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星海决赛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3      字数:4099
  京城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厅。

  休息区内,赵母陪着赵安和计嘉树在候场。

  计嘉树挺直了胸膛坐在椅子上, 双手按住自己的大腿,一言不发。但是从计嘉树微微起伏的十指来看,赵安知道计嘉树是在默谱。

  这代表着计嘉树还是有些紧张, 不过知道计嘉树比赛曲目的赵安,从计嘉树手指震动频率可以看得出计嘉树并没有因为紧张而自乱阵脚,用脚打的拍子依旧比较准确,赵安也就没有阻止计嘉树。

  绝大部分的演奏者都有紧张、忐忑的曾经, 没有必要揠苗助长。

  反倒是一旁的赵母更紧张,一直在观察周围的其他选手。

  赵母在赵安的耳旁低声说道:

  “还好你有带着小树提前去租借衣物,这比赛也太郑重了。”

  计嘉树的行李赵安早就看过, 他知道计嘉树并没有专门的演出服。此行计母也只是给计嘉树准备了一套衬衣和一条比较正式的长裤。

  不过这样的着装在赵安看来还是太随意了,于是动了为计嘉树租借演出服的心思。

  来到京城第二天,在中央音乐学院报道的时候,赵安就已经留意过周围的街道。

  因为是音乐学院,平时学生演出、比赛相当多,租赁店还真不少。

  赵安也没考虑过为计嘉树买正装, 一是时间来不及, 二是西装讲究得体,按照计嘉树现在长个的速度,今天买一身西装,恐怕年底就不合身了。

  还好计嘉树现在也有一米七了,赵安再用别针稍微帮计嘉树临时调整了腰、手、腿的大小, s号的服装也能勉强撑住。

  赵安并没有让计嘉树选择燕尾服,八月底的京城还是太闷热,穿着燕尾服在比赛的时候中暑那才闹笑话。

  黑色的皮鞋、长袜和西裤,包裹住计嘉树的长腿。虽然计嘉树的双腿肌肉不够发达,没有办法完全撑起西裤,展现出力量感。

  但胜在计嘉树双腿笔直,而且大腿肌肉、膝关节、小腿肌肉三者平稳过渡。计嘉树虽然现在身高只有一米七,身材比例可是一等一,的确有几分树木挺拔的感觉。

  计嘉树上半身则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衣,规矩地扎在西裤里。外面套着黑色的马甲,将计嘉树后背与腰部的线条勾勒出来。领口的红色领结,则让计嘉树看起来特别精神。

  赵安穿西装的演出数不清有多少次了,对于西装礼仪、搭配的了解绝对是一流的。

  由赵安挑选、调整,哪怕是临时租借的演出服,也比其他的参赛选手亮眼许多。

  赵母并没有发现这些细微的差别,她只是觉得这些小孩穿得都特别正式,有些紧张而已。

  “23号,计嘉树。”

  赵安立刻陪着计嘉树来到了幕后,核对身份。在计嘉树上台之前,赵安还是说了一句:

  “不要太紧张,我在这等着你。”

  “嗯。”

  计嘉树紧紧抱住赵安,几秒后才走向舞台。而赵安就站在原地,看着计嘉树鞠躬、入座。

  黄色的灯光,黑色的教钢琴,深红色的幕帘,这一切赵安都太熟悉了。

  赵安此时所有的想法都是:只要计嘉树能发挥正常就好了。

  琴声响起,车尔尼740中的一首练习曲。

  车尔尼、哈农等应该是华夏钢琴学习过程中无法逃避的钢琴家,曾经的赵安也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车尔尼,直到他出国交流、进修的时候,才发现这样的练习方法在国外并不是主流。

  赵安也想过在计嘉树起步的时候,是否应该采取一些国际上更通用、认可度更高的学习方法。

  但想到国内考级、比赛,始终无法绕靠这些练习曲,赵安最终还是放弃这个想法,一遍又一遍陪着计嘉树练习。

  练习曲很多时候是枯燥的,对于指法要求颇高。但计嘉树身上那种定力,让他能够一丝不苟地认真学习。

  一曲终了,练习曲没有任何错误。

  赵安总算是放心一些。

  演奏的时候,往往是第一首曲子特别紧张,一旦第一首曲子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演奏,那之后的表演就会信心大增。

  接下来是一首自选奏鸣曲的快板乐章。

  所谓奏鸣曲是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往往由多个乐章组合而成,而快板则是一种音乐节奏,节拍速率在132左右[1]。

  赵安和计嘉树一起听了很多磁带,计嘉树最终选择了贝多芬的《d大调op10no3》。

  这首乐器诞生于《悲怆》之前,是贝多芬献给布朗伯爵夫人的三首中奏鸣曲之一。

  那段时间正好是贝多芬听力逐渐听力衰弱的日子,情绪表达按理说应该很复杂深沉,但这首曲子却难得明朗轻快。

  此时计嘉树手指下的音符接连跳跃而出,极富情趣,让人感觉到奇异而又神秘。

  单从技巧层面上而言,计嘉树发挥得相当不错。

  计嘉树一直低头弹奏,并没有试图曲窥探评委们的表情,显然已经忘我于钢琴之中。

  最后需要演奏自选曲目1-2首,但规定其中一首必须是肖邦圆舞曲。

  本来时间就比较紧迫,所以赵安便建议计嘉树只选择一首肖邦圆舞曲。这一首圆舞曲是由赵安帮计嘉树敲定的《waltzes no.1 grande valse brilnte in e ft, op.18》。

  虽然肖邦圆舞曲中有几首更为人知的曲目,比如说在华夏琴房练琴,十有八九会撞曲目的《小狗圆舞曲》(op64 no.1)、《升c小调圆舞曲》(op64 no.2)等等。

