国以后这些珠宝他立马就上缴了。

  这一趟三宝除了了解到安南国王换人的真相,还意外的发现国王陈氏还有血脉至亲活着,他在胡氏逼宫造反后就被几个心腹大臣就走了,不过至今下落不明。

  对于三宝带回来的消息朱棣和朱高炽都很淡定,但是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朱棣和朱高炽都觉得安南谁当老大,跟他们都没啥关系,不过既然陈氏还没死绝,胡氏想要坐稳王位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朱棣决定按兵不动,先下旨如胡氏的愿正式册封了他,然后就坐等鱼儿上钩。朱棣虽然对胡氏篡位没什么感觉,因为他自己也是篡位得的江山,但是他敢算计到自己头上,朱棣就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朱高炽看看朱棣一脸算计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父皇,如果陈氏来求您出兵,父皇有什么打算?”

  朱棣眼里有精光闪过,他笑了笑因为意味深长的道:“安南是个好地方啊!”

  “父皇的意思是……?”朱高炽挑了一下眉。

  朱棣丢了一个你懂的眼神,笑的特别无耻。

  朱高炽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历史上朱棣了三十万人号称八十万大军攻打安南,只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了安南,并且把安南划为明朝郡县,设交趾布政三司。

  但是好景不长,朱棣吞并安南另支持陈氏的拥护者大失所望,由于此时明军主力军已经撤出安南,陈氏旧臣简定率先发难,局面很快就一发不可收拾,明军只好再次出征,就这样安南皇室打输了我就称臣,你走了我就在反抗,拉锯战打了29年之久,到最后明朝也没占找便宜,反倒连连征战即损兵折将又浪费财政。

  半晌后朱高炽抬起头郑重的问朱棣:“父皇,安南你真的下定决心想要拿下了吗?”

  朱棣被朱高炽如此正经的问话弄的一愣,然后也严肃的收起脸上的笑容郑重的点了点头道:“作为一个帝王,如果可以哪个不想开疆拓土,你父皇我也不例外。”

  “那父皇,如果要做我们就要做绝,每一步都要算计好。”

  几月以后陈天平到京城以后,朱棣派人给远在安南的胡氏下旨询问,言辞严肃暗含威胁,胡氏当即回信道自己只是临时替补,国号什么的都没改,现在已经把位置空好了,随时可以迎接王弟回去继位。

  朱棣派使臣护送陈天平回安南,胡氏父子派人在他们到达安南后进行伏击,陈天平和明朝使臣被杀。

  消息传回大明后朱棣震怒,当即派兵征讨安南,朱棣本来想派朱能担任征夷大将军去征讨安南的,不过被朱高炽抢先推荐了张玉和齐虎。

  朱能不能去,历史上朱能就是死在征讨安南的路上,据说是病死的,但是具体是什么病朱高炽不得而知。就像当初救张玉一样的理由一样,朱高炽对朱能的感情同样很深,如果可以朱高炽希望朱能能够多活几年。张玉和朱能这样的大将都活着,这对朱棣将来征讨蒙古也有很大的帮助。

  历史上朱棣之所以五次亲征蒙古,朱高炽觉得这跟张玉与朱能的早死不无关系,手下的得力大将相继而死,朱棣手下没了能征善战让他放心的人,以朱棣的性格自己亲征就成了必然。

  在开战之前,朱棣将朱高煦叫到了宫里,按照朱棣和朱高炽之前商议的,安南攻下后朱棣将派军常驻安南,将安南直接划成明朝的郡县,然后让一名皇子就藩到安南,倒是朱棣会迁大量明朝子民殖民安南,建立殖民地。

  所以今天叫朱高煦进宫,就是来商量他们两个谁去这个问题的。

  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朱高燧去安南,朱高煦留下将来继承大明,但是朱高炽又怕朱高煦一个人应付不来安南的局面,所以现在就很纠结。

  朱高煦明白朱高炽的纠结,他自己其实也有些不放心朱高燧,于是朱高煦很干脆的说:“大哥,这样吧!我和三儿一起去,等那边稳定了我在回来。”

  朱高炽眼睛一亮,这倒也是个好办法,让小二提前到安南去熟悉一下政务,等将来回来接受大明至少不会两眼一抹黑。

  “办法倒是好办法,不过在去越南之前你得赶紧先给我生个小侄子出来。”

  朱高煦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他才刚被指了婚,年底才办婚礼,现在就跟他提生孩子,大哥你是不是太急了点?

  “咳,小二啊,咱们家的香火就指着你跟小三儿了,你们俩可得争气一点啊!去安南之前一定得努力一下,不然以后忙来忙去的再把这事给耽误了。”

  朱高炽越说朱高煦的脸越红,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转身就跑了,朱高炽站在原地看着朱高煦落荒而逃的背影笑的乐不可支,太好玩了逗弟弟神马的。

  朱高煦走后,朱棣从侧门慢悠悠的渡进来,朱高煦来之前朱高炽死拉硬拽的才把朱棣给弄走。没办法,他们家朱小二就怕朱棣,每回见了朱棣都跟耗子见了猫一样,再说有朱棣在他还怎么逗弟弟?

  朱棣看着朱高炽乐的前仰后合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有这么可乐吗?你看你哪有一点当长兄的样子?”

  朱高炽鄙视朱棣道:“怎么没有?看到没有,两个弟弟可都是我带大的!”

  朱棣被朱高炽嘚瑟的样子气笑了:“合着他们俩长这么大,就没有我跟你母妃什么事了是吧?”

  朱高炽不理他,哼了声回去看折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在捉虫!我先滚去碎觉了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