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考试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0      字数:3497
  林荫街道, 蓉城第六中学。

  无数家长站在学校门口等着自己的孩子出来,今天是一年一度蓉城第六中学初中部招生的日子。作为蓉城最负盛誉的初中之一, 哪怕在93年也有大量外市的学生来赴考。

  考试时间已经结束,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学校走了出来。六中的初中考试可不简单,以数学为例,不仅涉及小学的数学奥赛,同时也有初中的数学类容。语文也不局限于小学课本上的内容, 很多诗词与文言文的试题。

  不过想到考完试就要迎来一个没有暑假作业的假期, 他们脸上大多还是挂着笑容。

  赵安也从学校里走出来, 不过他并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投入自己父母的怀中,因为他压根就没让赵父赵母来接他。

  卤菜摊的生意越来越好, 尤其是现在夏天到了,大家都愿意吃稀饭配凉菜, 最近生意特别火爆, 两个人都快忙不过来了, 赵安自然不想他们再专程来接自己。

  不过赵安也不孤单, 他还有计嘉树作伴。

  六中考试是三、六、八三所中学中最晚进行的考试。之前第一次八中考试的时候, 计父计母想着自己平时都没什么时间陪计嘉树, 所以专门请了假来接计嘉树。

  结果计嘉树发现赵安居然因为不想打扰他们一家人, 独自回家后, 计嘉树的心中就突然涌出一种使命感:晚上陪父母就够了,白天我要陪赵安。

  回到家后计嘉树就和父母商量,让两人之后的考试都不用再来接自己了。

  “爸爸妈妈,你们上班已经很辛苦, 公司离家也很远,你们两就不用专门回来接我了。”

  听着计嘉树如此“体贴”的关心,计父计母都感动得不行。

  他们两的工作的确很辛苦,而且必须长年累月待在单位。有的时候还得住在单位,夫妻二人只能轮流回家,家里的家务都是请保姆来负责,看到自己的儿子越来越懂事,二人心中因为没能经常陪着儿子的内疚感总算是轻松了一些。

  不知道夫妻二人要是知道计嘉树内心真正的目的,会作何感想。

  怀揣着这种感动,计母决定亲自下厨,看着自己老公和儿子因为能吃到自己做的饭,而感动到眼眶湿润,计母表示等自己完成这个项目之后自己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儿子。

  就这样之后的考试,计父计母都让计嘉树和赵安一起去考试,两个懂事的孩子在一起让双方家长都很放心。

  赵安在学校门口没等几分钟计嘉树就出来了。

  “考得怎么样?”赵安像华夏式家长一样,问出了一个家长最爱问,而学生最不爱回答的问题。

  赵安对于这次考试还挺在意,虽然三六八三所学校不相上下,但是就地理位置而言,赵安更倾向于六中。

  而他对今天的考试十分有把握,如果不出意外,赵安肯定能够进六中。但如果计嘉树没能取得一个好成绩的话,那赵安也只能考虑三中和八中了。

  “啊?考试吗?很简单啊,比我想象中要简单。我有把试题全部好好检查一遍,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做的试卷,有好多题都猜到了。”

  计嘉树充满自信,和其他考生一脸的焦虑与揣揣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好吧,我是白担心着小子了。

  既然计嘉树都这么说了,那就证明了他对考试结果很有自信。计嘉树每次考完之后,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都有一个相当准确的评估,既不会特别自谦,同时也不会骄傲自满。

  如果一定要形容计嘉树这方面的品格,那就是率真与坦诚。

  “终于考完试了,安安,我们去玩吧。”计嘉树已经思考如何让赵安陪自己玩的事情了。

  “考完试下个月还有钢琴考级呢,你这一个月,基本上都没有碰钢琴,是谁昨天还在说想弹钢琴了?”

  “弹钢琴也是玩啊!两个人一起弹钢琴最开心了!”计嘉树一脸的理直气壮。

  在计嘉树心中弹钢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玩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弹钢琴就是玩耍。至于和赵安一起弹钢琴,那就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甚至在计嘉树的三观里,学习也是如此。

  赵安都不知道计嘉树这种评判标准到底是怎么养成,能够把无数人本能厌恶做的事情当作一件开心的事情去完成。

  赵安也暗自叹了一口气,哪怕是他自己也不曾拥有计嘉树这样的心态,完全是靠着强大意志力要求自己将一切做得尽可能完美。

  只能说这就是学神与学渣的区别吧。

  也不知道计父计母到底是怎么养出计嘉树这样的孩子,或许是基因问题。赵安发现自己和计嘉树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思维放空的状态,连忙把自己的思绪抓了回来。

  “好,那我们明天一起练钢琴。”

  “那上次说的动物园呢?”

