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高考
作者:何枝      更新:2023-07-23 13:44      字数:3611
  这已经不是赵安第一次和计嘉树谈论这件事了, 只不过每次谈论这件的时候,计嘉树总是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

  就像现在一样, 面对赵安的疑问计嘉树什么都没说,就是直接倔强地看着赵安,显然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一时之间, 两个人都沉默下来。

  这还是赵安第一次情绪波动这么大,而且赵安知道自己的情绪已经接近于失控了。

  察觉到自己的语气明显过于严厉,赵安立刻选择了沉默。

  他很清楚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 看到计嘉树拥有了自己曾经渴望的一切, 赵安不知不觉把自己曾经的一些期待寄托于计嘉树身上。

  赵安知道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过有些情绪和想法难以控制。起码现在的赵安还做不到。

  但是他更不希望因为自己这些情绪而伤害、影响到计嘉树,赵安的选择便是中止这个话题:

  “暂时不说这些事了, 我们先好好准备高考吧。”

  计嘉树本来想说些什么,但是他也看出了赵安此时情绪的不稳定,计嘉树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但也只是暂时搁置而已,总有一天会爆发。

  97年高考志愿是在高考之前进行填报,赵安第一志愿填写了p大金融系, 这是他反复思考后的结果。

  在不考虑钢琴的情况下, 商业的确是他目前最熟悉的领域。

  虽然现在还没有进行大学扩招, 但是p大在sc一年招生名额依旧有六七十人,按照之前蓉城模拟考,赵安的分数完全足够。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 赵安第二志愿也填报了海城的另外一所大学。

  至于计嘉树,赵安的推荐是中央音乐学院或者北大。而且计嘉树考上北大的概率比赵安还高。

  因为之前肖青赛的得奖,让计嘉树获得了高考加分50的待遇。就算计嘉树之前因为春晚的事情耽误了一点时间,但也完全足够弥补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赵安耐着性子和计嘉树好好交流了一次。他不想计嘉树因为他的原因,而做出一个任性的选择。

  当然,填报志愿最后还是由计父计母和计嘉树一起商量决定。赵安相信以计父计母的知性,能够很好和计嘉树沟通,所以也没有追问这件事。

  不过在高考志愿填报完成后,计嘉树的情绪开朗了很多,主动告诉赵安他报考的是中央音乐学院。

  而且计嘉树已经了解过了,中央音乐学院和p大距离不远,可以经常见面。

  赵安下意识地认为计嘉树填报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也没有再详细追问。

  赵安此时的想法是中央音乐学院就当做计嘉树积累经验的地方,可以再参加有些国际比赛。一年半载后,再去茱莉亚学习。

  此时距离高考已经不到一个月了,两人快速调整状态,投入了考前冲刺。

  97年7月,绝对是被值得载入史册的一个月。

  港城回归交接仪式在6月30日23日42分钟正式开始。

  在7月1日凌晨,华夏国/歌奏起的同时,国旗与旗帜也同时升起,这一刻无数的华人热泪盈眶。

  然而这一切与赵安和计嘉树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两人十点钟的时候就上床睡觉了。

  7月8日

  蓉城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时刻,教室里的吊扇晃晃悠悠,和讲台上转动不停的时钟有着莫名的契合。

  平时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总是希望时钟能走快点,下课铃哪怕早一秒钟想起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此时此刻,所有的考生根本没有心情关注这一点,他们抓紧一分一秒完成、检查试卷。

  试卷上的abcd绝对是大部分华夏学生最为担心的科目。

  然而英语对于赵安来说实在太简单了。不过赵安也没有想过提前交卷,他还是按照规划好的时间计划来进行答题,此时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当铃声真正响起的那一刻,赵安停下了笔。

  一直到他走出考场,看到学校警戒线外拥挤喧嚣的街道,赵安才清楚地意识到:我刚刚经历了高考。

  对于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高考就是一样任务,很多人都会天然地厌恶高考。

  但是对于第二次经历高考的赵安,他无比重视这一次机会。

  高考在华夏绝对是现在最公平的渠道,不问你的出生,只看你的分数。

  或许重生后的赵安,可以凭借自己对于未来的一些预测,让自己家衣食无忧,但这毕竟是难以复制的奇迹。

  但高考每年却能造就无数的奇迹。

  赵安很清楚在一所优秀的大学里能收获多少金钱难以衡量的财富,所以才会一直以严苛的标准约束自己学习。

  不是被迫,而是自愿。

  高考就是绝大部分普通家庭孩子一生一次跃龙门的机会。

  在赵安恍惚的时候,赵父赵母看到了站在校门口的赵安,大声喊着:“赵安!”