  但既然已经决定决赛的时候只演奏一首曲目,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

  这首华尔兹技术层面难,规模大,而且华丽辉煌,绝对是最适合华夏比赛的曲目类型,而这也是赵安在华夏钢琴界混迹多年的经验之谈。

  华夏的钢琴比赛、考核最看重的指标就是难度。

  尤其是90年代钢琴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情况下,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一首高难度的曲目无差错表演出来。

  反而不会特别在意对于曲目情感的个人表达,这和华夏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很接近,注重基础练习。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这首圆舞曲相当轻快,快乐的曲目总会让赵安联想到计嘉树。

  演奏完毕,计嘉树从钢琴椅上站起来,走向舞台中央,然后向评委们鞠躬、退场。

  赵安对于计嘉树的演奏很满意,现在计嘉树还不适合演奏一些情绪特别饱满、激昂的作品,难以驾驭。在舞台上弹奏这种节奏相对紧凑、轻快的曲目更适合计嘉树。

  赵安并没有一直在舞台后方旁听其他选手的演奏,但单与先前几名的选手进行比较,赵安可以断言计嘉树表现的更好。

  看着计嘉树不紧不慢的动作,赵安在心中夸奖了计嘉树一句:不错嘛,台风挺好的。

  刚刚走到幕后,确定评委们已经看不见自己之后。计嘉树一改刚才慢悠悠的步伐,朝着赵安奔跑过来。

  赵安很想叫计嘉树慢一点,但是处于礼仪又不能出声,只好张开自己的双臂。

  如果说计嘉树不是跑过来拥抱自己,赵安自己都不信。

  果然刚一张开双臂,赵安感觉到胸口传来巨大的冲击力,计嘉树就已经扑到赵安怀中。

  计嘉树平时没有这么大的力气啊,为什么每一次和自己拥抱的时候,力气都特别大。赵安不禁陷入沉思。

  不过计嘉树可没有给赵安思考的时间,激动地问道:“怎么样,我刚才的表现如何。”

  赵安想表扬一下计嘉树,但是一旁的工作人员先开口说道:“不要在这里聊天。”

  计嘉树也从刚才兴奋之中稍微冷静下来,对着工作人员说了一句:“对不起。”

  然后赵安三人就先行离开休息区了,比赛一共要持续两天,明天才会公布结果。

  接下来就是赵安对于计嘉树的花式表扬时间,赵安一点都不担心计嘉树会因此而骄傲。

  每次两个人练琴的时候,计嘉树都卯足了劲在追赶他。

  第二天,公布成绩。

  “接下来公布业余一组的获奖名单。”

  主持人在台上拿着吸引在场所有人目光的名单。

  优秀奖、三等奖都已经接连公布,计嘉树每次都期待能听见自己的名字,但一直没有出现。

  一旁的赵安反而没有那么担心,虽然计嘉树学琴的时间不超过三年,但是天赋、热情、努力样样不缺,他的水平在同龄人中绝对是最顶尖的存在。

  自愿练琴三个小时的和被迫着练习钢琴的效果存在云壤之别。

  但赵安觉得计嘉树这样丰富多变的表情挺有趣,所以并没有出言安慰他。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这样的紧张有助于计嘉树的成长。

  二等奖同样也很快就念完了,还是没有听见自己的名字,这下计嘉树的表情更复杂了。

  期待、怀疑、紧张、担心……

  这个时候感觉自己的右手突然被抓住,赵安低头一看,计嘉树因为紧张抓住了他的手背,自己还没有发现。

  不自觉地露出微笑,赵安翻掌轻拍计嘉树的手背,计嘉树一瞬间就放松了很多,后仰靠在椅子上。

  结果这样的姿势还没有维持一分钟,主持人就念出了最后的名单:

  “一等奖,考生1204:计嘉树……”

  计嘉树兴奋地转过身来,小声而又紧张地说道:“安安,我得奖了!第一名!

  ”

  “请以上同学上台领奖。”

  “快上去吧。”赵安催促着计嘉树上台。

  计嘉树在台上拿到证书后,便举着证书挥动。

  一旁的评委都露出理解的微笑,这小孩是在给家里人报喜呢。

  赵安知道这个时候的计嘉树眼光紧紧锁住着他,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喜悦。

  赵安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上辈子自己得了那么多奖项,除了告诉自己的父母,让他们不用再担心自己以外,自己还能与谁分享喜悦呢?

  看着计嘉树对自己露出的笑容,赵安心中对于星海杯那些遗憾全部消失。

  以后陪着计嘉树拿更多的奖项吧!

  同样特别高兴的赵母晚上便带着二人去京城特别有名的烤鸭店吃饭。赵母点了满满一桌的美食,三人晚上睡觉的时候肚子都还是撑的。

  或许是因为得奖之后的兴奋,或许是因为晚上吃的太多,计嘉树一直在自己的床上翻来覆去。

  “安安,你睡了吗?”

  “没。”

  “下次比赛你也陪着我好吗?”

  “怎么,你是笃定我不参加比赛吗?”

  赵安故意逗着计嘉树玩。他也没有想到计嘉树立刻从床上坐了起来,转过身对着赵安。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计嘉树语气带着一些愧疚。

  赵安也没有想到计嘉树反应这么大,起身说道:

  “放心吧,我以后会陪着你的每一次比赛。”

  “嗯。”

  计嘉树重重地点了点头。

  明明拉上了窗帘、关了灯,房内漆黑一片,但赵安感觉自己能够看到计嘉树的笑容,清晰、灿烂,足以照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