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春晚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4      字数:3765
  如果说文艺汇演在六中掀起一边关于计嘉树的热浪, 那十月计嘉树收到的另外一份邀请那掀起的就是惊天骇浪——

  华夏春节联欢晚会

  如果有关于世界电视节目收视率和收视量的排名,那“春晚”绝对一骑绝尘。

  这对于华夏人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与习俗,哪怕再怎么抱怨春晚节目的俗套, 但是大部分人在除夕的夜晚还是会坐在电视面前,和家人一起观看。

  所以能够上“春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而言都是一件向往、自豪的事情。

  哪怕计父在接到电话的时候,也失去了平日的冷静与理性,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不过计父再怎么激动,也没有直接答应下来,毕竟他知道自己儿子所有的表演都回绝了, 在全力以赴准备跳级、高考。

  最后这件事计父还是交给计嘉树决定, 而计嘉树又问到了赵安这儿。

  计嘉树能够收到春晚的邀请,的确让赵安有些意外。赵安让计嘉树详细询问筹备组,了解了相关情况。

  为赵安发现春晚虽然邀请了计嘉树, 但并不是让计嘉树单独表演一个节目,只是为一首歌进行伴奏而已。

  而且这首歌旋律简单,演奏难度不大,并不需要花费计嘉树多少时间进行准备。

  而且这首歌已经确定会最终登台。如果计嘉树答应的话,只需要参加三次彩排和最后的演出就可以,并不用像其他的春晚节目一样反复彩排与练习。

  虽然不是单独演奏, 但是根据描述, 这首歌只有一名演唱者和伴舞, 计嘉树依然能够在舞台上露面。

  哪怕现在文娱圈还不够发达,这样的机会也足以让大部分的明星趋之若鹜。

  就连赵安都都没想明白,这样的机会怎么就突然送到了没有任何背景的计嘉树这里。毕竟以计嘉树现在的实力和名气, 还达不到被春晚节目组邀请的地步。

  这中间的确有些缘由。

  之前计嘉树在肖青赛的优秀表现让当时同行的□□官员在回国后备受上级的嘉奖,然后就把他安排到春晚小组工作。

  记住计嘉树名字的他,在初审的时候发现有诸多需要钢琴伴奏的节目,他便顺口提议了一句让“要不让肖青赛那个小孩来试试”。

  97年春晚本来就很特殊,港城回归在即,为了昭示日益强大的国力,让两岸的百姓更加放心,97年春晚的主旋律便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其中与钢琴配乐最为契合的便是这首《春天的故事》,肖青赛的获奖者象征着国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与之相得益彰。

  计嘉树本人也有心动心,春晚啊,多大的诱惑啊。

  赵安想了想说道:“把平时学习的效率再提高点,去吧!”

  春晚节目筹备组那可是真正的“大户”,除了提供住处外,还提供了来回的双人份机票。

  三次彩排都是由计父带着计嘉树前往京城。毕竟是去春晚彩排,这次连计父的单位也不再因为保密研究的事情而限制计父的出行。

  赵安一开始也有想过陪着计嘉树前往,毕竟春晚彩排同样是个名利场,赵安有些带担心计父和计嘉树两人吃亏。

  但事实证明赵安完全多虑了。计父可是主动帮赵父赵母与荣兴食品王老板牵线的人,他的处事经验足以应付。

  更加意外的收获是,在彩排的过程中,春晚总导演对于计嘉树的外貌条件十分满意,十六岁的少年,彬彬如树。

  他把本来在角落弹奏的钢琴直接给挪到了演唱者的身后。

  这首歌可是独唱,就算有其他的伴舞,也完全无法和计嘉树比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抛头露面”。

  还好钢琴方面没有其他年轻人有和计嘉树争抢的实力与获奖资历,而那些国内顶级演奏家也不会和一个小孩子竞争一个伴奏机会。就这样计嘉树的名字出现在了春晚的节目单上。

  大年三十,赵安一家人再次回到下东村。

  赵家二老的家已经完全变了样,这几年赵父赵母的生意越做越大,连带着赵家几兄弟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上升。

  他们也没有插手赵父生意的念头,就本分地给赵父提供食材。

  当然各自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赵大伯和赵三伯还一起集资买了大型的农业设备,不仅自己用,也租赁给他人,也算是踏进了现代化农业的门槛。

  赵小红和赵达更不用说,作为叶氏秘卤最早的连锁店,收益相当可观。

  一家人也有更多的钱来孝敬家中二老了,年前几兄妹每一家都给二老买了一个大型的电器。

  此时一家人正坐在彩电面前看春晚,其乐融融,笑语满堂。

  “下面请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电视上打出了节目信息:

  演唱者:董武丽

  钢琴伴奏:计嘉树

  “安安,你看是小树。”

  赵母激动地给赵安指着舞台上的计嘉树。

  “谁啊,安安还认识春晚上面的大明星吗?”