  赵安也不管天气的闷热,身上的汗水,跑向自己的父母,和他们拥抱在一起。

  今天赵父赵母专程把所有的工作抛开,来校门口等待赵安。

  没一会儿,计嘉树一家三口也走了过来。

  两家人早就约好,今天晚上一起吃饭,毕竟是最好的朋友应该一起庆祝高考结束!

  席间四名家长还在聊最近港城回归的事情,偶尔也会说说这几年的经济变化。

  现在的赵父赵母越来越自信了,平时也有不少生意上的伙伴,开始需要进行应酬。

  二人饭桌上的谈话能力大幅提高,当然和计父计母在一起,他们并不需要刻意迎合,可以在饭桌上展现自己最舒服的一面。

  而赵安和计嘉树自然邻座,两个人也在窃窃私语。

  “赵安,今天下午理解的答案是什么啊!”

  计嘉树对于下午的英语考试还耿耿于怀。

  “我怎么记得清楚,你知道我是最不喜欢记答案的人。来,吃肉,你看你又瘦了。”

  赵安直接夹起一块回锅肉塞入计嘉树的嘴中,半年忙于高考,赵安感觉计嘉树都饿瘦了。

  “我不是瘦,我是长高了。”

  一边咀嚼着口中的回锅肉,一边含糊地回答。

  的确如计嘉树所说,这一年来他还真的长高了不少,原本刚到一米七的身高,现在已经逼近一米七六了,而且计嘉树还没满十六,估计还能再长一些。

  “我怎么没觉得呢?和你说话,我还得俯视你。”

  “你撒谎!你就比我高两厘米,怎么可能需要俯视。”

  一说这件事,计嘉树就来气。从认识以来,赵安就比他高两厘米,而且永远都是两厘米,不多不少。

  “两厘米,也需要俯视。”

  “那是因为我比你小半岁,等你以后不发育的时候,看我怎么超过你。”

  年龄的确是个因素,赵安突然感觉到了压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强自己的营养和锻炼,说什么也不能让计嘉树给超过了。

  今晚回去就夜跑、牛奶加餐!

  不过赵安嘴上可不准备放过计嘉树,继续说道:“怎么,现在承认我比你大了?不如叫我哥哥?”

  关于哥哥和弟弟的争夺,由来已久。

  计嘉树也没想到这还有个坑在等自己,一时之间也不说话了,埋头吃饭。

  赵母说了句:“安安,别老是欺负别人计嘉树。”

  “我知道了。”

  赵安不甚在意地回了一句,手上动作一点都不含糊,用筷子给计嘉树加了一块水煮鱼,平时计嘉树就喜欢吃辣,每次辣得满脸通红也要继续吃。

  计嘉树直接咬住赵安的筷子,显然想以此表达自己的不满。结果因为动作幅度太大,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嘴唇,疼得计嘉树龇牙咧嘴。

  看到计嘉树的表情,赵安立刻靠近计嘉树,然后说道:“张嘴让我看看。”

  然后计嘉树就听话地张开嘴,让赵安检查。

  “好了,今天不准吃辣椒了。”

  虽然只是嘴唇破了皮,问题不大。但是辣椒会刺激伤口,所以赵安面无表情地下了辣椒禁令。

  计嘉树立刻可怜兮兮地望着赵安,因为最疼无法开口说话,直接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我想吃辣椒。

  “不行。”

  赵安多么狠一男的啊,居然能够拒绝计嘉树的眼神攻击。

  计嘉树只能默默地夹起眼前的清炒冬瓜片。

  看着赵安与计嘉树的互动,四个家长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算了,就让这两个孩子自己去折腾吧,反正这两孩子足够让人放心。

  这样的打闹他们也见过无数次了,他们丝毫不担心两人会真的与对方置气。

  不过,今晚两人也没有完全放肆,第二天一早二人就回到学校进行估分,毕竟这关系到之后录取的事情。

  估分结果二人感觉都还不错,尤其是计嘉树那个国家教育局特别认定的50分,真的是让所有的高考考生眼红。

  算上这五十分,赵安觉得自己都不一定能考过计嘉树。不过赵安也没有任何的嫉妒,只是单纯地为计嘉树感到高兴。

  赵安突然想到:以计嘉树这个分数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恐怕是有史以来最高分吧。

  遐想一番之后,赵安便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毕业季有太多事情需要做了,班级的聚餐、同学录的留言、谢师宴的安排……

  虽然平时赵安和计嘉树形影不离,但事实上他们两和班上其他同学关系也相当不错,高考完这几天大家天天都腻在一起玩。

  从蓉城的游乐场到电影院,从青世山到都河堰,蓉城附近能够玩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已经有人开始商量着旅游的事情了,但这些宏伟计划还是得等着成绩下来再说。

  而赵安玩了两天则又开始忙碌起来。