  “考完就去。”

  “好!那我们明天一人练习两个小时。”

  “叔叔阿姨不在家吗?要不要中午到我家来吃饭。”

  “可以吗?”

  “当然。”

  两个人聊了一路,最后约定好了见面的时间,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至于计嘉树口中说一人练习两个小时,则是指另外一个事情,赵安也要和计嘉树一起参加钢琴等级考试。

  大概三个月前计嘉树兴致勃勃地告诉赵安钢琴等级考试报名的事情。赵安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只是和往常一样陪同计嘉树一起练习钢琴。

  计嘉树却一直认为赵安钢琴弹得比他好,所以便鼓动赵安和他一起参加考级。

  赵安一开始的确拒绝了计嘉树,也没有任何的解释。不过计嘉树可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便千方百计、拐弯抹角地劝赵安。

  “赵安,我一个人去考试会紧张的,你陪我去好不好。”

  “不要担心,我不参加考级也会陪你去。”

  “赵安,听说乐器考级以后中考、高考有加分。”

  “没事,我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

  “赵安,我就是想你陪我一起考试!”

  “不要。”

  计嘉树这小子现在已经摸清楚了赵安的性子,赵安就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计嘉树平时有事没事地对赵安献殷勤,就差端茶送水、捏肩捶腿了。

  赵安心中那些阴郁完全被计嘉树吹散。其实赵安也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放下过钢琴,否则也不会一直陪着计嘉树弹钢琴。

  如果赵安真的下定决心,对计嘉树说得严肃一些,计嘉树也绝不会这样“缠”着他。计嘉树并不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而这一点也是赵安和计嘉树待在一起感觉到舒服的地方。

  最后赵安还是答应了计嘉树,找赵父赵母要了报名费,然后拜托计嘉树的老师帮赵安和计嘉树一起报名。

  赵父赵母知道赵安要报名参加钢琴考级的时候都特别高兴,尤其是赵父。他一直希望赵安能够学习一门乐器或者琴棋书画也行,反正像一个高雅的城市人最好。

  所以赵父还问赵安需不需要找钢琴老师,现在他们家每个月的收入已经能够对达到三百多了,就算算上通货膨胀,在93年也绝对的高收入。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安大多数时候在计嘉树家里练钢琴,平时还是很少能够看到计父计母,赵安便主动叫计嘉树到家里吃饭。

  虽然赵母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卤猪蹄,但是赵母完全没有放松过对于自己厨艺的锻炼。

  现在赵安家的菜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川菜,粤菜、滇菜、湘菜都能在赵安夹的餐桌上发现。虽然在刀工上远不及餐馆里的大厨们,但是调料、香料的运用并不会逊色多少。

  赵安原本以为计嘉树会被赵母给养胖,毕竟计嘉树在他们家基本上每一顿都能吃两碗饭。但计嘉树无论吃多少,都没有发胖的迹象。这让赵安一度怀疑计嘉树的肠胃被计母给喂坏了,导致了吸收不好。

  至于赵安本人每天都在坚持锻炼,他想让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地看起来成熟一些,方便很多以后的计划。在高强度的锻炼下,赵安本人也没有任何发胖的迹象。

  反倒是赵父,沉迷赵母的美食不可自拔,再加上人到中年,又少了体力锻炼,隐隐约约有了发福的迹象。还好最近赵父在赵安的劝说下,也已经开始锻炼。

  吃完午饭之后,赵安和计嘉树便会前往计嘉树的家练琴。一来二去,双方的家长也见过几次面。

  赵安到现在都不能确定计父计母到底在做什么工作,两人从来不在计嘉树和赵安面前讨论工作的事情,但是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于一些时事的评论,让赵安确信他们绝对是高知份子。

  知识分子,在这个年代是最受尊重的存在。

  但是双方父母每次交谈,计嘉树的父母总能找到话题和赵父赵母交流,而且相谈甚欢。计母还好几次对赵母说要跟着对方学做菜,让赵母十分开心。

  同样赵安也确信计父计母对于自家父母的身份、生意没有任何的鄙夷,完全是以一种平等身份在交谈。

  赵安总算是知道计嘉树为什么这么可爱、率真了,有着这样的父母,计嘉树想长歪都不大可能。

  所以赵安和计嘉树平时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稍微让计嘉树不满意的是,两个家的距离还挺远的。现在蓉城的公交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只能靠步行,两人连走带跑也要半个小时。

  “要是我们两的家就在对门就好了。”

  赵安揉了揉计嘉树的脸蛋,这孩子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