  大伯母问道,家中其他人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赵母便立刻给家里人解释计嘉树和赵安的关系,信誓旦旦说道:“他们两绝对是最好的朋友。”

  而赵安此时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计嘉树身上。

  今天的计嘉树依然穿着西装,这可是春晚节目组准备的服装,比之前赵安送给计嘉树那一套还要高级、贴身。

  一身红色的西装,纯白色的三角钢琴,计嘉树看起来格外的精神。

  华夏对于红色用一种迷之喜好,还好计嘉树的皮肤足够白皙,才能压得住如此喜庆的颜色。

  《春天的故事》的旋律简单、节奏舒缓,在演唱者唱歌的时候,钢琴不能贸然加入和弦,否则会喧宾夺主。

  哪怕计嘉树再怎么用指尖的功力完善演奏,绝大部分的人都听不出差别。

  导演都已经让计嘉树在说舞台中央演奏了,自然想让整个表演的技巧性更突出。

  所以便允许计嘉树在前奏和后奏的时候,添加一些符合主旋律但是又能够体现出难度的表演。

  这部分旋律赵安有帮忙设计,此时舒缓的琴声如同流水一般倾泻而出,观众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弹琴的计嘉树吸引。

  一首歌的时间并不长,虽然计嘉树只是伴奏,导播还是给了计嘉树几个特写的镜头。

  因为演奏难度不高,所以计嘉树神情很是放松,完全沉醉于自己的演奏之中。

  看着计嘉树已经脱离稚气,有几分俊美的脸庞,赵安突然在想:这下追捧计嘉树的可不仅仅是六中的女生们了。

  很快《春天的故事》就表演结束,轮到下一个节目的串词。

  赵安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母亲还在絮絮叨叨地介绍计嘉树。

  赵母突然颇为遗憾地说了句:“如果我们家早点赚钱,能给安安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就好了。”

  赵安顺势握住了赵母的手,说道:“我还是比较喜欢赚钱,现在我比计嘉树赚的钱多得多。”

  听着赵安的话,赵母无奈而又宠溺地弹了弹赵安的额头,笑着说道:“你真的是个小财迷。”

  虽然今年赵安和计嘉树又没有办法在零点的时候,给对方说新年快乐。

  不过初二的时候,赵安和计嘉树就回到了蓉城。两人每天待在同一个房间里,从早到晚。

  两个人期末不出意外蝉联了年级的一二名,已经向学校提出开学后就进入高考冲刺班学习的愿望。

  考虑到二人就算这一次高考结果不好,明年也有机会。学校也答应了。

  这次总能平静直到高考吧。

  但谁知道接下来的风浪却是赵安主动掀起来的呢?

  随着高考日程的不断逼近,学生之间也开始躁动起来,开始讨论起未来的大学生活。

  六中作为蓉城乃至省内最好的中学,升学率相当不错,大家都在畅想着未来。

  “你真的不考虑茱莉亚了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赵安和计嘉树讨论这件事了,只不过每一次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甚至会不欢而散。但赵安还是忍不住再次提起。

  如果计嘉树想要在钢琴方面走得更远,茱莉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远比国内的钢琴教育要更出色。

  “我不想去茱莉亚。”

  “怎么了,你不想出国吗?”

  “不是,我只是不想和你分开。”

  计嘉树很认真地说道。

  “你这是在胡闹!怎么可以用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听到计嘉树的理由,赵安完全无法接受,他还是第一次用这么严厉的语气对计嘉树说话。

  “我真的不想去茱莉亚,我有更想做的事情。”

  计嘉树的声音小了不少,他也没有想到赵安会反应这么大。

  “那你之前参加艺考做什么!”

  艺术类院校都需要先通过艺考,高考之后才有资格报名艺术类院校。

  去年年末的时候,赵安就有和计嘉树讨论过这件事情。如果想继续学钢琴的话,那肯定要去艺术内院校。哪怕是p大t大在专业领域也远远不如专业艺校。

  赵安原本想着就算计嘉树今年不愿意出国,那也可以现在国内艺校就读一年,然后等计嘉树适应了大学生活,再出国学习。

  反正现在计嘉树现在才十五岁,而最好的几所音乐学院招生年限都在18以下,稍微浪费一年问题也不大。

  其实赵安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让计嘉树的学生时代变得匆匆忙忙,否则计嘉树完全可以享受更多的校园时光。

  毕竟步入大学便算是半只脚步入了社会,艺术类院校更是如此,不会再像中学时代这样肆意。

  正好之前京城院校艺考的时间与计嘉树彩排的时间差不多重合,计父便带着计嘉树参加了京城几所院校的艺考。

  以计嘉树的钢琴水平,没有任何意外的获得了专业成绩第一。至于文化成绩,赵安和计嘉树都没有担心过。

  此时赵安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想走钢琴这条路无所谓,那又何必参加艺考呢?如果像计父计母那样对于学术研究感兴趣,那也完全可以接受。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明明参加了艺考,却因为不想出国而拒绝茱莉亚。赵安实在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